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廖世美古诗: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更新时间:2017-11-12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是宋代词人廖世美的作品。这是一首登楼怀远之词。“紫微”两句咏古,说杜牧曾登临此楼,写下绝妙诗篇。又化用杜牧诗句,将“相思迟暮”之情道出。
下阕开头“催促年光”承“迟暮”点染,“旧来流水”句沉痛,“断肠”句凄凉。“晚霁”转折,“波声带雨”又变化用韦应物诗句而出新。后三句写三景,烘托了离愁别绪。
此词因题安陆浮云楼,又称道杜牧为此楼赋诗之绝妙,因此运用杜句之处亦特多。除杜牧诗外,此词还融合或化用多家诗词,语如己出。此词的另一妙处是语淡情深,优雅别致。周颐评“塞鸿”三句,以为“神来之笔,即已佳矣”;而“催促年光”以下六句,“语淡而情深”。
注释
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浮云楼,即浮云寺楼。
霭霭:云气密集的样子。
紫薇:星名,位于北斗东北。
迟暮:黄昏,晚年。屈原《离骚》有“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淹,时间长。
平楚:登高望远,大树林处树梢齐平,称平楚。也可代指平坦的原野。
霁:雨雪之止也。
带雨: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参差:高下不齐貌。
译文
薄雾茫茫,画楼高耸入云。昔年的紫薇郎曾将此楼登临。面对眼前的景物,他大发感慨,写下动人的诗篇。日暮时分,景象令人相思惆怅,记得那时我和她一起私语,多少幸福?不想她一去便没有消息,望断天涯也难有消息。只有岸边的柳树成林,使我的离愁仿佛飞絮,飞舞一片。节气催绕着年光流转,往日楼下的河水,如今不知流向哪里才停?并非日暮斜阳时才令人伤魂,看见宽阔的原野无边无际,同样让人极为伤心。晚来天气初晴,水波声中似乎还带着雨声。江上静悄无声息,只有一条小舟,在野外的渡口处静静地停放着。江边远处有几座墨色的山峰。天边烟雾茫茫,几棵高矮不齐的树木立着。

诗人廖世美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廖世美

廖世美是生活于南北宋之交的一位词人,生平无考,据传是安徽省东至县廖村人。廖世美之名不见于史传。按烛影摇红词牌名为北宋词人周邦彦所创制,则其人必晚于周邦彦。《好事近》中落日水熔金一句与李清..... 查看详情>>

诗人廖世美作品: 《好事近·落日水熔金》 《好事近·高会罢飞觞》 《临江仙·霜月穿帘乍白》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好事近·夕景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