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秦 > 左丘明 >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原文及翻译赏析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朝代:先秦作者:左丘明更新时间:2017-06-13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之绝也。蔡人嫁之。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何如?”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

左丘明资料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作者左丘明

左丘明(公元前556年-公元前451年),先秦诗人,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吕印的后代。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 查看详情>>

左丘明古诗代表作品: 《王孙圉论楚宝》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 《申胥谏许越成》 《王孙满对楚子》 《祁奚请免叔向》 《展禽论祀爰居》 《臧僖伯谏观鱼》 《祭公谏征犬戎》 《烛之武退秦师》 《宫之奇谏假道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原文及翻译赏析

文章在记述春秋时代齐楚两国的这场外交斗争时,并不是用叙述语言来记述它的过程,而是把“出场”人物放在双方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他们各自的个性化语言和“交锋”方式,把这场外交斗争一步步引向深入,直到双方达成妥协,订立盟约。这样,即使我们明白了这场外交斗争的性质及其过程,又让我们看到了各具情貌的四位历...'

查看详情>>

注释 (1) 诸侯之师:指参与侵蔡的鲁、宋、陈、卫、郑、许、曹等诸侯国的军队。蔡:诸侯国名,姬姓,在今河南汝南、上蔡、新蔡一带。以:率领;师:军队。 溃:溃败 (2) 楚子:指楚成王。与:介词,跟,和。 (3) 处:居住。北海、南海:泛指北方、南方边远的地方,不实指大海,形容两国相距甚远。 (4) 唯:句首语气词。风马牛不相及:即使马和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

查看详情>>

《齐桓公伐楚》选自《左传·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的春天,齐桓公在打败蔡国之后,又联合诸侯国军队大举进犯楚国。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楚成王先派使者到齐军中质问齐桓公为何要侵犯楚国,随后又派屈完到齐军中进行交涉,双方先后展开了两次针锋相对的外交斗争,最终达成妥协,订立盟约。文章精练的语言描绘了这场外交斗争的激烈...'

查看详情>>

文言文《齐桓公伐楚盟屈完》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愚子售药》 - - 无名氏 - - 人有初开药肆者。一日他出①,令其子守铺。遇客买牛膝并鸡爪黄莲②,子愚不识药,遍索笥③中无所有,乃割已耕牛一足,斫二鸡脚售之。父归问卖何药,询知前事,大笑发叹曰:&ldquo...
  • 文言文《吴王射狙》 - - 无名氏 - - 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走,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见巧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之,狙执死。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伐...
  • 文言文《送姚姬传南归序》 - - 刘大櫆 - - 古之贤人,其所以得之于天者独全,故生而向学。不待壮而其道已成。既老而后从事,则虽其极日夜之勤劬,亦将徒劳而鲜获。姚君姬传,甫弱冠而堂已无所不窥,余甚畏之。姬传,余友...
  • 文言文《陆晔传》 - - 房玄龄 - - 陆晔,字士光,吴郡吴人也。伯父2喜,吴吏部尚书。父英,高平相,员外散骑常侍,晔少有雅望,从兄机每称之曰:“我家世不乏公矣。”居丧,以孝闻。同郡顾荣与乡人书曰:&ld...
  • 文言文《晋书·胡威传》 - - 房玄龄 - - 胡威,字伯武,一名貔。淮南寿春人也。父质,以忠清著称,少与乡人蒋济、朱绩俱知名于江淮间,仕魏至征东将军、荆州刺史。威早厉志尚。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定省,家贫,无车马...
  • 文言文《水莽草》 - - 蒲松龄 - - 水莽,毒草也。食之,立死,即为水莽鬼。俗传此鬼不得轮回,必再有毒死者,始代之。有祝生,造其同年某,中途燥渴思饮。俄见道旁一媪,张棚施饮,趋之。媪承迎入棚,给奉甚殷。嗅之有...
  • 文言文《孔奂传》 - - 姚思廉 - - 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奂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好学,善属文,经史百家,莫不通涉。州举秀才,射策高第。入为尚书仓部郎中,迁仪曹侍郎。时左民郎沈炯为飞书所谤,将陷...
  • 文言文《张佳胤传》 - - 朱由检 - - 张佳胤,字肖甫,铜梁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知滑县。剧盗高章者,诈为缇骑,直入官署,劫佳胤索帑金。佳胤色不变,伪书券贷金,悉署游徼名,召入立擒贼,由此知名。擢户部主事,改职...
  • 文言文《南居益传》 - - 朱由检 - - 南居益,宇思受,谓南人,尚书企仲族子、师仲从子也。曾祖从吉与曾伯祖大吉皆进士,两人子姓,科第相继。居益少厉操行,举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三迁广平知府,擢山西提...
  • 文言文《阎复传》 - - 宋濂 - - 阎复,字子靖,祖衍,仕金,殁王事。父忠,避兵山东之高唐,遂家焉。性简重,美丰仪。七岁读书,颖悟绝人。弱冠入东平学,师事名儒康晔。时严实领东平行台,招诸生肄进士业,迎元好问校...
  • 文言文《沈法兴传》 - - 刘昫 - - 沈法兴,湖州武康人也。父恪,陈特进、广州刺史。法兴,隋大业末为吴兴郡守。东阳贼帅楼世干举兵围郡城,炀帝令法兴与太仆丞元祐讨之。义宁二年,宇文化及弑炀帝于江都。法...
  • 文言文《淮阴侯列传》 - - 司马迁 - -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经商)。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同褥)食。食...
  • 文言文《地震》 - - 蒲松龄 - -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
  • 文言文《骂鸭》 - - 蒲松龄 - - 邑[1]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葺生鸭毛[2],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3]。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
  • 文言文《钱神问对》 - - 戴名世 - - 有神色赤而目方1,刺其面为文2,立中衢3,臭达于远。众皆拜,祈请甚笃4,或咄咄叹息不已。戴子见之,曰:“此何神也?”众曰:“非若所知5。”前问神,神具以名...
  • 文言文《治国犹栽树》 - - 吴兢 - - 贞观九年。(唐)太宗谓侍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
  • 文言文《耳中人》 - - 蒲松龄 - - 谭晋玄,邑诸生也。笃信导引之术,寒暑不辍,行之数月,若有所得。一日,方趺坐,闻耳中小语如蝇,曰:“可以见矣。”开目即不复闻;合眸定息,又闻如故。谓是丹将成,窃喜。...
  • 文言文《记游松风亭》 - - 苏轼 - -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
  • 文言文《祭十二郎文》 - - 韩愈 - -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
  • 文言文《秦楚之际月表》 - - 司马迁 - - 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 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