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秦 > 庄子 > 德充符原文及翻译赏析

德充符

朝代:先秦作者:庄子更新时间:2019-12-24
鲁有兀者王骀①,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②:“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③。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④?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⑤。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⑥!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⑦,其与庸亦远矣⑧。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⑨?”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⑩。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11),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12)。”常季曰:“何谓也?”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13);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14)。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15),而游心乎德之和(16);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17),视丧其足犹遗土也(18)。”
常季曰:“彼为己以其知(19),得其心以其心(20)。得其常心(21),物何为最之哉(22)?”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23),唯止能止众止(24)。受命于地(25),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舜独也正,幸能正生(26),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征(27),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28)。将求名而能自要者(29),而犹若是,而况官天地(30),府万物(31),直寓六骸(32),象耳目(33),一知之所知(34),而心未尝死者乎!彼且择日而登假(35),人则从是也。彼且何肎以物为事乎(36)!”

庄子资料

德充符作者庄子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先秦诗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 查看详情>>

庄子古诗代表作品: 《知北游》 《北宫奢》 《天下》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 《达生》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 《让王》 《德充符》 《孔子问子桑雽

德充符原文及翻译赏析

注释①兀:通作“跀”(yuè),断足的刑法。“兀者”指受过跀刑只有一只脚的人。王骀(tái):假托的人名。②常季:鲁国贤人,传说为孔子弟子。③中分鲁:在鲁国平分,意思是在鲁国彼此间差不多,不分上下。④无形:不具有完整的形体。心成:内心世界达到成熟的境界。一说“无形”指不须用形表,“心成&...'

查看详情>>

本篇的中心在于讨论人的精神世界,应该怎样反映宇宙万物的本原观念和一体性观念。庄子在本篇里所说的“德”,并非通常理解的道德或者德行,而是指一种心态。庄子认为宇宙万物均源于“道”,而万事万物尽管千差万别,归根到底又都浑然为一,从这两点出发,体现在人的观念形态上便应是“忘形”与“忘情&...'

查看详情>>

文言文《德充符》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原不识字》 - - 无名氏 - - 有延师教其子者,师至,主人曰:“家贫,多失礼于先生,奈何!”师曰:“何言之谦,仆固无不可者。”主人曰:“蔬食,可乎?”曰:“可。”主人...
  • 文言文《黠猱媚虎》 - - 无名氏 - - 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久而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以其余奉虎。虎食之,甚美,谓其忠益爱之近之。久之,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已走避高木矣...
  • 文言文《徐宣传》 - - 陈寿 - - 徐宣字宝坚,广陵海西人也。避乱江东,又辞孙策之命,还本郡。与陈矫并为纲纪,二人齐名而私好不协,然惧见器于太守陈登,与登并心于太祖。海西、淮浦二县民作乱,都尉卫弥、令...
  • 文言文《致诸弟·读书必须有恒心》 - - 曾国藩 - - 四位老弟足下:前月寄信,想已接到。余蒙祖宗遗泽、祖父教训,幸得科名,内顾无所忧,外遇无不如意,一无所缺矣。所望者,再得诸弟强立,同心一力,何患令名不显,何愁家运之不兴?欲别...
  • 文言文《王彦章画像记》 - - 欧阳修 - - 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事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死国,葬于郑州之管城。晋天福二年,始赠太师。公在梁以智勇闻。及梁末年,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
  • 文言文《墨妙亭记》 - - 苏轼 - - 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莘老自广德移守吴兴。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逍遥堂之东,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其民足于鱼...
  • 文言文《崔昂传》 - - 李百药 - - 崔昂,字怀远,博陵安平人也,年七岁而孤,性端直少华,沉深有志略,坚实难倾动。世宗入辅朝政,召为开府长史。时勋将亲族宾客在都下,放纵多行不轨,孙腾、司马子如之门尤剧。昂受...
  • 文言文《沈君理传》 - - 姚思廉 - -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征为少府卿。荆州陷,萧詧署金紫光禄大夫。君理美风仪,博涉经史,有识鉴...
  • 文言文《宋史·王仁镐传》 - - 脱脱 - - 王仁镐,邢州龙冈人。后唐明宗镇邢台,署为牙校,即位,擢为作坊副使,累迁西上阁门使。清泰中,改右领军卫将军。晋天福中,青州杨光远将图不轨,以仁镐为节度副使,伺其动静。历二...
  • 文言文《新唐书·裴怀古传》 - - 欧阳修 - - 裴怀古,寿州寿春人也。仪凤中,上书阙下,补下邽主簿,频迁监察御史。姚、巂道蛮反,命怀古驰驿往怀辑之申明诛赏归者日千计俄缚首恶遂定南方蛮夏立石著功恒州浮屠为其徒诬...
  • 文言文《独孤信传》 - - 令狐德棻 - - 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以北边丧乱,避地中山,为葛荣所获。信...
  • 文言文《班昭续汉书》 - - 范晔 - - 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
  • 文言文《孔僖传》 - - 范晔 - - 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曾祖父子健,少游长安,与崔篆友善。及篆仕王莽为建新大尹,尝劝子健仕,对曰:“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道既乖矣,请从此辞...
  • 文言文《龟策列传》 - - 司马迁 - - 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
  • 文言文《王勃故事》 - - 王勃 - -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
  • 文言文《郑人逃暑》 - - 无名氏 - -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 文言文《昔齐攻鲁,求其岑鼎》 - - 左丘明 - -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齐侯不信,曰:“若柳季云是,则请受之。”鲁欲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
  • 文言文《桑中生李》 - - 无名氏 - -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 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
  • 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 - - 韩非 - -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 文言文《送孟东野序》 - - 韩愈 - -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