《玉台体十二首》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权德舆古诗:玉台体十二首更新时间:2017-04-18
南朝徐陵曾把梁代以前的诗选作十卷,定名《玉台新咏》。严羽说:“或者但谓纤艳者玉台体,其实则不然。”(《沧浪诗话》)可知这一诗集,香艳者居多。权德舆此组诗共十二首,标明仿效“玉台体”,写的是闺情,感情真挚,朴素含蓄,可谓俗不伤雅,乐而不淫。其中组诗第十一首(“昨夜裙带解”)历来受人赞赏。此诗前两句写的是两种喜兆接连出现,后两句写女子对喜兆的反应。
人在寂寞郁闷之时,常常喜欢左顾右盼,寻求解脱苦恼的征兆。特别当春闺独守,愁情难耐之时更易表现出这种情绪和心理。我国古代妇女,结腰系裙之带,或丝束,或帛缕,或绣绦,一不留意,有时就难免绾结松弛,这,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夫妇好合的预兆,当然多情的女主人公马上就把这一偶然现象与自己的思夫之情联系起来了。“昨夜裙带解”,或许是丈夫要回来了。她欢情入怀,寝不安寐,第二天一早,正又看到屋顶上捕食蚊子的蟢子(喜蛛,一种长脚蜘蛛)飘舞若飞:“蟢”者,“喜”也,“今朝蟢子飞”,祥兆频频出现,这不会是偶然的。喜出望外的女主人公于是由衷地默念:“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意思是:我还得好好严妆打扮一番,来迎接丈夫的归来。藁砧,代指丈夫。
此诗文字质朴无华,但感情却表现得细致入微。像“裙带解”、“蟢子飞”,这都是些引不起一般人注意的小节,但却荡起了女主人公心灵深处难以平静的涟漪。诗写得含蓄而耐人寻味。通篇描摹心理,用语切合主人公的身分、情态,仿旧体而又别开生面。

《和练秀才杨柳》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作品。此诗写折柳惜别的情景。前二句用比喻道出杨柳枝的色泽,点明送别时间,表明不舍之情;后二句以春风喻指送行人的情意,含蓄地表达了行者与送者之间的真挚友谊。全诗意境优美 ,措辞婉曲,隐别意于杨柳枝之中,别有一番韵味。

诗人权德舆资料

赏析作者权德舆

权德舆(759-818年), 字载之,天水略阳人。唐代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少有才气,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元..... 查看详情>>

诗人权德舆作品: 《三妇诗·大妇刺绣文》 《杂诗·含颦倚瑶瑟》 《仲秋朝拜昭陵》 《石楠树·石楠红叶透帘春》 《送安南裴都护》 《奉陪李大夫九日龙沙宴会》 《酬裴杰秀才新樱桃》 《甲子岁元日呈郑侍御明府》 《送上虞丞》 《酬崔舍人阁老冬至日宿直省中奉简两掖阁老并见示

古诗《玉台体十二首》的名句翻译赏析

《玉台体十二首》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