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百战奇略 > 第八卷 > 避战

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第八卷避战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是明代军事著作,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明弘治十七年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李赞,称该书是“极用兵之妙,在兵家视之。

《百战奇略》章节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避战

书籍:百战奇略章节:第八卷更新时间:2018-05-05
【解析】
本篇以《避战》为题,顾名思义,旨在阐述何种条件下运用“避锐击惰”的作战指导原则问题。它认为,在敌强我弱情况下作战,对于初来而士气锐盛的进攻之敌,应当避免与其立即决战,待其发生变化而出现士气衰落时,便可出兵击败它。本篇这里所引“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是《孙子兵法》“治气”说所称一种掌握和运用士气变化而击敌的方法。意思是,要避开敌人初来时锐气,等到敌人士气衰竭而退归再打击它。这实质上是讲如何根据敌人士气盛衰的变化规律,来选择与敌决战的有利时机问题。所谓士气,就是附着于士卒身上的精神力量,它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首要因素。因此,孙子提出的这条“避锐击惰”作战原则,历来为兵家所推重,成为古代战争中在敌强我弱情势下,实施对敌作战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二月,汉将皇甫嵩击败王国的陈仓之战,就是成功运用“避锐击惰”原则的一个战例。此前,王国率军围攻陈仓,汉灵帝命皇甫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各率兵二万赴援陈仓汉守军以击王国军。当时,董卓主张立即进兵与敌交战,认为:“速救则城全,不救则城灭”(见《后汉书·皇甫嵩朱儁列传》)。但皇甫嵩却认为,善于用兵打仗的,应当首先做到自己不被敌人战胜,尔后待机以战胜敌人,他根据“陈仓虽小,城守固备,未易可拔;王国虽强,攻陈仓不下,其众必疲”(见《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一》)的敌我双方实际情况,采取了缓进以避其锐、待机以击其衰的正确作战方针。战场态势的发展变化,果然像皇甫嵩所预料的那样,王国虽然兵众势强,但自冬至春攻城凡八十余日而竟不能克,最后在部队已经陷入力疲气衰的情况下,不得不撤围而逃。对此逃跑之敌,是乘势进兵追击,还是止进而放敌逃走?董皇之间又产生严重分歧,董卓以“兵法,穷寇勿追,归众勿迫”(见《后汉书·皇甫嵩朱儁列传》,下同)为由,极力反对进兵追击;但皇甫嵩却坚决主张“进兵击之”,并且深刻分析指出说:“前吾不击,避其锐也。今而击之,待其衰也。所击疲师,非归众也。国众且走,莫有斗志,以整击乱,非穷寇也。”于是,力排董卓阻挠,立即挥军“独进击之”,连战连捷,击斩敌军万余人,王国本人于慌乱中“走而死”。综观此战之全过程,则不难看出,皇甫嵩不泥于古代成法而善于从敌情实际出发采取可行谋策的作战指导,是非常值得用兵者们效法的。

【译文】
大凡作战,如果敌人强大、我军弱小,加之敌人初到士气锐盛,我军应当暂且避而不与其交战,等待敌人疲惫困顿之时再进击它,就能取得胜利。诚如兵法所说:“要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而打击其气衰退归之时。”东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凉州叛乱者王国率军围攻陈仓,朝廷命以皇甫嵩为左将军率兵前往讨伐他。前将军董卓建议尽快发动进攻,但皇甫嵩说:“百次作战而百次取胜,也不如不经争战而使敌人屈服为好,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先创造条件以使自己不被敌人所战胜,而等待敌人可以被我所战胜的时机。陈仓虽然城小,但城防坚固且有准备,是不容易被攻克的。王国兵力虽强,但因攻城不下,其部队必然疲惫松懈,乘其疲惫松懈之时再进击之,这才是取得全胜之策。”王国久攻坚城不下,部众已经疲惫不堪,终于解围而逃。皇甫嵩下令进兵实施追击,但董卓竟反对说:“不可以追击。因为兵法上说了,对陷入绝境而拚死挣扎的‘穷寇’不要追击不舍,对保存实力而退回本国的‘归众’不要过分逼迫。现在我们要追击的王国部队,正是逼迫的‘归众’,追击的‘穷寇’呀!”皇甫嵩反驳说:“你说的不对。开始我不主张出兵进击,是为了避开敌人的锐气;现在我们要追击它,是等到了敌人力疲气衰的时候。因此,我们所追击的是疲困之师,而不是归国之众。况且王国在逃,兵无斗志。我们以严整有序之军所追击的是溃乱之敌,并不是陷入绝境而拚死挣扎的‘穷寇’。”于是,皇甫嵩独自率军实施猛烈追击,结果大败敌军。董卓因此而有惭愧之色。

【原文】
凡战,若敌强我弱,敌初来气锐,且当避之,伺其疲敝而击之,则胜。法曰:“避其锐气,击其情归。”①汉灵帝中平五年,凉州②贼王国③围陈仓④,以皇甫嵩讨之。董卓请速进,嵩曰:“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之。是以善用兵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陈仓虽小,城〔守〕固备,未易拔。王国虽强,攻陈仓不下,其众必疲,疲而击之,全胜之道也。”国攻之终不拔,其众疲敝解去。嵩进兵追击之。卓曰:“〔不可。兵法⑤〕,穷寇勿追,归众勿迫。〔今我追国,是迫归众,追穷寇也。〕”嵩曰:“不然。〔前吾不击,避其锐也。今而击之,待其衰也。所击疲师,非归众也。国众且走,莫有斗志。以整击乱,非穷寇也。〕”遂独追击而破之。卓由是有惭色。⑥

【注释】
①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②凉州: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所置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甘肃省。东汉时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③王国:东汉汉阳(今甘肃天水西北)人。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起兵反汉,自号“合众将军”,为静遂、马腾等人共推为主,后在围攻陈仓作战中为皇甫嵩击败逃走而死。④陈仓:县名。治所在今陕西宝鸡东,当关中、汉中之冲,向为兵争要地。⑤兵法:这里指《孙子兵法》。⑥本篇史例出自《后汉书·皇甫嵩朱儁列传》。

避战相关文章

  • 爱堂夜归》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爱堂先生,尝饮酒夜归,马忽惊逸,草树翳荟,沟塍凹凸,几蹶者三四,俄有人自道左出,一手挽辔,一手掖之下,曰:老母昔蒙拯济,今救君断骨之厄也。问其姓名,转瞬已失所在矣。先生自忆生平未有是事...
  • 杨孝廉遇煞神》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俗称人死之时,皆有煞神,其气甚凶,而见之者亦往往不利。道光初年,吾锡杨缉甫孝廉(熙)以制艺名干时,为东林书院山长。一日,往其族叔家中问病,未至厅事,陡觉冷气逼面,仰首一望,忽见一物似雄...
  • 武员唐突河神》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丁稚璜宫保在山东两次治河,前则侯家林工,后则贾庄工也。侯家林之役,大王、将军来集工次,每日演剧敬神。有众蛇各就神位之前昂首观剧,优人或以戏单呈上,请大王、将军点戏。蛇以首触...
  • 尽心章句上·第十六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 维清》原文翻译 - - 《诗经》颂 - - 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成,维周之祯。
  • 叔于田》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 第六十四回·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后50回 - - 话表祭赛国王谢了唐三藏师徒获宝擒怪之恩,所赠金玉,分毫不受,却命当驾官照依四位常穿的衣服,各做两套,鞋袜各做两双,绦环各做两条,外备干粮烘炒,倒换了通关文牒,大排銮驾,并文武多官,满...
  • 第一百十七回·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却说司马懿闻曹爽同弟曹羲、曹训、曹彦并心腹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等及御林军,随魏主曹芳,出城谒明帝墓,就去畋猎。懿大喜,即到省中,令司徒高柔,假以节钺行大将军事,先据曹爽...
  • 君道》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抱朴子曰:清玄剖而上浮, 浊黄判而下沈. 尊卑等威, 於是乎著. 往圣取诸两仪, 而君臣之道立;设官分职, 而雍熙之化隆. 君人者, 必修诸己以先四海, 去偏党以平王道, 遣私情以标...
  • 徐某、施翠岩、续雪谷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徐某 真珠帘 落红几阵清明雨。忆花期、半被睛慳寒阻。新柳著春浓,早翠池波妒。粉雨香去消息远,温旧日、秋千庭宇。凝伫。正春醒帘外,一声莺语。 尘锁宝筝弦柱。自眉峰惹恨。六...
  • 谈元范、倪翼周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谈元范 清玉案 虾须帘上银钩小。筵内轻寒绕。红叶征香侵语笑。金钗珠履,凤箫龟鼓,疑是蓬莱岛。 萱堂日日春生貌。嫩绿休然鬓边好。赋得修龄应不少。年年长见,画梁双燕,楼外青袍...
  • 道经·第十九章》原文翻译 - - 《道德经》道经 -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 赵立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赵立,徐州张益村人。以果敢英勇附属军籍。   靖康初,金人大举侵入,盗贼群起,赵立多次立有战功,被任为武卫都虞候。建炎三年(1129),金人进攻徐州,王复拒守,命令赵立督战,赵立身中...
  • 张去华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张去华字信臣,开封襄邑人。   张去华之父张谊,字希贾。好学,不事家业。张谊在父亲去世后,其长辈让其在田陇上耕作,一天前去查视,见张谊在树下看书,对他不亲自耕作十分愤怒,于是...
  • 契丹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200章 - - 契丹,是古代匈奴人的后代。世代居住在辽泽之中,潢水南岸,南距榆关一千一百里,榆关南距幽州七百里,契丹所居之地本是鲜卑人的故地。那里的风土人物,世代君长,前代的史籍中已记载得很...
  •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下 叛臣下》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50章 - - 李忠臣,本董秦也,幽州蓟人。少籍军,以材力奋,事节度使薛楚玉、张守邦、安禄山等,甄劳至折冲郎将。平卢军先锋使刘正臣杀伪节度吕知晦,擢秦兵马使,攻长杨,战独山,袭榆关、北平,杀贼将申...
  • 樊毅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樊毅字智烈,南陽湖陽人。其祖父樊方兴,梁散骑常侍、仁威将军、司州刺史、鱼复县侯。父亲樊文炽,梁散骑常侍、信武将军、益州刺史、新蔡县侯。樊毅出自将门,少习 武善射。侯景之...
  • 方干古诗词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五十三 卷653_1 《山中寄吴磻十韵》方干 莫问终休否,林中事已成。 盘餐怜火种,岁计付刀耕。 掬水皆花气,听松似雨声。 书空翘足卧,避险侧身行。 果傍闲轩落,蒲连湿岸生。 ...
  • 淡菜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介部 - - 淡菜 释名 壳菜、海、车海夫人。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腹内冷痛、结块、崩中带下,壮阳,止痢,消宿食,治瘿气。 田螺 释名 气味 肉:甘、大寒、无毒。 壳:甘、平、无毒。 ...
  • 榧实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榧实 释名 赤果、玉榧、玉山果。 气味 甘、平、涩、无毒。 主治 1、杀体内寄生虫。用榧子一百枚,去皮,炒熟吃。胃弱的人,用量减半。 2、令发不落。用榧子三个、胡桃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