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 > 袁枚 > 江宁两校官传原文及翻译赏析

江宁两校官传

朝代:清代作者:袁枚更新时间:2018-10-24
我国家百有三十余载,而江宁以校官祠于学者,只二人焉。
其一曰教谕汤先生,讳伟,字鹏乎,宣城人。康熙庚午举人,居官时年已七旬。天倪甚和,碌碌然不可见涯涘。夏月短葛衣摇扇,与群儿嬉。或上树扑枣,童子环啖之,先生俯而笑曰:“盍留苦败者偿老子劳耶?”其风趣如此。
兵部左侍郎法海督学江南,威棱言言,所至不敢仰视。初按江宁,命报程生某劣。先生摇首,意若有所疑。法呵之。先生正色曰:“程生不特不劣,且贤。公命取优耶,今晚牒且上矣。若以为劣,则公知之,伟不知也。”法大怒,叱先生出,将劾先生。江宁先辈蔡铉升者,与法有旧,往见法,争曰:“公知程生所以劣乎?生狷者也,嫉恶严。过上新庵,见僧奉富商木主与天子龙牌峙,生诋其妄,捽而投之,以故僧与商造蜚语陷生。公得毋为若辈所眩乎?汤先生正人,九学所推,公不知敬,何也?”法大惭愧,三肃先生而谢。
时学舍穿漏,每大雨,汤辄持伞坐承溜下,白发淋漓。客骇问之,则颦蹙然曰:“大成殿未修,先圣露居,某敢即安乎?”上官及诸绅士闻之肃然,未几,争相营构,终先生之世,宫墙焕然。俸满,迁国子监典籍,以笃老辞。卒年九十余。
其一曰训导唐先生,讳时琳,字宸枚,上海人。康熙甲午贡生。饬躬训士,一衷于礼。在官捐俸修前明周贞毅公祠。去后,诸生即以先生与汤先生附焉。
乾隆三十九年,邑有修学之举,将迁祠周公,并迁两先生。训导曹君惧两先生之泽将湮也,属予作传以永之。予览所持来汤状甚具,而唐事寂然无可记述,以故笔涩不下者屡矣。然窃以为,官不在大小,惟其人;人不在显晦,在其真。《中庸》曰:“诚之不可掩,如此夫!”后之人闻两先生之风,可以观,可以兴矣。

袁枚资料

江宁两校官传作者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 查看详情>>

袁枚古诗代表作品: 《宿虹桥倪姓家其西席张孝廉请见色甚倨见余意不属乃夸其先人元彪公最知名曾与袁子才商宝意两先生交好余问君曾见袁某乎曰袁在年将大耋安可见耶余告以某在斯乃愕然下拜》 《余春秋·半日为人父》 《六答·随园已筑受降城》 《不寐·梦不分明醉不醒》 《左臂痛·两臂如双桨》 《投郑板桥明府》 《琴溪相传是琴高骑鲤处》 《陶京山·仙家夫妇有刘纲》 《山行·山行不厌草萋萋》 《重到沭阳图记

江宁两校官传原文及翻译赏析

我朝一百三十多年来,江宁地区凭借校官身份被求学的人祭祀的,只有两个人而已。其中的一个是教谕汤先生,名叫伟,字鹏乎,是安徽宣城人。康熙庚午年的举人,做官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天赋非常一般,平常普通的样子,和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夏天的时候,他穿着粗布短衣,摇着蒲扇,和一群孩子嬉戏。有时爬上枣树摘枣子,孩子们围在他身边吃枣子,先生俯下身...'

查看详情>>

文言文《江宁两校官传》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吴郡陈遗》 - - 无名氏 - -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
  • 文言文《言而有信》 - - 无名氏 - - 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徵甲兵。於是乃倚一车辕於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
  • 文言文《食粥安心》 - - 无名氏 - -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数十茎啖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曰:“大人闻...
  • 文言文《恨赋》 - - 江淹 - -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华山为城,紫渊为池。雄图既溢,武力...
  • 文言文《李恢传》 - - 陈寿 - - 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人也,仕郡督邮,姑夫囊习为建伶令,有违犯之事,恢坐习免官。太守董和以习方土大姓,寝而不许。后贡恢于州,涉道末至,闻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恢知璋之必败...
  • 文言文《大理寺丞狄君墓志铭》 - - 欧阳修 - - 距长沙县西三十里,有墓曰狄君之墓者,乃予所记谷城狄君栗者也。始君居谷城,有善政,及其亡也,其子遵谊泣而请。呜呼!予哀狄君者,其寿止于五十有六,其官止于一卿丞。盖其生也...
  • 文言文《庾衮传》 - - 房玄龄 - - 庾衮,字叔褒,事亲以孝友闻。咸宁中大疫,长兄已亡,次兄毗复殆,疠气方炽,父母诸弟皆出次于外。衮独留不去,遂亲自扶持,昼夜不眠,其间复扶柩哀临不辍。如此十又余旬,疫势既歇,家...
  • 文言文《张肯堂传》 - - 朱由检 - - 张肯堂,字载宁,松江华亭人。天启五年进士。授浚县知县。崇祯七年,擢御史。明年春,贼陷凤阳,条上灭贼五事。俄以皇陵震惊,疏责辅臣不宜作秦越之视,帝不问。出按福建,数以平...
  • 文言文《孙鑨传》 - - 朱由检 - - 孙鑨,字文中。举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武库主事。世宗斋居二十年,谏者辄获罪。鑨请朝群臣,且力诋近幸方士,引赵高、林灵素为喻。中贵匿不以闻,鑨遂引疾归。起故官,进大理卿...
  • 文言文《张曰韬传》 - - 朱由检 - - 张曰韬,字席珍,莆田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常州推官武宗南巡江彬纵其党横行州县将抵常州民争欲亡匿时知府暨武进知县咸入觐曰韬兼绾府县印,召父老约曰:“彬党至,...
  • 文言文《苗授传》 - - 脱脱 - - 苗授,字授之,潞州人。父京,庆历中,以死守麟州抗元昊者也。少从胡翼之学,补国子生,以荫至供备库副使。王韶取镇洮,授为先锋,破香子城拔河府羌虽败气尚锐辄围香子以迎归师韶...
  • 文言文《王庠传》 - - 脱脱 - - 王庠,字周彦,荣州人。父梦易,登皇祜第,力成父志,言于州县不听,言于刺史,言于三司,三司以闻,还籍没者三百五十五家,蠲岁额三十万斤。尝摄兴州,改川茶运,置茶铺免役民,岁课亦办。...
  • 文言文《徐坚传》 - - 刘昫 - - 徐坚,西台舍人齐聃子也。少好学,遍览经史,性宽厚长者。圣历中,车驾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坚为判官,表奏专以委之。方庆善《三礼》之学...
  • 文言文《卢从愿传》 - - 刘昫 - - 卢从愿,相州临漳人,后魏度支尚书昶六代孙也。自范阳徙家焉,世为山东著姓。冠明经举,授绛州夏县尉,又应制举,拜右拾遗。俄迁右肃政监察御史,充山南道黜陟巡抚使,奉使称旨,拜...
  • 文言文《刘晔传》 - - 陈寿 - -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汉光武子阜陵王延后也。汝南许劭名知人,避地扬州,称晔有佐世之才。扬士多轻侠狡桀。郑宝最骁果,才力过人,一方所惮。欲驱略百姓越赴江表,以晔高族...
  • 文言文《父子性刚》 - - 无名氏 - -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饮),待我与他对立在...
  • 文言文《农妇与鹜》 - - 无名氏 - -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
  • 文言文《雨后游六桥记》 - - 袁宏道 - - 寒食后雨,余曰:“此雨为西湖洗红,当急与桃花作别,勿滞也。"午霁,偕诸友至第三桥,落花积地寸余,游人少,翻以为快。忽骑者白纨而过,光晃衣,鲜丽倍常,诸友白其内者皆去表。...
  • 文言文《超然台记》 - - 苏轼 - -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
  • 文言文《宫之奇谏假道》 - - 左丘明 - -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