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 > 袁宏道 > 游盘山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盘山记

朝代:明代作者:袁宏道更新时间:2018-07-31
盘山外骨而中肤。外骨,故峭石危立,望之若剑戟罢虎之林(3)。中肤,故果木繁,而松之抉石罅出者(4),欹嵚虬曲(5),与石争怒,其干压霜雪不得伸(6),故旁行侧偃(7),每十余丈。其面削(8),不受足,其背坦,故游者可迂而达(9)。其石皆锐下而丰上(10),故多飞动。其叠而上者,渐高则渐出(11)。高者屡数十寻(12),则其出必半仄焉(13)。若半圮之桥(14),故登者栗。其下皆奔泉,夭矫曲折(15),触巨细石皆斗(16),故鸣声彻昼夜不休。其山高古幽奇,无所不极。
述其最者:初入得盘泉,次曰悬空石,最高曰盘顶也。泉莽莽行(17),至是落为小潭,白石卷而出(18),底皆金沙,纤鱼数头(19),尾鬣可数(20),落花漾而过,影彻底(21),忽与之乱(22)。游者乐,释衣(23),稍以足沁水(24),忽大呼曰“奇快”,则皆跃入,没胸,稍溯而上(25),逾三四石,水益哗(26),语不得达。间或取梨李掷以观,旋折奔舞而已(27)。
悬空石数峰,一壁青削到地(28),石粘空而立(29),如有神气性情者。亭负壁临绝涧(30),涧声上彻(31),与松韵答(32)。其旁为上方精舍(33),盘之绝胜处也。
盘顶如初抽笋,锐而规(34),上为窣诸波(35),日光横射,影落塞外(36),奔风忽来,翻云抹海(37)。住足不得久,乃下。迂而僻(38),且无石级者(39),曰天门开(40)。从髻石取道(41),阔以掌(42),山石碍右臂,左履虚不见底,大石中绝者数(43)。先与导僧约(44),遇绝崄处(45),当大笑。每闻笑声,皆胆落。扪萝探棘(46),更上下仅得度(47)。两岩秀削立(48),太古云岚(49),蚀壁皆翠。下得枰石(50),方广可几筵(51)。抚松下瞰(52),惊定乃笑。世上无拼命人(53),恶得有此奇观也。
面有洞嵌绝壁,不甚阔,一衲攀而登(54),如猕猴。余不往,谓导僧曰:“上山险在背,肘行可达(55)。下则目不谋足(56),殆已(57),将奈何?”僧指其凸曰:“有微径(58),但一壁峭而油(59),不受履,过此,虽险,可攀至脊。迂之即山行道也。”僧乃跣(60),蛇矫而登(61)。下布以缒(62),健儿以手送余足,腹贴石,石腻且外欹,至半,体僵,良久足缩,健儿努以手从(63),遂上。迨至脊(64),始咋指相贺(65),且相戒也。峰名不甚雅,不尽载(66)。其洞壑初不名,而新其目者(67),曰石雨洞,曰慧石亭。洞在下盘,道听涧声,觅之可得。石距上方百步,纤瘦丰妍不一态(68),生动如欲语。下临飞涧,松鬣覆之,如亭。寐可凭(69),坐可茵(70),闲可侣(71),故慧之也。其石泉奇僻,而蛇足之者(72),曰红龙池。其洞天成可庵者(73),曰瑞云庵之前洞,次则中盘之后岭也。其山壁窈窕秀出而寺废者(74),曰九华顶,不果上。其刹宇多(75),不录(76)。寄投者(77),曰千像(78),曰中盘,曰上方,曰塔院也。
其日为七月朔,数得十(79)。偕游者,曰苏潜夫、小修、僧死心、宝方、寂子也(80)。其官于斯而以旧雅来者(81),曰钟刺史君威也(82)。其不能来,而以书讯且以蔬品至者,曰李郎中酉卿也(83)。

袁宏道资料

游盘山记作者袁宏道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 查看详情>>

袁宏道古诗代表作品: 《与小修夜话忆伯修》 《外甥毛云花烛诗》 《游惠山作·雪后青山暖复鲜》 《郝公琰邀过禅堂访诸高衲》 《苏潜夫侍御买燕姬为赋合欢诗》 《送罗服卿还夷陵兼柬陶孝若年兄》 《夏日城西月张园看荷花得莲字》 《和朱非二山间之作》 《七夕偶成·儿女纷纷乞巧》 《寒食饮二圣寺

游盘山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该篇出自《袁宏道集》。袁宏道的游记,像是一幅幅写意画,着墨不多,却十分传神。他善于先用粗疏的几笔勾勒所写地方的总貌,给人以概括的印象,然后写出每一游点的突出引人之处。他的许多篇游记都有类似的写法,却并不给人雷同之感。他处处都在努力捕捉此情此景的独特之处,所以没有用多少奇异华丽的辞藻,也能给人以生动清新的感受。比如该...'

查看详情>>

注释(1)盘山:在今北京平谷与天津蓟县(蓟,jì)之间。(2)外骨而中肤:用骨骼与肌肤比喻岩石和泥土,形容盘山外表岩石而内蕴泥土。(3)剑、戟(jǐ):都是兵器。罴(pí):熊的一种。罴虎:用《尚书·牧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语,喻武士。这句是说,盘山外观好像拿着兵器的武士耸立,威武森严。(4)“而松”句:而从石头缝...'

查看详情>>

文言文《游盘山记》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闵生赋》 - - 柳宗元 - - 闵吾生之险厄兮,纷丧志以逢尤。气沉郁以杳渺兮,涕浪浪而尝流。膏液竭而枯居兮,魄离散而远游。言不信而莫余白兮,虽遑遑欲焉求?合喙而隐志兮,幽默以待尽。为与世而斥谬兮...
  • 文言文《刘行本进谏》 - - 无名氏 - - 隋主尝怒①一郎②,于殿前笞③之。谏议大夫刘行本进曰:“此人素清,其过又小,愿少④宽之。”帝不顾⑤。行本于是⑥正当帝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⑦臣左...
  • 文言文《登长城赋》 - - 徐彦伯 - - 班孟坚辍编史阁,掌记戎幕,坐燕阜之阳,览秦城之作,喟然而叹曰:傅翼下鞲,视人则婾,鲸吞我宝鼎,蚕食我诸侯,鞭挞我上国,动摇我中州:所以二世而陨,职此之由乎?当其席卷之初,攻必胜,战...
  • 文言文《金山夜戏》 - - 张岱 - -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
  • 文言文《邹与鲁閧》 - - 孟子 - - 邹与鲁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
  • 文言文《僰人舞猴》 - - 刘基 - - 僰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妬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
  • 文言文《虞谦传》 - - 朱由检 - - 虞谦,字伯益,金坛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擢刑部郎中,出知杭州府。建文中请限僧道田,人无过十亩,余以均给贫民。从之。永乐初召为大理寺少卿。时有诏,建文中上言改旧制者悉面...
  • 文言文《巎巎列传》 - - 宋濂 - - 巎巎字子山,康里氏。祖燕真,事世祖,从征有功。巎巎幼受业国学..,博通群书。其遇事英发,掀髯论辩,法家拂士不能过之。始受.承直郎、集贤待制,迁.兵部郎中,转.秘书监丞。奉命往核...
  • 文言文《许奕传》 - - 脱脱 - - 许奕,字成子,简州人。丁内艰,免丧调涪城尉。庆元五年,宁宗亲擢进士第一,授签书剑南东川节度判官。未期年,持所生父心丧,召为秘书省正字。迁起居舍人,韩侂胄议开边,奕贻书曰...
  • 文言文《司马芝传》 - - 魏收 - -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
  • 文言文《萧琛传》 - - 姚思廉 - - 萧琛,字彦瑜,兰陵人。琛年数岁,从伯惠开抚其背曰:“必兴吾宗。”琛少而朗悟,有纵横才辩。起家齐太学博士。时王俭当朝,琛年少,未为俭所识,负其才气,欲候俭。时俭...
  • 文言文《严助传》 - - 班固 - - 严助,会稽吴人,严夫子子也,或言族家子也。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徐乐、严安、东方朔、枚皋、...
  • 文言文《阴兴传》 - - 范晔 - - 阴兴,字君陵,光武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与...
  • 文言文《魏世家》 - - 司马迁 - - 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於毕,於是为毕姓。其后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
  • 文言文《七发》 - - 无名氏 - -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意者久耽...
  • 文言文《蛙与牛斗》 - - 无名氏 - - 蛙于草中,视牛渐近,庞然①大物也,嫉②之。遂吸气鼓③腹,欲逾④于牛,谓⑤伙曰:“吾腹稍大,似牛乎?”伙曰:“去⑦远矣!”蛙怒⑧,复吸气鼓腹,曰:“今如...
  • 文言文《得过且过》 - - 无名氏 - - 五台山有鸟,名曰寒号虫,四足,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毛羽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若雏(刚出壳...
  • 文言文《周人不遇》 - - 无名氏 - -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 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rdquo...
  • 文言文《道山亭记》 - - 曾巩 - - 闽,故隶周者也。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冷其通路。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得平地,小为县,大为 州,然其四...
  • 文言文《青丘子歌》 - - 高启 - - 青丘子,泬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蹑?厌远游,荷锄懒躬耕。有剑任羞涩,有书任纵横。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但好觅诗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