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后汉书 > 50章 > 班彪列传

后汉书

《后汉书》50章班彪列传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后汉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班彪列传

书籍:后汉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7
(班彪)(自东都主人以下分为下卷)
◆班彪传,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祖父班况,成帝时做过越骑校尉。父亲班稚,哀帝时做过广平太守。
班彪性格沉重,喜好古代文化。二十多岁时,正值更始败逃,京城附近大乱。当时,隗嚣带领众人在天水起事,班彪跟着他避难。有一次,隗嚣问班彪道:“从前周朝灭亡,战国纷争,天下四分五裂,经过好几代才得安定。是合纵连横的事又将出现在今天呢,还是承受天命,在某一个人身上呢?望先生谈谈看法。”班彪答道:“周朝的废兴,与汉朝不同。从前周朝分爵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掌握自己的领地各自为政,正像一棵大树,本根很弱小,枝叶很茂盛,所以到了后来,出现合纵连横的事,是形势促使它那样。汉朝继承秦朝的制度,改封建为郡县制,国君有专制的权威,臣下无百年的大柄。到了成帝,假借外戚的势力,哀帝、平帝在位时间很短,三帝无子,所以王莽篡位,窃取国位年号。危险来自上边,伤害不及下面,因此,王莽真正篡位之后,天下人没有不伸着脖子在叹息。十多年间,中外发生搔扰,远近都在行动,各自打着刘氏的旗号,会合响应,众口一词,不谋而同。现在英雄豪杰统治各州县的,都没有像七国传统的资本,可百姓却异口同声,想念汉朝的恩德,发展趋势已经可想而知了。”隗嚣道“:先生分析周朝与汉朝的形势是对的;至于只看到愚蠢的百姓习惯刘氏姓号的缘故,而说汉家一定复兴,这就不见得了。
从前秦朝失去天下,好比一只鹿逃走了,刘邦追鹿到了手,当时人又谁知有什么汉朝么?”班彪一方面痛恨隗嚣的狂言,一方面又感叹时局艰难,于是著一篇《王命论》,认为汉德是继承唐尧,有灵验的王符作证,王者登上宝座,不是凭欺诈能成功,想用这来感动隗嚣,可是隗嚣始终不觉悟,于是避走河西。河西大将军窦融用他作从事,十分恭敬地待他,用师友之道接待。班彪就替窦融出谋划策,敬事汉朝,总领西河一带来抗拒隗嚣。后来窦融奉诏回京师,光武帝问道:“你所上的奏章,是谁和你参谋?”窦融答道“:都是我的从事班彪做的。”皇帝一向听到班彪很有才干,于是召见班彪,举他作司隶茂才,叫他作徐州令,因病没有就位。后来几次应三公的命令,就去了。
班彪既有高才又好写作,于是专心在史籍方面下功夫。武帝时,司马迁著了《史记》,从太初年间以后,缺了没写,后来有些好事者把当时的事迹连缀起来,但是文笔鄙俗,不配为《史记》的后续之作。班彪于是继续采集前朝历史遗事,还从旁贯穿一些异闻,写下后传数十篇,参照前面的历史而评论得失。其略论写道:“唐虞三代,据《诗经》、《书经》的记载,每代均有史官,管理经典著作,到了诸侯各国,每国均有历史,所以《孟子》上说‘楚国的历史叫《木寿杌》,晋国的历史叫“乘”,鲁国的历史叫《春秋》,他们记载历史都是一回事’。鲁定公、哀公的年代,鲁国君子左丘明收集当时的历史,作《左氏传》三十篇,又根据各种不同的材料,写成《国语》二十一篇,从此《乘》和《木寿杌》的事就不行于时,而《左氏》、《国语》就得到人们的重视传习。又有记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代帝王公侯卿大夫事迹的书,叫做《世本》,共一十五篇。
春秋之后,七国纷争,秦国吞并诸侯,就有《战国策》三十三篇问世。汉朝兴起,平定天下,太中大夫陆贾记录当时情况,作《楚汉春秋》九篇。孝武皇帝的年代,太史令司马迁采集《左氏》、《国语》,删削《世本》、《战国策》,根据楚、汉列国时事,上自黄帝起,下至太始二年获应。。为止,作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共一百三十篇,而有十篇缺了,司马迁所记,从汉朝开国至武帝时绝笔,这是它的功绩。至于采取经传,搜罗分散于百家的材料,很多粗疏简略之处,不如原来的真实详细,它是以多闻广载见长,论议肤浅而不厚实。他论学术就推崇黄帝、老子而轻视《五经》;写货殖传,就轻仁义而以贫穷为耻;写游侠之士,就轻视那些节烈的人而推崇世俗建功之士。这就是大毛病,有伤正道,所以遭到腐刑的缘故。但是他善于叙述事理,文笔畅达而不华丽,质朴而不粗野,文质相称,不愧为良史之才。如果让他遵照《五经》的礼法之言,符合圣人的是非标准,那就差不多了。“那些百家的历史书籍,都有可取之处。如《左氏》、《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书》,读了之后,今天的人能够知道古代历史,后世的人可以知道前代的事,实在是圣人的耳目呀。司马迁替帝王作传就称为本纪,写公侯传国就称为世家,写卿士特起就称为列传。他把项羽、陈涉列入本纪和世家,而淮南王、衡山王降为列传,写得细致委婉,很有条理。司马迁的著作,采自古今的轶闻,贯穿经传的史料,实在广博得很。凭一个人的精力,内容复杂而繁重,所以他的收删削繁芜之处还不太够,有些多余的语言,不够整齐划一。例如写司马相如,举出郡县,写出他的表字,至于写到萧何、曹参、陈平等人,以及董仲舒同时的人,就不记载他们的表字,有些只写了县而不写郡,可能是没有顾及到吧。今后写历史,必须严格核对事实,修饰文字,统一体例,写世家,只要纪、传就够了。古书上说:‘杀虫见极(按:此四字不好理解。“杀”,作“杀青”讲,引申为“写历史”。“极”可作“标准”讲,译为“写历史是为了使人们见到一些标准”。
解释很勉强,供参考。)平易正直,是《春秋》的本义。’”班彪又调升到司徒玉况府。当时太子的东宫刚建立,诸王国同时开辟,而官吏没有配齐,师保齐缺。班彪又上言道:“孔子说:‘人们的天性是差不多的,而习俗的影响就差得很远。’贾谊认为:‘经常与善人打交道,不能不做好事,犹如生长在齐国,不能不说齐国话。经常与恶人接触,不能不做坏事,犹如生长在楚国,不能不说楚国话。’因此圣人严格选择邻居,特别注意环境的影响。从前周成王做孺子时出外就由周公、邵公、太史佚等人辅佐他;在朝内就大颠、闳夭、南宫适、散宜生等人辅佐,他的左右前后,没有违背礼节之义,所在成王一登上王位,天下空前的太平。
因此《春秋》提出‘:爱儿子应该教育他走正路,不走邪门歪道。骄傲奢侈,婬逸懒惰,邪门歪道的根源。’《诗经》上说“:留给孙子的好主意,就是安敬之道。”就是指周武王留给成王的宝贵遗产。“汉朝兴起后,太宗派晁错用法术教育太子,贾谊用《诗经》、《书经》教育梁王,到了中宗,也使刘向、王褒、萧望之、周堪等人用文章儒学教育东宫以下的人员,没有不选择合适的人,促成他们的品德和才具。现在皇太子诸王子,虽然年轻时就在学习,修习了礼乐,但是做太傅的尚未遇到贤才,官属很少熟悉旧典。应该广泛挑选有威望、懂政事的名儒,用他们做太子太傅,东宫和诸王国,官属应该配齐。按旧规定,太子有十县作汤沐邑,设保卫人员,五天一朝见,坐在车厢,检查膳食,不是朝见的日子,使仆、中允每天问安罢了,表明举动不随便,处处讲究恭敬哩。”书奏上后,皇帝采纳了。后来选司徒廉作望都长,得到官吏百姓的爱戴。
建武三十年(55),班彪年五十二,死在官位上。他所著的赋、论、书、记、奏事共九篇。

班彪列传相关文章

  • 明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300章 - - 姓氏:明姓氏祖宗:明氏姓氏起源:1、出自谯明氏。燧人氏为部落首领的时候,他的部下有一个叫明 由的,因为才能而很受燧人氏看重,是谯明氏的后裔,为“四佐”之一。明由的后代...
  • 致四弟九弟·述应诏面陛之策》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为政篇 - - 沅澄弟左右:  初二接奉寄谕,饬沅弟迅速进京陛见,兹用排单恭禄谕旨,咨至弟处。上年十二月,温斋先生力言京师上大夫于沅弟毫无间言,余吕知不久必有谕旨片召,特不料有如是之速。余抉...
  • 释道鬼神》原文翻译 - - 《幼学琼林》卷四 - - 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宗。鹫岭、祗园,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沙门称释,始于晋之道安;中国有佛,肇于汉之明帝。篯铿即是彭祖,八百高年;许...
  • 博兴女》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博兴民王某,有女及笄。势豪某窥其姿,伺女出,掠去,无知者。至家逼淫,女号嘶撑拒,某缢杀之。门外故有深渊,遂以石系尸沉其中。王觅女不得,计无所施。天忽雨,雷电绕豪家,霹雳一声,龙下攫豪...
  • 褚遂良》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长山赵某,税屋大姓。病症结,又孤贫,奄然就毙。一日力疾就凉,移卧檐下。及醒,见绝代丽人坐其旁,因诘问之,女曰:“我特来为汝作妇。”某惊曰:“无论贫人不敢有妄想;且奄...
  • 上仙》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癸亥三月,与高季文赴稷下,同居逆旅。季文忽病。会高振美亦从念东先生至郡,因谋医药。闻袁鳞公言:南郭梁氏家有狐仙,善“长桑之术”。遂共诣之。梁,四十以来女子也,致绥绥...
  • 夬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后32卦 - - (泽天夬)兑上乾下《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九四...
  • 周书·召诰》原文翻译 - - 《尚书》周书 - - 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诰》。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
  • 第六十回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袭人因问平儿,何事这等忙『乱』。平儿笑道:“都是世人想不到的,说来也好笑,等几日告诉你。如今没头绪呢,且也不得闲儿。”一语未了,只见李纨的丫鬟来了,说:“平...
  • 范晔作史》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00章 - - 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侄书曰:“吾既造《后汉》,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无例,不可甲乙,唯志可推耳。博赡可不及之,整理未必愧也。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
  • 卷一百二 列传第四十》原文翻译 - - 《辽史》150章 - - 耶律乙辛张孝杰耶律燕哥萧十三《春秋》褒贬,善恶并书,示劝惩也。故迁、固传佞幸、酷吏,欧阳修则并奸臣录之,将俾为君者知所鉴,为臣者知所戒。此天地圣贤之心,国家安危之机,治乱之原...
  • 卷九十九 列传第三十七》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刑简妻陈氏取律氏常哥耶律奴妻萧氏耶律术者妻萧氏耶律中妻萧氏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与其得列女,不若得贤女。天下而有列女之名,非幸也。《诗》赞卫共姜,《春秋》褒宋伯姬,盖不得已...
  • 帝纪第六武帝下》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建德四年春正月戊辰,以柱国枹罕公辛威为宁州总管,太 原公王康为襄州总管。初置营军器监。壬申,诏曰 :“今陽和 布气,品物资始,敬授民时,义兼敦劝。诗不云乎 :“弗躬弗 亲,...
  • 谢哲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谢哲字颖豫,陈郡陽夏人。其祖父谢月出,为梁司徒。父亲谢讠惠,任梁右光禄大夫。 谢哲风仪俊美,举止含蓄不露,且胸怀宽广,士人君子们都推重他。初任梁秘书郎,累迁至广陵太守。侯景...
  • 武悼杨皇后传》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武悼杨皇后名芷,字季兰,小字男胤,是杨元后的叔伯妹妹。父亲杨骏,另有传。咸宁二年(276)立为皇后。温 顺有妇德,美名播于后宫,很得武帝宠 爱。生渤海殇王,早死,后无子。太康九年(288)...
  • 宦者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00章 - - (郑众、蔡伦、孙程、曹腾、单超、侯览、曹节、吕强、张让) ◆宦者列传序,《周易》说:“上天垂示法象,圣人效法它。”天上有四颗宦星,在帝座星的旁边,因此《周礼》设宦官,...
  • 田敬仲完世家》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陈完是陈厉公陈佗的儿子。 陈完出生时,周朝太史经过陈国,陈厉公让太史为陈完占卜未来,得到的是由《观》卦变为《否》,卦辞的大意是:“观览国家的礼乐文采,有利于作君王的宾客...
  • 舒元舆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八十九 卷489_1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舒元舆 将寻国朝事,静读柳芳历。 八月日之五,开卷忽感激。 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 仰思圣明帝,贻祸在肘腋...
  • 商陆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商陆 释名 逐汤、当陆、章柳、白昌、马尾,夜呼。 气味 (根)辛、平、有毒。 主治 1、温气脚软。用商陆根切成小豆大,先煮熟,再加绿豆同煮成饭,每日进食,病愈为止。 2、水气肿满...
  • 波罗蜜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波罗蜜 释名 波罗蜜 气味 瓤)甘、香、微酸、平、无毒。 主治 主治1、止渴解烦,醒酒益气。 无花果 释名 映日果、优昙钵、阿驵。 气味 (实)甘、平、无毒。 主治 开胃,止泄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