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汉 > 班固 > 赵广汉传原文及翻译赏析

赵广汉传

朝代:两汉作者:班固更新时间:2018-09-07
赵广汉,字子都,涿郡蠡吾人也,故属河间。少为郡吏、州从事,以廉洁、通敏、下士为名。举茂材,平准令①。察廉为阳翟令。以治行尤异,迁京辅都尉,守京兆尹。会昭帝崩,而新丰杜建为京兆掾,护作平陵方上②。建素豪侠,宾客为奸利,广汉闻之,先风告。建不改,于是收案致法。中贵人豪长者为请无不至,终无所听。宗族宾客谋欲篡取,广汉尽知其计议主名起居,使吏告曰:“若计如此,且并灭家。”令数吏将建弃市,莫敢近者。京师称之。
是时,昌邑王征即位,行淫乱,大将军霍光与群臣共废王,尊立宣帝。广汉以与议定策,赐爵关内侯,迁颍川太守。郡大姓原、褚宗族横恣,宾客犯为盗贼,前二千石莫能禽制。广汉既至数月,诛原、褚首恶,郡中震栗。先是,颍川豪桀大姓相与为婚姻,吏俗朋党。广汉患之,厉使其中可用者受记③,出有案问,既得罪名,行法罚之,广汉故漏泄其语,令相怨咎。又教吏为缿筩④,及得投书,削其主名,而托以为豪桀大姓子弟所言。其后强宗大族家家结为仇雠,奸党散落,风俗大改。吏民相告讦,广汉得以为耳目,盗贼以故不发,发又辄得。一切治理,威名流闻,及匈奴降者言匈奴中皆闻广汉。
本始二年,从军还,复用守京兆尹,满岁为真。
广汉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⑤,以得事情。钩距者,设预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至冬当出死,豫为调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
广汉奏请,令长安游徼狱吏秩百石,其后百石吏皆差自重,不敢枉法妄系留人。京兆政清,吏民称之不容口。长老传以为自汉兴以来治京兆者莫能及。
地节三年七月,司直萧望之核奏:“广汉摧辱大臣,欲以劫持奉公,逆节伤化,不道。”宣帝恶之。广汉竟坐要斩。广汉虽坐法诛,为京兆尹廉明,威制豪强,小民得职。百姓追思,歌之至今。

班固资料

赵广汉传作者班固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 查看详情>>

班固古诗代表作品: 《汉书·名句》 《萧何曹参传》 《荆燕吴传》 《刘辅传》 《郦商传》 《樊哙传》 《高帝纪下》 《爰盎传》 《翟方进传》 《明堂诗·于昭明堂

赵广汉传原文及翻译赏析

注释①举茂材,平准令:茂材,即“秀才”,汉代选举科目之一。平准令:官名,管理物价。②平陵方上:平陵,汉昭帝陵墓。方上,陵墓的方顶。③受记:得知公文的内容。④缿筩:形似筒的密告箱。⑤钩距:从事物关系中寻找线索。译文赵广汉,字子都,是河北涿郡蠡吾县人,原来隶属于河间郡。年少就当上了郡中小吏、州从事,因为人廉洁、通达敏捷、谦虚...'

查看详情>>

文言文《赵广汉传》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孔子献计救火》 - - 无名氏 - - 鲁人烧积泽,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哀公自将众趋救火者,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仲尼曰:“夫逐兽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不救也。”哀...
  • 文言文《敌戒》 - - 柳宗元 - - 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秦有六国⑴,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乃亡⑵。晋败楚鄢⑶,范文为患⑷;厉之不图,举国造怨⑸。孟孙恶臧⑹,孟死臧恤,&ldq...
  • 文言文《王充博览群书》 - - 无名氏 - -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
  • 文言文《自护其短》 - - 无名氏 - -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
  • 文言文《言而有信》 - - 无名氏 - - 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徵甲兵。於是乃倚一车辕於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
  • 文言文《杨仪传》 - - 陈寿 - -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也。建安中,为荆州剌史傅群主薄,背群而诣襄阳太守关羽。羽命为功曹,遣奉命西诣先主。先主与语论军围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因辟为左将军兵曹掾。及先主...
  • 文言文《游琅琊山记》 - - 宋濂 - - 洪武八年,皇上以太子暨诸王久处宫掖,无以发抒精神,命西幸中都,沿道校猎,以讲武事。濂时奉诏扈从。十有二月戊午,次滁州驿,濂请游琅琊山,皇太子欢然可之,即约四长史同行。自...
  • 文言文《耶律楚材传》 - - 宋濂 - - 耶律楚材,字晋卿,父履,以学行事金世宗,特见亲任,终尚书右丞。楚材生三岁而孤,母杨氏教之学。及长,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者...
  • 文言文《元史·杨枢传》 - - 宋濂 - - 枢字子明。父天安,字全甫,秉直仲子也。岁癸酉,从秉直降。太师木华黎以其兄天倪为万户,而质天安军中。己卯,从略地关右,生擒鄜州骁将张资禄号张铁枪者。乙酉,武仙杀天倪于...
  • 文言文《司马旦传》 - - 脱脱 - - 司马旦字伯康。清直敏强,虽小事必审思,度不中不释。以父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历郑县主簿。郑有妇蔺讼夺人田者,家多金钱,市党买吏,合为奸谩,十年不决。旦取案一阅,情伪立见,黜...
  • 文言文《李贺作诗》 - - 欧阳修 - -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 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铈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名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
  • 文言文《唐兴传》 - - 欧阳修 - - 唐兴,承隋乱离,划祓荒荼,始择用州刺史、县令。授受之间,虽不能皆善,而所得十五。故叶气嘉生,薰为太平,垂祀三百,与汉相埒。致之之术,非循吏谓何?故条次治宜,以著厥庸。张允...
  • 文言文《孝文本纪》 - - 司马迁 - - 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高祖十一年春,已破陈豨军,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都。太后薄氏子。即位十七年,高后八年七月,高后崩。九月,诸吕吕产等欲为乱,以危刘氏,大臣共诛之,谋召立...
  • 文言文《魏世家》 - - 司马迁 - - 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於毕,於是为毕姓。其后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
  • 文言文《管庄子刺虎》 - - 无名氏 - -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存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
  • 文言文《尹翁归传》 - - 无名氏 - -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徙杜陵,翁归少孤,与季父居。为狱小吏,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当。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诸霍在平阳,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吏不能禁,及翁归为市吏,莫敢...
  • 文言文《湖心泛月记》 - - 林纾 - - 杭人佞佛1,以六月十九日为佛诞2。先一日,阖城3士女皆夜出,进香于三竺4诸寺,有司5不能禁,留涌金门6待之。余食既7,同陈氏二生霞轩、诒孙亦出城荡舟,亦出城荡舟为湖游。霞...
  • 文言文《陆贽论审察群情》 - - 无名氏 - - 德宗问陆贽以当今切务。贽以乡日致乱,由上下之情不通,劝上接下从谏,乃上疏,其略曰:“臣谓当今切务,在于审察群情,若群情之所甚欲者,陛下先行之;所甚恶者,陛下先去之。...
  • 文言文《陆游筑书巢》 - - 无名氏 - -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闲有意欲起,而乱书围...
  • 文言文《借刀杀人》 - - 无名氏 - -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