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 > 侯方域 > 赠丁掾序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丁掾序

朝代:明代作者:侯方域更新时间:2018-11-26
丁掾治其室成,其僚若友相与贺焉,而请于侯子为之文。曰:
今吏治之所以不古者,以择其吏胥者轻也。若丁掾者,可谓能佐其上矣。先是,太守徐公来莅是郡,洁清而威严,犂然不可欺,于是畏犯法者,皆缩不敢前。徐公明而善知人,独谓丁掾循循者可用也。终徐公之治,掾自守廉,而事上官谨。徐公去,其所以事其后之太守者亦然。盖掾之辟于公府久矣,迄无赫赫名,当世以此贤之。呜呼!掾者,郡邑所推择以佐其上者也,使尽若此,吏治其有不古哉!
吾闻治之成也,其源逮下,朝廷正则其官贤,官贤则吏自不敢为不肖;弊之革也,其流连上,吏不骫法③则官无败事,官尽无败事,则推而广之,朝廷亦无稗政。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往者天下之仕出于一,虽未必其人尽材而贤,而谙练者或二三十年,最少者亦且十余年,竭其力于文学,而又束之以律令,其于一切之章程,皆口能熟之,而手能习之,上呼则胥趋,上画则胥诺而已。行之百年,而其势积轻,而杂于是,其中虽有杰异可自见者,亦遂不自爱惜,而消磨无余。故其政之得失不在吏。
然则由今之俗而欲如昔者,用所不择之吏,未有不败者矣。何也?得非其独得,而失非其独失也,且天下殆未睹廉谨之效也。由今思之,果自守廉,则于人无多求;果其事上官者谨,则不依倚于非其道。无多求,则其俗安;不依倚于非其道,则其政肃。政肃而俗安,虽天下盛治,可想见也。故效于其职,无大小也,惟效其职则理。苟身实任其职,而以为小者不足为,则进而一邑之令,进而一郡之守,更进而天子之相,位愈尊则愈易旷,名愈高则愈易诿,又岂有绩用之可见耶?
掾,敬勖矣!苟能守其廉谨而勿失,则所成就殆未可量也,区区以其居室长子孙已哉?

侯方域资料

赠丁掾序作者侯方域

侯方域,字朝宗,明朝归德府人,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复社领袖。侯方域是明户部尚书侯恂之子,祖父及父辈都是东林党人,均因反对宦官专权而被黜。与冒襄、陈贞慧、方以智,合称明末四公..... 查看详情>>

侯方域古诗代表作品: 《寄泗上王二丈》 《晚眺·晚眺郊原接鼓鼙》 《与宋公子牧仲书》 《澄江过韩氏园亭》 《寄宋学使徵舆》 《君山·曾到君山顶上看》 《赠丁掾序》 《澄江过韩氏园亭》 《送顾副使礽入楚》 《宁南侯传

赠丁掾序原文及翻译赏析

丁掾把自己的房子造好后,他的同僚与朋友都来祝贺,并请我来写篇文章。文章这样说的:现在官吏的作风和治绩之所以不像古时候,是因为(朝廷)对吏胥选择的不重视。要是都能选像丁掾这样的人,就能佐助他的上司了。从前,太守徐公到这个郡上任,为官清正而有威严,明察秋毫而不被蒙骗,因此那些害怕违反法令的人,都畏缩不敢接近徐公。徐公贤明而知人...'

查看详情>>

文言文《赠丁掾序》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左仲郛浮渡诗序》 - - 姚鼐 - - 独吾郡潜、霍、司空、械眠、浮渡(6)各以其胜出名于三楚(7)。而浮渡濒江倚原,登陟者无险峻之阻,而幽深奥曲,览之不穷。是以四方来而往游者,视他山为尤众。然吾闻天下山水,其...
  • 文言文《岭表赋》 - - 谢灵运 - - 见五渎之东写,睹六水之南驰,挥灵海之委输,孰石穴之永归。若乃长山款跨,外内乖隔,下无伏流,上无夷迹,麕兔望冈而旋归,鸿雁睹峰而反翮。既陟麓而践坂,遂升降於山畔。顾后路之...
  • 文言文《廉颇思赵》 - - 无名氏 - - 赵师数困于秦,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还...
  • 文言文《牧童指瑕》 - - 无名氏 - -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
  • 文言文《赵孟頫过扬州》 - - 无名氏 - - 元盛时,扬州有赵氏者,富而好客。其家有明月楼,人作春题,多未当意者。一日,赵子昂过扬,主人知之,迎致楼上,盛筵相款,所用皆银器。酒半,出纸笔求作春题。子昂援笔书云:“...
  • 文言文《螳螂捕蝉》 - - 无名氏 - -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ldquo...
  • 文言文《送张文在分发甘肃序》 - - 张惠言 - - 古之所谓良有司者,不待其莅政治民也,观其所以汲汲者,则其于守也可知矣。是故有躁进之心,则必有趋势之术;有患贫之心,则必有冒货之渐。虽有特达之才,廉耻之念,其入于势利也...
  • 文言文《王纮传》 - - 李百药 - - 王纮,字师罗,太安狄那人也,为小部酋帅。纮少好弓马,善骑射,颇爱文学。性机敏,应对便捷。年十三,见扬州刺史太原郭元贞,元贞抚其背曰:“汝读何书?”对曰:“诵...
  • 文言文《周浚传》 - - 房玄龄 - - 周浚,字开林,汝南安成人也。浚性果烈。以才理见知,有人伦鉴识。乡人史曜素微贱,众所未知,浚独引之为友,遂以妹妻之,曜竞有名于世。浚初不应州郡之辟,后仕魏为尚书郎。累迁...
  • 文言文《卫瓘传》 - - 房玄龄 - - 卫瓘,字伯玉,河东安邑人也。性贞静有名理,以明识清允见称。袭父爵阌乡侯。弱冠为魏尚书郎。时权臣专政,瓘优游其间,无所亲疏,甚为傅嘏所重,谓之甯武子①。陈留王即位拜侍...
  • 文言文《党进传》 - - 脱脱 - - 党进,朔州马邑人。幼事魏帅杜重威,重威爱其淳谨,及壮,犹令与姬妾杂侍。重威败,进以膂力隶军伍。周广顺初,补散指挥使,累迁铁骑都虞候。宋初,转本军都校、领钦州刺史,迁马步...
  • 文言文《宋史·范镇传》 - - 脱脱 - -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举进士,吏部奏名第一。调新安主簿,西京留守宋绶延置国子监,荐为东监直讲。召试学士院,当得馆阁校理,主司妄以为失韵,补校勘。人为忿郁,而镇处之晏...
  • 文言文《黄宪传》 - - 班固 - - 沈麟士字云祯,吴兴武康人也。祖膺期,晋太中大夫。父虔之,宋乐安令。麟士幼而俊敏,年七岁,听叔父岳言玄。宾散,言无所遗失。岳抚其肩曰:“若斯文不绝,其在尔乎。&rdqu...
  • 文言文《刺世疾邪赋》 - - 赵壹 - - 伊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数极自然变化,非是故相反。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逾增其荼毒。秦汉无以相踰越,乃更加其怨酷。宁计生...
  • 文言文《为者常成》 - - 无名氏 - -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而已矣。”...
  • 文言文《送秦中诸人引》 - - 元好问 - - 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
  • 文言文《顺手牵羊》 - - 无名氏 - -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 文言文《送天台陈庭学序》 - - 宋濂 - -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
  • 文言文《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 - 左丘明 - -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之绝也。蔡人嫁之。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
  • 文言文《山市》 - - 蒲松龄 - -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