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 > 苏轼 > 答谢民师推官书原文及翻译赏析

答谢民师推官书

朝代:宋代作者:苏轼更新时间:2018-08-20
近奉违1,亟辱问讯2,具审起居佳胜3,感慰深矣。某受性刚简4,学迂材下5,坐废累年6,不敢复齿缙绅7。自还海北8,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9,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10,倾盖如故11,幸甚过望12,不可言也。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13,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14,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15,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16,行而不远17。”又曰:“辞达而已矣18。”夫言止于达意19,即疑若不文20,是大不然。求物之妙21,如系风捕景22,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23,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24。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25。扬雄好为艰深之辞26,以文浅易之说27,若正言之28,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29,其《太玄》、《法言》30,皆是类也31。而独悔于赋32,何哉?终身雕篆,而独变其音节33,便谓之经34,可乎?屈原作《离骚经》35,盖风雅之再变者36,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使贾谊见孔子37,升堂有余矣38,而乃以赋鄙之39,至与司马相如同科40,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41,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因论文偶及之耳。欧阳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42,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纷纷多言,岂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43!
所须惠力法雨堂两字44,轼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难写45,未能如教46。然轼方过临江47,当往游焉。或僧有所欲记录48,当为作数句留院中,慰左右念亲之意49。今日至峡山寺50,少留即去51。愈远52,惟万万以时自爱53。

苏轼资料

答谢民师推官书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代表作品: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赠孙莘老七绝》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水调歌头·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南歌子·湖景》 《和陶归园田居·坐倚朱藤杖》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 《读开元天宝遗事

答谢民师推官书原文及翻译赏析

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幸甚过望,不可言也”,是依着一般书信的规格,开头寒暄几句,并从中流露出“坐废累年”的感慨,同时也对谢民师的热情相待以及二人的文章知交表示特别的高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发于客套寒暄,但却又不仅仅流露于一般文人的那种故作姿态。作者在问候致意之中,自然而然地表达了自...'

查看详情>>

注释1、奉违:指与对方告别。奉:敬词。违:别离。2、亟(qì):屡次。辱:委屈,谦词。3、具审:完全了解。审:明白。4、受性:秉性,秉赋。刚简:刚强质直。5、学迂:学问迂阔。材下:才干低下。6、坐废:因事贬职。累年:好几年。苏轼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被放逐惠州,绍圣四年改谪儋州,元符三年,始内调,前后达七年。7、复齿缙(jìn)绅:再列入士大夫阶...'

查看详情>>

《答谢民师推官书》是苏轼所写的一篇书信体文论,作者用生动简洁、舒展自如的笔墨,称赞了谢民师的诗文,并借此总结了自己的创作经验。信中指出,文章要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篇书信是苏轼文学创作基本观点的表述。文章写于元符三年(1100)。当时谪居琼州的苏轼遇...'

查看详情>>

文言文《答谢民师推官书》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欧阳修三上作文》 - - 无名氏 - - 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②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③史,卧则读小说④,上厕则阅小辞⑤,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
  • 文言文《天下》 - - 庄子 - -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 文言文《杜夔传》 - - 陈寿 - - 杜夔字公良,河南人也。以知音为雅乐郎,中平五年,疾去官。州、郡、司徒礼辟,以世乱奔荆州。荆州牧刘表令与孟曜为汉主合雅乐,乐备,表欲庭观之,夔谏曰:“今将军号(不)为...
  • 文言文《琅嬛福地记》 - - 张岱 - - 晋太康中,张茂先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l...
  • 文言文《邹与鲁閧》 - - 孟子 - - 邹与鲁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
  • 文言文《魏舒传》 - - 房玄龄 - - 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身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性好骑射,著韦衣。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
  • 文言文《佀钟传》 - - 朱由检 - - 佀钟,字大器,郓城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御史,巡盐两淮,按浙江还,掌诸道章奏。汪直讽钟劾马文升,钟不可,被谮杖阙下。以都御史王越荐,擢大理寺丞,再迁右少卿。寇入大同,廷议谴...
  • 文言文《李复圭传》 - - 脱脱 - - 李复圭字审言,通判澶州。北使道澶,民主驿率困惫。豪杜氏十八家,诡言唐相如晦后,每赇吏脱免,复圭按籍役之。知滑州。兵匠相忿阋,挥所执铁椎,椎杀争者于厅事,立斩之。徙知相...
  • 文言文《马怀素传》 - - 欧阳修 - - 马怀素,字惟白,润州丹徒人。客江都,师事李善,贫无资,昼樵,夜辄然以读书,遂博通经史。擢进士第,又中文学优赡科,补郿尉。积劳,迁左台监察御史。长安中,大夫魏元忠为张易之构谪...
  • 文言文《邴原戒酒》 - - 陈寿 - - 邴原旧能饮酒,自行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单步负笈,苦身持力,至陈留则师韩子助,颖川则宗陈仲弓,汝南则交范孟博,涿郡则亲卢子干。临别,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原曰:&ldq...
  • 文言文《窦炽传》 - - 令狐德棻 - - 窦炽,字光成,扶风平陵人也。父略,平远将军。炽性严明,有谋略,美须髯,身长八尺二寸。少从范阳祁忻受《毛诗》《左氏春秋》,略通大义。善骑射,膂力过人。魏正光末,炽乃随略避...
  • 文言文《冯道传》 - - 薛居正 - -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其先为农为儒,不恒其业。道少纯厚,好学能文,不耻恶衣食,负米奉亲之外,唯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寻荐为霸府从事,俄署太原掌书...
  • 文言文《董卓传》 - - 范晔 - -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
  • 文言文《猿母中箭》 - - 无名氏 - - 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反,付子已②,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 文言文《游白水书付过》 - - 苏轼 - -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
  • 文言文《宋定伯捉鬼》 - - 无名氏 - -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曰:“谁?”鬼言:“鬼也。”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rdqu...
  • 文言文《楚王好细腰》 - - 墨子 - -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 文言文《贾谊论》 - - 苏轼 - -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
  • 文言文《春王正月》 - - 公羊高 - -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
  • 文言文《惠子相梁》 - - 佚名 - -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