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本草纲目 > 虫部 > 蟾蜍的功效与作用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虫部蟾蜍的功效与作用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本草纲目》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本草纲目》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本草纲目》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草纲目》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章节目录: 《水部》 《火部》 《土部》 《谷部》 《果部》 《鳞部》 《兽部》 《禽部》 《虫部》 《介部》 《菜部》 《人部》 《草部》 《木部

蟾蜍的功效与作用

书籍:本草纲目章节:虫部更新时间:2017-02-23
蟾蜍
释名促秋、秋施、菊促、苦龙、何皮、癞蛤蟆。
气味气味蟾酥:甘辛、温、有毒。
辛、凉、微毒。
主治
1、腹中冷癖(逆害饮食,两胁痞满,按之鸣转)。用大蟾蜍一个,去皮肠,切成小块,加硭硝(体强者一升,中等者七合体弱者五合),以水七升,煮成四升,一次服下,以得泻为度。
2、小儿疳积(疳积腹大。黄瘦骨立,头生疮疖)。用立秋后大蟾蜍,去首、足肠,涂上清油,在瓦上炙熟吃下,有积秽排出。连吃五、六个,一月这后,形容改变,疗效显著。
3、五疳八痢(面黄肌瘦,好食泥土,不思乳食)。用大干蟾蜍一个(烧存性)、皂角(去皮弦)一钱(烧存性)、蛤粉(水飞)三钱、麝香一钱,共研为末,糊成丸子,如粟米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服,米汤
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五疳保童丸”。
4、走马牙疳,浸蚀口鼻。用干蟾蜍裹黄泥中煅过,取二钱产,加黄连二钱半、青黛残、麝香少许,共研为末,敷患处。
5、小儿口疮。蓐疮。用夏季蟾蜍炙过,研为末,敷患处。
6、一切湿疮。用蟾蜍烧灰,调猪油涂搽。
7、小儿癣疮。治方同上。
8、附骨坏疮(脓汁不断,或骨从疮孔中露出,久治不愈)。和大蟾蜍一个、乱头发如鸡蛋大一团、猪油四两,煎枯,去渣,凝成膏药,先以桑根皮、乌头煎汤冼疮,,再用干煅过的龙骨末,撒在疮的四周,最后
以膏药敷上贴好。
9、肿毒初起。用大蟾蜍一个剁碎,和炒石灰一起,研如泥敷涂。频频换药。
10、破伤风病。用蟾蜍二两半(切剁如泥)、加花椒一两,同酒炒熟,再加酒二两半,温服。不久,通身出汗,极效。
11、折伤接骨。用大蟾蜍生研如泥,敷涂伤处,外用竹片包好捆稳。
12、大肠痔疾。用蟾蜍一个,泥封固,火上煅存性,研为末;另取猪大一截,扎定两头,煮熟切碎,蘸蟾末吃下。如此几次,痔疮自落。
蟾酥:(蟾蜍的眉间白汁,按:即蟾蜍耳上腺及皮肤腺的分泌物):
1、拔取疔毒。用蟾酥调白面、黄丹用成丸子,如麦粒大,插入疮中,同时以水和丸成膏贴疮上。
2、疔疮恶肿。用蟾酥一钱、巴豆四枚,捣烂,加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丸,姜汤送下。地定会,以以蓄根、黄荆子研,酒半碗饮服促进药力。四、五次后,可食粥补身体。
3、一切疮毒。用蟾酥一钱、白面二钱、朱砂少许,加水调成丸子,如麦粒大。每用一丸,水送服。如疮势紧急,用葱汤送服五、七锭亦可。汗出即愈。
4、喉痹乳蛾。用蟾枚、草乌尖末,皂角末等分,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研一丸点患处,极有效。
5、一切齿痛。用蟾枚少许点前处即止。
6、破伤风。用蟾酥二钱,水调成糊,加干蝎(酒炒)、天麻各半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在。每服一至二丸,豆淋酒送下。

蟾蜍的功效与作用相关文章

  • 迟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迟(chi)(1) 商代贤人bai迟任的后代,以迟为氏。(2)南北朝时,北魏尉迟du氏一部分改zhi为迟氏。郡dao望: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格言:传求旧善政播维新 。上联说商代贤人...
  • 第八回 立新君华督行赂 败戎兵郑忽辞婚》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上卷 - - 话说宋殇公与夷,自即位以来,屡屡用兵,单说伐郑,已是三次了,只为公子冯在郑,故忌而伐之。太宰华督素与公子冯有交,见殇公用兵于郑,口中虽不敢谏阻,心上好生不乐。孔父嘉是主兵之官,华督...
  • 尽心章句下·第七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闲耳。”...
  • 任能》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或曰:“尾大於身者, 不可掉;臣贤於君者, 不可任. 故口不容而强吞之者必哽, 才非匹而安仗之者见轻.”抱朴子曰:“诡哉, 言乎! 昔者荆子总角而摄相事, 实赖二...
  • 古今三绝》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讥刺部 - - 古今三绝 一家门首,来往人屙溺,秽气难闻。因拒之不得,乃画一龟于墙上,题云:“在此溺尿者,即是此物。”一恶少见之,问曰:“此是谁的手笔?”画者认之,恶少曰:&ldqu...
  • 汪莘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汪莘 水调歌头 天有月来几时。”太白去“今人不见古时月”,本於《抱朴子》云:今月不及古月之郎。抱朴子所言,非绮语也。深思而得之,诚有此理。嘉定此理。嘉定元...
  • 德经·第五十九章》原文翻译 - - 《道德经》德经 - -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為嗇,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 德经·第五十六章》原文翻译 - - 《道德经》德经 -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 汉纪十九 中宗孝宣皇帝下神爵四年(癸亥、前58)》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00章 - - 汉纪十九汉宣帝神爵四年(癸亥,公元前58年)   [1]春,二月,以凤皇、甘露降集京师,赦天下。   [1]春季,二月,长安有凤凰飞集、甘露降落,因而大赦天下。   [2]颍川太守黄霸在...
  • 卷一百四十四·列传第三十一》原文翻译 - - 《元史》150章 - - 答里麻,高昌人。大父撒吉斯,为辽王傅,世祖称其贤。从讨李璮,以勋授山东行省大都督。答里麻弱冠入宿卫。大德十一年,授御药院达鲁花赤,迁回回药物院,寻出佥湖北、山南两道廉访司事,召...
  • 表第一·后妃表》原文翻译 - - 《元史》150章 - - ◎后妃表
  • 志第二十七下·祭祀六》原文翻译 - - 《元史》100章 - - 至正三年十月十七日,亲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太祖皇帝配享,如旧行仪制。右丞相脱脱为亚献官,太尉、枢密知院阿鲁秃为终献官,御史大夫伯撒里为摄司徒,枢密知院汪家奴为大礼使,中书平章...
  • 列传第一百一十四》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王播,字明扬。曾祖璡,嘉州司马。祖升,咸陽令。父恕,扬府参军。播擢进士第,登贤良方正制科,授集贤校理,再迁监察御史,转殿中,历侍御史。贞元末,幸臣李实为京兆尹,恃恩颇横,尝遇播于途,不避...
  • 后妃上》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00章 - - 高祖太穆皇后窦氏 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 贤妃徐氏 高宗废后王氏 良娣萧氏 中宗和思皇后赵氏 中宗韦庶人 上官昭容 睿宗肃明皇后刘氏 睿宗昭成皇后窦氏 玄宗废后王氏 玄宗贞顺...
  • 王颁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50章 - - 王颁字景彦,是太原祁地人。 他的祖父王神念,梁代时任左卫将军。 他的父亲王僧辩,任太尉。 王颁少时风流 倜傥,文武双全。 他的父亲平定了侯景之乱,留下王颁在荆州作人质,...
  • 李子雄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50章 - - 李子雄,渤海艹..县人。 祖父李伯贲,魏国谏议大夫,父亲李桃枝,东平太守,与同乡人高仲密一起归顺北周,官至冀州刺史。 李子雄少小时,慷慨有大志。 成人 后随北周武帝平定北齐,因...
  • 王峻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王峻,字峦嵩,灵丘人氏。聪明有才干。高祖请他做相府墨曹参军,因事辞官。数年之后,显祖为仪同开府,推举峻为城局参军。迁恒州大中正,任世宗相府外兵参军。随同诸将平定淮陰,赐爵北平...
  • 桓康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桓康,是北兰陵承县人。勇敢骁悍。宋朝大明中期,他随太祖任军容,后来跟随世祖在赣县。泰始初年,世祖起义师,被郡里抓住,众人都散了。桓康用担子,一头藏穆后,一头藏文惠太子和竟陵...
  • 张严程阚薛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100章 - - (张瞊传、严畯传、程秉传、阚泽传、薛综传、薛莹传、唐固传、裴玄传、张玄传、张尚传) 张瞊传,(附张玄、张尚传)张郃,字子纲,广陵人。 他曾游学京都,后回到本郡,被荐举为秀才,官府征...
  • 曹唐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四十一 卷641_1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曹唐 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干海水清。 净扫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