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 > 无名氏 > 鲁国之法原文及翻译赏析

鲁国之法

朝代:唐代作者:无名氏更新时间:2019-12-27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无名氏资料

鲁国之法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无名氏古诗代表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鲁国之法原文及翻译赏析

注释1)为臣妾:做奴隶。2)府:指国库。3)赐:子贡的名。4)子贡:孔子的学生。5)于:在。6)举:做。7)移:改变。8)施:给予,传授。9)适:适合。10)寡:少。11)臣妾:古时对奴隶的称谓,男称臣,女称妾。12)子贡:孔子的学生。13)子路:孔子的学生。14)损:损害。15)复:再。16)之:的。17)易:改变。18)而:表顺承,承接。19)拜:感谢。20) 法:法令,法规。21)而让其金:放弃,此指拒绝。22)者:…&...'

查看详情>>

文言文《鲁国之法》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敌戒》 - - 柳宗元 - - 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秦有六国⑴,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乃亡⑵。晋败楚鄢⑶,范文为患⑷;厉之不图,举国造怨⑸。孟孙恶臧⑹,孟死臧恤,&ldq...
  • 文言文《题画二则》 - - 无名氏 - - (一)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
  • 文言文《明日歌》 - - 无名氏 - - 后生家①每临事②,辄③曰:“吾不会做。”此大谬④也。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⑤能会耶?又,做一事,辄曰:“且待明日。”此亦大谬也。凡事要做则做,若一味...
  • 文言文《张释之执法》 - - 无名氏 - -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①。有兄仲同居②。以訾为骑郎③,事汉文帝,十岁不得调④,无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⑤。”欲自免归⑥。中郎将袁盎知其...
  • 文言文《悠然亭记》 - - 归有光 - -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居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
  • 文言文《游凌云图记》 - - 刘大櫆 -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非山水之能娱人,而知者仁者之心常有以寓乎此也。南方固山水之奥区,而巴蜀峨眉尤为怪伟奇绝,昔苏子瞻浮云轩冕,而愿得出守汉嘉,以为凌云之游。古之杰魁...
  • 文言文《庐山草堂记》 - - 白居易 - -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 文言文《萧子良传》 - - 萧子显 - - 竟陵文宣王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也。幼聪敏。武帝为赣县时,与裴后不谐,遣人船送后还都,已登路,子良时年小,在庭前不悦。帝谓曰:“汝何不读书?”子良曰:“...
  • 文言文《韦鼎传》 - - 魏征 - - 韦鼎,字超盛,京兆杜陵人也。高祖玄,隐于商山,因而归宋。祖睿,梁开府仪同三司。父正,黄门侍郎。鼎少通脱,博涉经史,明阴阳逆刺,尤善相术。仕梁,起家湘东王法曹参军。遭父忧,水...
  • 文言文《赵子潚传》 - - 脱脱 - - 赵子潚字清卿,七岁而孤,家贫力学。登宣和中进士第。调真州刑曹掾,与守争狱事,解官去。改衢州推官。胡唐老奇其才,任之。属时多故,子潚佐唐老缮完城具,苗、刘兵至城下,不能...
  • 文言文《裴谞传》 - - 欧阳修 - - 裴谞,字士明,擢明经,调河南参军事。性通绰,举止不烦。累迁京兆仓曹参军。会史思明乱,逃山谷间。思明故为谞父宽将,德宽旧恩,且闻诣名,遣捕骑迹获之,喜甚,呼为“郎君&rd...
  • 文言文《柳晟传》 - - 欧阳修 - - 柳晟,河中解人。六世祖敏,仕后周为太子太保。父潭,尚和政公主,官太仆卿。晟年十二,居父丧,为闻孝。代宗养宫中,使与太子诸王受学于吴大瓘并子通玄,率十日辄上所学。既长,诏...
  • 文言文《魏书·王烈传》 - - 魏收 - - 王烈通识达道,秉义不回。以颖川陈太丘为师,二子为友。时颖川荀慈明、贾伟节、李元礼、韩元长皆就陈君学,见烈器业过人,叹服所履,亦与相亲。由是英名著于海内。道成德立...
  • 文言文《豆卢宁传》 - - 李延寿 - - 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王精之后也。高祖胜,以燕。皇始初归魏,授长乐郡守,赐姓豆卢氏。或云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又云避难改...
  • 文言文《澄子亡缁衣》 - - 吕不韦 - - 宋有澄子者,亡缁衣①,求之途②。见妇人衣缁衣③,援而弗舍④,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澄子曰:“...
  • 文言文《张仪列传》 - - 司马迁 - -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
  • 文言文《报应》 - - 无名氏 - - 平望人王均,好食蛙,制一铁针,长二尺许。每捕得一蛙,则以针穿其颈,针满,始携之归,以充馔焉。如是者多年矣。一日,至亲戚家,见盘中无蛙,甚憾。日暮,亲戚留其宿。是夜,远处失火,王...
  • 文言文《王嫱不赂画工》 - - 葛洪 - -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
  • 文言文《君子行于道路》 - - 无名氏 - - 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
  • 文言文《过秦论下篇》 - - 贾谊 - - 秦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脩津关,据险塞,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率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闭,长戟不刺,强弩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