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新唐书 > 50章 > 本纪第十 昭宗 哀帝

新唐书

《新唐书》50章本纪第十 昭宗 哀帝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修成后,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本书胜过《旧唐书》的地方。

《新唐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250章

本纪第十 昭宗 哀帝

书籍:新唐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10-06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讳晔,懿宗第七子也。母曰恭宪皇太后王氏。始封寿王。乾符三年,领幽州卢龙军节度使。僖宗遇乱再出奔,寿王握兵侍左右,尤见倚信。
文德元年三月,僖宗疾大渐,群臣以吉王长,且欲立之。观军容使杨复恭率兵迎寿王,立为皇太弟,改名敏。乙巳,即皇帝位于柩前。四月戊辰,孙儒陷扬州,自称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奔于庐州。庚午,追尊母为皇太后。韦昭度为中书令,孔纬为司空。乙亥,张全义陷孟州,李罕之奔于河东。成汭陷江陵,自称留后。辛卯,硃全忠及秦宗权战于蔡州,败之。五月壬寅,赵德諲以襄州降,以德諲为忠义军节度使、蔡州四面行营副都统。六月,阆州防御使王建陷汉州,执刺史张顼,遂寇成都。韦昭度罢为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兼两川招抚制置使。十月,陈敬瑄反。辛卯,葬惠圣恭定孝皇帝于靖陵。十一月丙申,秦宗权陷许州,执忠武军节度使王缊。辛酉,奉国军将申丛执秦宗权。十二月丁亥,韦昭度为行营招讨使,及永平军节度使王建讨陈敬瑄。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厚陷夔州。
龙纪元年正月癸巳,大赦,改元。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刘崇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壬子,宣武军将郭璠杀奉国军留后申丛,自称留后。二月戊辰,硃全忠俘秦宗权以献。己丑,宗权伏诛。三月,孔纬为司徒,杜让能为司空。丙申,钱升陷苏州,逐刺史徐约。六月,李克用寇邢州。昭义军节度使孟方立卒,其弟迁自称留后。杨行密陷宣州,宣歙观察使赵锽死之。庐州刺史蔡俦叛附于孙儒。八月甲戌,孟迁叛附于李克用。十月,平卢军节度使王敬武卒,其子师范自称留后,陷棣州,刺史张蟾死之。宣歙观察使杨行密陷常州,刺史杜陵死之。钱升陷润州。十一月丁未,朝献于太清宫。戊申,朝享于太庙。己酉,有事于南郊,大赦。十二月,孙儒陷常、润二州。戊午,孙纬为太保,杜让能为司徒。壬申,眉州刺史山行章叛附于王建。
大顺元年正月戊子,群臣上尊号曰圣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大赦,改元。壬寅,简州将杜有迁执其刺史员虔嵩,叛附于王建。二月己未,资州将侯元绰执其刺史杨戡,叛附于建。三月戊申,昭义军节度使李克修卒,其弟克恭自称留后。四月丙辰,宿州将张筠逐其刺史张绍光。丙寅,嘉州刺史硃实叛附于王建。丙子,戎州将文武坚执其刺史谢承恩,叛附于建。五月,张浚为河东行营都招讨宣慰使,京兆尹孙揆副之;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李匡威为北面招讨使,云州防御使赫连鐸副之;硃全忠为南面招讨使,王熔为东面招讨使,以讨李克用。壬寅,昭义军将安居受杀其节度使李克恭,叛附于硃全忠。癸丑,剑南东川节度使顾彦朗卒,其弟彦晖自称留后。六月辛酉,雅州将谢从本杀其刺史张承简,叛附于王建。辛未,硃全忠为河东东面行营招讨使。是月,河东将安知建以邢、洺、滋三州叛附于全忠。七月,杨行密陷润州。戊申,李克用执昭义军节度使孙揆。八月,钱升杀苏州刺史杜孺休。杨行密陷苏州。海南节度使孙儒陷润州。庚午,硃全忠为中书令。九月,李克用陷潞州。杨行密陷润、常二州。闰月,孙儒陷常州。壬戌,邛州将任可知杀其刺史毛湘。十月癸未,蜀州刺史李行周叛附于王建。李克用陷邢、洺、滋三州。十一月丁卯,李匡威陷蔚州。是月,张浚及李克用战于陰地,败绩。孙儒陷苏州。十二月,李克用陷晋州。
二年正月庚申,孔纬、张浚罢。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崔昭纬,御史中丞徐彦若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甘露镇使陈可言陷常州。钱升陷苏州。二月乙巳,赦陈敬瑄。丁未,诏王建罢兵,不受命。是春,淮南大饥。四月庚辰,有彗星入于太微。甲申,大赦,避正殿,减膳,彻乐。赐两军金帛,赎所略男女还其家。民年八十以上及疾不能自存者,长吏存恤。访武德功臣子孙。癸卯,王建寇成都。五月,孙儒陷和、滁二州。六月,杨行密陷和、滁二州。丙午,封子祐为德王。七月,李克用陷云州,防御使赫连鐸奔于退浑。孙儒焚扬州以逃。八月庚子,王建陷成都,执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自称留后。十月壬午,硃全忠陷宿州。十一月己未,曹州将郭铢杀其刺史郭词,叛附于全忠。辛未,全忠陷寿州。
景福元年正月己未,硃全忠陷孟州,逐河陽节度使赵克裕。丙寅,大赦,改元。二月,刘崇望罢。钱升陷苏州。甲申,硃全忠寇郓州,天平军节度使硃宣败之。三月,户部尚书郑延昌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乙巳,杨行密陷楚州,执刺史刘瓚;又陷常州,刺史陈可言死之。丙辰,武定军节度使杨守忠、龙剑节度使杨守贞会杨守厚兵寇梓州。丙寅,福建观察使陈岩卒,护闽都将范晖自称留后。庚午,泉州刺史王潮寇福州。四月辛巳,杜让能为太尉。六月戊寅,杨行密陷扬州。己巳,凤翔陇右节度使李茂贞陷凤州,感义军节度使满存奔于兴元,遂陷兴、洋二州。八月壬申,寇兴元,杨守亮、满存奔于阆州。丙戌,降京畿、关辅囚罪,免淮南、浙西、宣州逋负。十月,蔡俦以庐州叛附于硃全忠,河东将李存孝以邢州叛附于全忠。十一月,有星孛于斗、牛。辛丑,武宁军将张燧、张谏以濠、泗二州叛附于硃全忠。乙巳,硃友裕陷濮州,执刺史邵儒。孙儒将王坛陷婺州,刺史蒋瑰奔于越州。是岁,明州刺史钟文季卒,其将黄晟自称刺史。
二年正月,徐彦若罢为凤翔陇右节度使,李茂贞为山南西道节度使。茂贞不受命。二月,杨行密陷常州。三月辛酉,幽州卢龙军兵马留后李匡筹逐其兄匡威,自称节度留后。四月乙亥,王建杀陈敬瑄及剑南西川监军田令孜。乙酉,有彗星入于太微。丁亥,王熔杀李匡威。戊子,硃全忠陷徐州,武宁军节度使时溥死之。五月庚子,王潮陷福州,范晖死之,潮自称留后。七月,杨行密陷庐州,蔡俦死之。八月丙申,嗣覃王嗣周为京西路招讨使,神策大将军李铁副之,以讨李茂贞。庚子,升州刺史张雄卒,其将冯弘鐸自称刺史。是月,杨行密陷歙州。九月壬午,嗣覃王嗣周及李茂贞战于兴平,败绩。甲申,茂贞犯京师。乙酉,茂贞杀观军容使西门重遂、内枢密使李周讠童、段诩。贬杜让能为梧州刺史。壬辰,东都留守、检校司徒韦昭度为司徒,御史中丞崔胤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月,升州刺史冯弘鐸叛附于杨行密。十月乙未,杀杜让能及户部侍郎杜弘徽。杨行密陷舒州。十二月,韦昭度为太傅。邵州刺史邓处讷陷潭州,钦化军节度使周岳死之,处讷自称留后。是岁,建州刺史徐归范、汀州刺史钟全慕叛附于王潮。
乾宁元年正月,有星孛于鹑首。乙丑,大赦,改元。李茂贞以兵来朝。二月,右散骑常侍郑綮为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彰义军节度使张钧卒,其兄钅番自称留后。三月甲申,李克用寇邢州,执李存孝杀之。五月丙子,王建陷彭州,威戎军节度使杨晟死之。是月,郑延昌罢。孙儒将刘建锋、马殷陷潭州,武安军节度使邓处讷死之,建锋自称留后。武冈指挥使蒋勋陷邵州。六月,大同军防御使赫连鐸及李克用战于云州,死之。戊午,翰林学士承旨、礼部尚书李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庚申,磎罢。御史大夫徐彦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月,以雨霖避正殿,减膳。郑綮罢。李茂贞陷阆州。八月,杨守亮伏诛。癸巳,减京畿、兴元、洋金商州赋役。九月庚申,李克用陷潞州,昭义军节度使康君立死之。十月丁酉,封子祤为棣王,禊虔王,禋沂王,祎遂王。十一月,李克用陷武州。十二月,陷新州。甲寅,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李匡筹奔于沧州,义昌军节度使卢彦威杀之。丙辰,李克用陷幽州。是冬,杨行密陷黄州,执刺史吴讨。
二年正月己巳,给事中陆希声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壬申,护国军节度使王重盈卒,其子珂自称留后。二月乙未,太子太傅李磎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月,崔胤、李磎罢。户部侍郎、判户部王搏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杨行密陷濠州,执刺史张燧。庚午,河东地震。四月,苏州大雨雪。陆希声、韦昭度罢。泰宁军节度使硃瑾及硃全忠战于高梧,败绩,其将安福庆死之。杨行密陷寿州,执刺史江从勖。五月甲子,静难军节度使王行瑜、镇国军节度使韩建及李茂贞犯京师,杀太保致仕韦昭度、太子少师李磎。是月,李克用陷绛州,刺史王瑶死之。六月庚寅,镇海军节度使钱升为浙江东道招讨使。癸巳,吏部尚书孔纬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月丙辰,李克用以兵屯于河中。戊午,匡国军节度使王行约奔于京师。庚申,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骆全瓘刘景宣、指挥使王行实李继鹏反。行在莎城。嗣薛王知柔权知中书事。壬戌,李克用陷同州。甲子,次石门。前护国军节度使崔胤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八月戊戌,李克用为邠宁四面行营招讨使,保大军节度使李思孝为北面招讨使,定难军节度使李思谏为东北面招讨使,彰义军节度使张鐇为西面招讨使。辛丑,李克用为邠宁四面行营都统。李继鹏伏诛。赦李茂贞。辛亥,至自石门。壬子,崔昭纬罢。九月丙辰,徐彦若为司空。癸亥,孔纬薨。前昭义军节度使李罕之为邠宁四面行营副都统。十月,京兆尹孙偓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丙戌,李克用及王行瑜战于梨园,败之。庚寅,王行约焚宁州以逃。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卒,其子郜自称留后。十一月丁巳,李克用及王行瑜战于龙泉,败之。辛酉,衢州刺史陈儒卒,其弟岌自称刺史。丁卯,王行瑜伏诛。壬申,齐州刺史硃琼叛附于硃全忠。丁丑,王建陷利州,刺史李继颙死之。十二月癸未,赦京师,复大顺以来削夺官爵非其罪者。甲申,阆州防御使李继雍、蓬州刺史费存、渠州刺史陈璠叛附于王建。丙申,建寇梓州。戊辰,通州刺史李彦昭叛附于建。是岁,安州防御使宣晟陷桂州,静江军节度使周元静部将刘士政死之,晟自称知军府事。
三年正月癸丑,王建陷龙州,刺史田昉死之。闰月丁亥,果州刺史周雄叛附于建。四月壬子,武安军乱,杀其节度使刘建峰,其将马殷自称留后。五月癸未,杨行密陷苏州,执刺史成及;陷光州,刺史刘存死之。庚寅,成汭陷黔州,武泰军节度使王建肇奔于成都。乙未,董昌伏诛。是月,蕲州刺史冯行章叛附于杨行密。六月庚戌,李茂贞犯京师,嗣延王戒丕御之。丙寅,及茂贞战于娄馆,败绩。七月癸巳,行在渭北。甲午,韩建来朝,次华州。乙巳,崔胤罢。丙午,翰林学士承旨、尚书左丞陆扆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八月甲寅,王抟罢。乙丑,国子《毛诗》博士硃朴为左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九月乙未,武安军节度使崔胤为中书侍郎,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崔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丁酉,贬陆扆为峡州刺史。十月,李克用及罗弘信战于白龙潭,败之。壬子,孙偓持节凤翔四面行营节度、诸军都统、招讨、处置使。戊午,威胜军节度使王抟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一月戊子,忠国军节度使李师悦卒,其子继徽自称留后。
四年正月乙酉,韩建以兵围行宫,杀扈跸都将李筠。丙申,硃全忠陷郓州,天平军节度使硃宣死之。己亥,孙偓罢都统。二月,硃全忠寇兗州,泰宁军节度使硃瑾奔于淮南,其子用贞以兗州叛附于全忠。全忠陷沂、海、密三州。保义军节度使王珙寇河中。韩建杀太子詹事马道殷、将作监许岩士。杨行密为江南诸道行营都统。癸丑,王建陷泸州,刺史马敬儒死之。己未,立德王裕为皇太子,太赦,飨于行庙。辛未,王建陷渝州。乙亥,孙偓、硃朴罢。五月壬午,硃全忠陷黄州,刺史矍璋死之。六月,贬王建为南州刺史。以李茂贞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嗣覃王嗣周为凤翔陇右节度使,茂贞不受命,嗣周及茂贞战于奉天,败绩。八月,韩建杀通王滋、沂王禋、韶王、彭王、嗣韩王、嗣陈王、嗣覃王嗣周、嗣延王戒丕、嗣丹王允。九月,钱升陷湖州,忠国军节度使李继徽奔于淮南。彰义军节度使张琏为凤翔西北行营招讨使,静难军节度使李思谏为凤翔四面行营副都统,以讨李茂贞。十月壬子,遂州刺史侯绍叛附于王建。乙卯,合州刺史王仁威叛附于建。庚申,建陷梓州,剑南东川节度使顾彦晖死之。甲子,封子秘为景王,祚辉王,祺祁王。十一月癸酉,杨行密及硃全忠战于消口,败之。丙子,钱升陷台州。十二月丁未,威武军节度使王潮卒,其弟审知自称留后。
光化元年正月,徐彦若为司徒。二月,赦李茂贞。三月,幽州卢龙军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守文陷沧州,义昌军节度使卢彦威奔于汴州。四月丙寅,立淑妃何氏为皇后。五月己巳,大赦。辛未,硃全忠陷洺州,刺史邢善益死之;又陷邢州。壬午,陷磁州,刺史袁奉韬死之。是月,马殷陷邵、衡、永三州,刺史蒋勋、杨师远、唐旻死之。七月丙申,硃全忠陷唐州,又陷隋州,执刺史赵匡璘。八月戊午,陷邓州,执刺史国湘。壬戌,至自华州。甲子,大赦,改元。九月丙子,有星陨于北方。甲申,钱升陷苏州。十月,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卒,其子绍威自称留后。己亥,硃全忠陷安州,刺史武瑜死之。十一月,衢州刺史陈岌叛附于杨行密。甲寅,封子禛为雅王,祥琼王。十二月癸未,李罕之陷潞州,自称节度留后。李克用陷泽州。
二年正月乙未,给复绵、剑二州二年。丁未,崔胤罢。兵部尚书陆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月,李罕之陷沁州。刘仁恭陷贝州。二月甲子,硃全忠陷蔡州,奉国军节度使崔洪奔于淮南。三月丁巳,全忠陷泽州。六月丁丑,保义军乱,杀其节度使王珙,其将李璠叛附于全忠。七月壬辰,海州戍将陈汉宾以其州叛附于杨行密。马殷陷道州,刺史蔡结死之。八月,李克用陷泽、潞、怀三州。十一月,徐彦若为太保,王抟为司空。马殷陷郴、连二州,刺史陈彦谦、鲁景仁死之。辛丑,保义军将硃简杀其节度使李璠,叛附于硃全忠。
三年四月辛未,皇后及皇太子享于太庙。六月丁卯,清海军节度使崔胤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抟罢。己巳,杀之。七月,浙江溢。八月庚辰,李克用陷洺州,执刺史硃绍宗。九月,硃全忠陷洺州。钱升陷婺州,刺史王坛奔于宣州。衢州刺史陈岌叛附于钱升。乙巳,徐彦若罢。丙午,崔远罢。戊申,刑部尚书裴贽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甲寅,硃全忠陷瀛州。十月丙辰,陷景州,执刺史刘仁霸。辛酉,陷莫州。辛巳,陷祁州,刺史杨约死之。甲申陷定州,义武军节度使王郜奔于太原。十一月己丑,左右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王仲先、内枢密使王彦范、薛齐偓作乱,皇帝居于少陽院。辛卯,季述以皇太子裕为皇帝。丁未,太白昼见。十二月,刘季述杀睦王倚。是岁,马殷陷桂、宜、岩、柳、象五州。睦州刺史陈晟卒,其弟询自称刺史。
天复元年正月乙酉,左神策军将孙德昭、董彦弼、周承诲以兵讨乱,皇帝复于位。刘季述、薛齐偓伏诛,降封皇太子裕为德王。戊申,硃全忠陷绛州。壬子,崔胤为司空。硃全忠陷晋州。二月甲寅,以旱避正殿,减膳。戊辰,硃全忠陷河中,执护国军节度使王珂。辛未,封全忠为梁王。是月,翰林学士、户部侍郎王溥为中书侍郎,吏部侍郎裴枢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月辛亥,昭义军节度使孟迁叛附于硃全忠。四月壬子,全忠陷沁、泽二州。丁巳,仪州刺史张鄂叛附于全忠。甲戌,享于太庙。丙子,大赦,改元。武德、贞观配飨功臣主祭子孙叙进之,介公、酅公后予一子九品正员官。免光化以来畿内逋负。五月,李茂贞来朝。六月,李克用陷隰、慈二州。十月戊戌,硃全忠犯京师。十一月己酉,陷同州。壬子,如凤翔。丁巳,硃全忠陷华州,镇国军节度使韩建叛附于全忠。辛酉,兵部侍郎卢光启权句当中书事。癸亥,李茂贞及硃全忠战于武功,败绩。丁卯,卢光启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机务。戊辰,硃全忠犯凤翔。辛未,陷邠州,静难军节度使李继徽叛附于全忠。甲戌,崔胤、裴枢罢。十二月,钟传陷吉州。是岁,清海军节度使徐彦若卒,行军司马刘隐自称留后。武贞军节度使雷蒲卒,其子彦威自称留后。
二年正月丁卯,给事中韦贻范为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丙子,给事中严龟为汴、岐和协使。二月己亥,盗发简陵。王建陷利州,昭武军节度使李继忠奔于凤翔。三月庚戌,昼晦。癸丑,硃全忠陷汾州。乙卯,浙西大雨雪。戊午,硃全忠陷慈、隰二州。丁卯,李克用陷汾、慈、隰三州。四月,卢光启罢。丙申,温州刺史硃褒卒,其兄敖自称刺史。杨行密陷升州。五月丙午,李茂贞及硃全忠战于武功,败绩。庚午,韦贻范罢。六月丙子,中书舍人苏检为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丙戌,硃全忠陷凤州。七月甲辰,陷成州。乙巳,陷陇州。八月己亥,韦贻范起复。辛丑,王建陷兴元,山南西道节度使王万弘叛附于建。九月戊申,李茂贞及硃全忠战于槐林,败绩。武定军节度使拓拔思恭叛附于王建。十月癸酉,杨行密为东面诸道行营都统,及湖南节度使马殷讨硃全忠。王建陷兴州。十一月癸卯,保大军节度使李茂勋以兵援凤翔。丙辰,韦贻范薨。十二月癸巳,温州将丁章逐其刺史硃敖。己亥,硃全忠陷鄜州,保大军节度使李茂勋叛附于全忠。是岁,卢光稠陷韶州。岳州刺史邓进思卒,其弟进忠自称刺史。
三年正月丙午,平卢军节度使王师范取兗州。戊申,杀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韩全诲张彦弘、内枢密使袁易简周敬容。辛亥,翰林学士姚洎为汴、岐和协使。壬子,工部尚书崔胤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甲子,幸硃全忠军。己巳,至自凤翔,哭于太庙,大赦。庚午,崔胤及硃全忠杀中官七百余人。辛未,胤判六军十二卫事。丁章伏诛。二月,雨土。甲戌,贬陆扆为沂王傅,分司东都。丙子,王溥罢。硃全忠杀苏检、吏部侍郎卢光启。戊寅,降京畿、河中凤翔兴德府、同邠鄜三州死罪以下。己卯,辉王祚为诸道兵马都元帅;庚辰,硃全忠为太尉、中书令副之。崔胤为司徒。乙未,清海军节度使裴枢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月,硃全忠陷青州。杨行密陷密州,刺史刘康乂死之。酉月己卯,硃全忠判元帅府事。五月壬子,荆南节度使成汭及杨行密战于君山,死之。武贞军节度使雷彦威之弟彦恭陷江陵。六月乙亥,硃全忠陷登州。九月,杨行密杀奉国军节度使硃延寿。辛亥,硃全忠陷棣州,刺史邵播死之;陷密州。戊午,平卢军节度使王师范叛附于全忠。十月,忠义军将赵匡明陷江陵,自称留后。王建陷忠、万、施三州。甲戌,陷夔州。丁丑,平卢军将刘鄩以兗州叛附于硃全忠。十二月,裴贽罢。杨行密陷宣州,宁国军节度使田頵死之。辛巳,礼部尚书独孤损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丙申,硃全忠杀尚书左仆射致仕张浚。
天祐元年正月乙巳,崔胤罢。裴枢判左三军事,独孤损判右三军事。兵部尚书崔远为中书侍郎,翰林学士、右拾遗柳璨为右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己酉,硃全忠杀太子少傅崔胤及京兆尹郑元规、威远军使陈班。戊午,全忠迁唐都于洛陽。二月丙寅,日中见北斗。戊寅,次陕州。硃全忠来朝。甲申,封子祯为端王,祁丰王,福和王,禧登王,祐嘉王。三月丁未,硃全忠兼判左右神策及六军诸卫事。闰四月壬寅,次谷水。硃全忠来朝。甲辰,至自西都。享于太庙。大风,雨土。乙巳,大赦,改元。六月,静难军节度使杨崇本会李克用、王建兵以讨硃全忠。七月乙丑,全忠以兵屯于河中。八月壬寅,全忠以左右龙武统军硃友恭、氏叔琮、枢密使蒋玄晖兵犯宫门;是夕,皇帝崩,年三十八。明年,起居郎苏楷请更谥“恭灵庄闵”,庙号襄宗。至后唐同光初,复故号谥云。
昭宣光烈孝皇帝讳祝,昭宗第九子也。母曰皇太后何氏。始封辉王。硃全忠已弑昭宗,矫诏立为皇太子,监军国事。
天祐元年八月丙午,即皇帝位于柩前。衢州刺史陈璋、睦州刺史陈询叛附于杨行密。九月庚午,尊皇后为皇太后。十月辛卯朔,日有食之。癸巳,硃全忠来朝。甲午,全忠杀硃友恭、氏叔琮。十一月,全忠陷光州。是岁,虔州刺史卢光稠卒,衙将李图自称知州事。
二年正月,卢约陷温州。杨行密杀平卢军节试使安仁义。丁丑,盗焚乾陵下宫。二月,杨行密陷鄂州,武昌军节度使杜洪死之。戊戌,硃全忠杀德王裕及棣王祤、虔王禊、遂王祎、景王秘、祁王祺、琼王祥。己酉,葬圣穆景文孝皇帝于和陵。三月甲子,裴枢罢。戊寅,独孤损罢。礼部侍郎张文蔚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甲申,崔远罢。吏部侍郎杨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月乙未,以旱避正殿,减膳。庚子,有彗星出于酉北;甲辰,出于北河。辛亥,降京畿死罪以下,给复山陵役者一年。五月,王建陷金州,戎昭军节度使冯行袭奔于均州。六月,行袭克金州。杨行密陷婺州,执刺史沈夏。戊子,硃全忠杀裴枢及静海军节度使独孤损、左仆射崔远、吏部尚书陆扆、工部尚书王溥、司空致仕裴贽、检校司空兼太子太保致仕赵崇、兵部侍郎王赞。七月,卜郊。岳州刺史邓进忠叛附于马殷。九月甲子,硃全忠陷襄州,忠义军节度使赵匡凝奔于淮南。丙寅,封弟裕为颍王,祐蔡王。硃全忠陷江陵,留后赵匡明奔于成都。乙酉,改卜郊。十月丙戌,硃全忠为诸道兵马元帅。十一月庚午,三卜郊。庚辰,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卒,以其子渥为淮南节度副大使、东面诸道行营都统。辛巳,硃全忠为相国,总百揆,封魏王。十二月乙未,全忠为天下兵马元帅,杀蒋玄晖及丰德库使应顼、尚食使硃建武。癸卯柳璨为司空。戊申,硃全忠杀皇太后。辛亥,罢郊。癸丑,贬柳璨为登州刺史。甲寅,杀璨及太常卿张廷范。
三年正月壬戌,淮南将王茂章以宣、歙二州叛附于钱升。二月,杨渥陷岳州。癸巳,王建陷归州。四月癸未朔,日有食之。镇南军节度使钟传卒,其子匡时自称留后。六月,钱升陷衢、睦二州,刺史陈璋、陈询奔于淮南。七月,杨渥陷饶州。八月癸未,硃全忠陷相州。九月,杨渥陷洪州,执钟匡时。乙亥,匡国军节度使刘知俊陷坊州,执刺史刘彦晖。十月辛巳,杨崇本会凤翔、泾原、鄜延、秦陇兵以讨硃全忠,战于美原、败绩。十一月,忠国军节度使高彦卒,其子澧自称留后。闰十二月戊辰,李克用陷潞州,昭义军节度使丁会叛附于克用。乙亥,震电,雨雪。
四年三月,刘守光囚其父仁恭,自称幽州卢龙军节度使。四月戊午,钱升陷温州。甲子,皇帝逊于位,徙于曹州,号济陰王。梁开平二年二月遇杀,年十七,谥曰哀帝。后唐明宗追谥昭宣光烈孝皇帝,陵曰温陵。
赞曰:自古亡国,未必皆愚庸暴虐之君也。其祸乱之来有渐积,及其大势巳去,适丁斯时,故虽有智勇,有不能为者矣,可谓真不幸也,昭宗是已。昭宗为人明隽,初亦有志于兴复,而外患已成,内无贤佐,颇亦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徒以益乱。自唐之亡也,其遗毒余酷,更五代五十余年,至于天下分裂,大坏极乱而后止。迹其祸乱,其渐积岂一朝一夕哉!

本纪第十 昭宗 哀帝相关文章

  • 致九弟·注意平和二字》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 - - 沅甫九弟左右:  春二安五归,接手书,知营中一切平善,至为欣慰!次青二月以后,无信寄我,其眷属至江西,不知果得一面否?弟寄接到胡中丞奏伊入浙之稿,示知是否成行?项得耆中丞十三日书,言浙...
  • 小人犹膏》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郁离子曰:“小人其犹膏乎?观其皎而泽,莹而媚,若可亲也。忽然染之则腻,不可濯矣。故小人之未得志也,尾尾焉;一朝而得志也,岸岸焉。尾尾以求之,岸岸以居之,见于声,形于色,欲人之知也...
  • 杜小雷》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杜小雷,益都之西山人。母双盲。杜事之孝,家虽贫,甘旨无缺。一日将他适,市肉付妻,令作馎饦。妻最忤逆,切肉时杂蜣螂其中。母觉臭恶不可食,藏以待子。杜归,问:“馎饦美乎?”母...
  • 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八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
  • 昏义》原文翻译 - - 《礼记》后25章 - -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父亲...
  • 第十四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却说当时吴学究道:“我寻思起来,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只除非得这三个人,方才完得这件事。”晁盖道:“这三个却是甚么样人?姓甚名谁?何处...
  • 赵令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赵令 蝶恋花(商调十二首之一) 夫传奇者,唐元微之所述也。以不载于本集而出于小说,或疑其非是。今观其词,自非大手笔孰能与于此。至今士大夫极谈幽玄,访奇述异,无不举此以为美话。...
  • 文公·文公十四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50章 - - 【经】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晋。邾人伐我南鄙,叔彭生帅师伐邾。夏五月乙亥,齐侯潘卒。六月,公会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晋赵盾。癸酉,同盟于新城。秋七月,有星孛...
  • 汉纪五十八 孝献皇帝辛建安十四年(已丑、209)》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00章 - - 汉纪五十八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己丑,公元209年)   [1]春,三月,曹操军至谯。   [1]春季,三月,曹操大军到达谯县。   [2]孙权围合肥,久不下。权率轻骑欲身往突敌,长史张谏曰:&...
  • 列传第一百八十八·外戚》原文翻译 - - 《明史》300章 - - 明太祖立国,家法严。史臣称后妃居宫中,不预一发之政,外戚循理谨度,无敢恃宠以病民,汉、唐以来所不及。而高、文二后贤明,抑远外氏。太祖访得高后亲族,将授以官。后谢曰:“国家...
  • 吴猎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50章 - - 吴猎,字德夫,潭州醴陵人。考中进士,最初任浔州平南县主簿。当时张木式为广西经略使,征召吴猎为静江府教授。刘火享代替张木式职务后,张木式把吴猎推荐给他,他任命吴猎为经略司准备...
  • 王晏球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王晏球,字莹之,自称洛陽人。少年时遇上动乱,被蔡州贼寇抓去,汴人杜氏收为义子,因而冒姓杜氏。王晏球年少就沉着勇敢有决断,倜傥出众。梁太祖镇守汴州时,选富家子弟中有才能的安置在...
  • 本纪第一》原文翻译 - - 《旧唐书》50章 - - ◎高祖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姓李氏,讳渊。其先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暠七代孙也。暠生歆。歆生重耳,仕魏为弘农太守。重耳生熙,为金门镇将,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仪凤中,追尊宣...
  • 武陵昭王萧晔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武陵昭王萧晔字宣昭,是高帝的第五个儿子。母亲罗氏,跟随高帝在淮陰,因为有罪被杀。萧晔当时四岁,思慕不异于成人 ,常常悲痛得吐血。高帝下令给武帝说:“三昧这么任性,恐怕不好...
  • 王肃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00章 - - 王肃,字恭懿,琅笽临沂人,司马衍的丞相王导的后人。父王奂,为萧赜尚书左仆射。王肃少时即聪慧善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出仕萧赜政权,历任著作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书丞。王肃...
  • 五行三》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50章 - - 大水 水变色 大寒 雹 冬雷 山鸣 鱼孽 蝗 《五行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谓水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恒...
  • 卢尚书、韩常侍、苏广文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八十三 卷783_1 《答王无功入长安咏秋蓬见示》辛学士 托根虽异所,飘叶早相依。 因风若有便,更共入云飞。 卷783_2 《哭李远》卢尚书 昨日舟还浙水湄,今朝丹旐欲何为。 才...
  • 贾至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二百三十五 卷235_1 《自蜀奉册命往朔方途中呈韦左相文部房尚书门下崔侍郎》贾至 胡羯乱中夏,銮舆忽南巡。 衣冠陷戎寇,狼狈随风尘。 豳公秉大节,临难不顾身。 激昂白刃前,溅...
  • 蓬莪茂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蓬莪茂 释名 述。 气味 (根)苦、辛、温、无毒。 主治 1、心腹冷痛。用蓬莪茂二两(醋煮)、木香一两(煨),共研为末。每服半钱,淡醋汤送下。 2、妇女血气游走作痛及腰痛。用蓬莪茂...
  • 骆驼肉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兽部 - - 驼 释名 骆驼。 气味 驼脂:甘、温、无毒。 黄:苦、平、微毒。 主治 黄:风热惊疾。 驼脂:一切风疾,皮肤痹急,恶疮肿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