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反经 > 上卷 > 昏智

反经

《反经》上卷昏智

《反经》是一本实用性韬略奇书,由唐代赵蕤所著。它以唐以前的历史为论证素材,集诸子百家学说于一体,融合儒、道、兵、法、阴阳、农等诸家思想,所讲内容涉及政治、外交、军事等各种领域,并且还能自成一家,形成一部逻辑体系严密、涵盖文韬武略的谋略全书。为历代有政绩的帝王将相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是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反经》由唐人赵蕤著,具文学、史料、镜鉴三重价值。原名《长短经》,有是非、得失、长短、优劣的意思。

《反经》章节目录: 《上卷》 《下卷

昏智

书籍:反经章节:上卷更新时间:2020-01-20
夫神者,智之渊也,神清则智明;智者,心之符也,智公则心平(此出《文子》)。今士有神清智明而暗于成败者,非愚也,以声色、势利、怒爱昏其智矣。何以言之?昔孔子摄鲁相,齐景公闻而惧,曰:“孔子为政,鲁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犁且曰:“去仲尼如吹毛耳。君何不延之以重禄,遗哀公以女乐?哀公亲乐之,必怠于政,仲尼必谏。谏不听,必轻绝鲁。”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绣之衣而舞康乐。遗鲁君,鲁君受齐女乐,怠于事,三日不听政。孔子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遂适卫。此昏于声色者也。

(戎王使由余观秦,秦缪公以由余贤圣,问内史廖曰:“孤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寡人之害,将奈何?”内史廖曰:“戎王处僻匿,未尝闻中国之声,君试遗其女乐,以夺其志;为由余请,以疏其间;留而莫遣,以失其期。戎王怪之,必疑由余。且戎王好乐,必怠于政。”缪公曰:“善!”以女乐二八遗戎王,戎王受而悦之,终年不迁。由余谏,不听。缪公使人间要由余,由余遂降秦。

梁王觞诸侯于苑台,鲁君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也。’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而饱,曰:‘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也。’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也。’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其乐忘死,遂弗登曰:‘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也。’今主君之樽,仪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之调也;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人有一于此,足以亡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诫欤?”梁王称善相属。由此言之,昏智者,非一途也。)

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代之佳公子也,然不睹大体。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邯郸几亡。”此昏于利者也。

(《人物志》曰:“夫仁出于慈,有慈而不仁者。仁者有恤,有仁而不恤者。厉者有刚,有厉而不刚者。若夫见可怜则流涕,将分与则吝啬,是有慈而不仁者。睹危急则恻隐,将赴救则畏患,是有仁而不恤者。处虚义则色厉,顾利欲则内荏,是有厉而不刚者。然则慈而不仁,则吝夺之也;仁而不恤,则惧夺之也;厉而不刚,则欲夺之也。)

《后汉书?班固传》评曰:“昔班固伤司马迁云:‘迁博物洽闻,不能以智免极刑。’然固亦自陷大戮(班固附窦氏势,窦氏败,固坐之,死洛阳狱中也。),可谓智及之而不能守。古人所以致论于目睫邪?此昏于势者也。(议曰:夫班固伤迁,公论也。自陷大戮,挟私也。夫心有私,则智不能守也。)”

《尸子》曰:“夫吴越之国,以臣妾为殉。中国闻而非之。及怒,则以亲戚殉一言。夫智在公则爱吴越之臣妾,在私则忘其亲戚。非智损也,怒夺之也。(此昏于怒者也。)

好亦然矣。语曰:莫知其子之恶。非智损也,爱夺之也。(此昏于爱者也。)

是故,论贵贱、辩是非者,必且自公心言之,自公心听之,而后可知也。故范晔曰:“夫利不在身,以之谋事,则智虑不私己;以之断义,则厉诚能回,观物之智,而为反身之察,则能恕而自鉴。”

(议曰:孔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由此言之,心苟有私,则失其本性矣。《尸子》曰:“鸿鹄在上,彀弩以待之,若发若否,问二五,曰:‘不知也。’非二五难计,欲鸿之心乱也。是知情注于利,则本心乱矣。”)

昏智相关文章

  • 息辩》原文翻译 - - 《反经》下卷 - - (议曰:夫人行皆着于迹,以本行而征其迹,则善恶无所隐矣。夫辩者焉能逃其诈乎?)  《中论》曰:“水之寒也,火之热也,金石之坚刚也。彼数物未尝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信着乎其体...
  • 均兵》原文翻译 - - 《六韬》犬韬 - - 武王问太公曰:“以车与步卒战,一车当几步卒?几步卒当一车?以骑与步卒战,一骑当几步卒?几步卒当一骑?以车与骑战,一车当几骑?几骑当一车?”  太公曰:“车者,军之羽翼也,...
  • 心度》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后25章 - - 圣人之治民,度于本,不从其欲,期于利民而已。故其与之刑,非所以恶民,爱之本也。刑胜而民静,赏繁而奸生。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赏繁,乱之本也。夫民之性,喜其乱而不亲其法。故明主之治...
  • 凤凰离乱不如鸡》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微子 - - 现在接下来,是孔子离开鲁国以后,周游列国,到处为文化,为人类的思想在努力。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 柳氏子》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胶州柳西川,法内史之主计仆也。年四十余,生一子,溺爱甚至。纵任之,惟恐拂。既长,荡侈逾检,翁囊积为空。无何,子病,翁故蓄善骡,子曰:“骡肥可啖。杀啖我,我病可愈。”柳谋杀蹇...
  • 燕燕》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 四脏》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贪吝部 - - 四脏 一人贪饮过度,妻子私相谋议曰:“屡劝不听,宜以阴事动之。”一日,大饮而哕。子密袖猪膈,置哕中,指以谓曰:“凡人具五脏,今出一脏矣,何以生耶?”父熟视曰:&ld...
  • 食粥》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贫窭部 - - 食粥 一人家贫,每日省米吃粥,怕人耻笑,嘱子讳之。人前只说吃饭。一日,父同友人讲话,等久不进,子往唤曰:“进来吃饭。”父曰:“今日手段快,缘何煮得恁早?”子曰:&...
  • 偷肉》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术业部 - - 偷肉 厨子往一富家治酒,窃肉一大块,藏于帽内。适为主人窥见,有意作耍他拜揖,好使帽内肉跌下地来。乃曰:“厨司务,劳动你,我作揖奉谢。”厨子亦知主人已觉,恐跌出不好看...
  • 苏小小、李秀兰、胡夫人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800章 - - 苏小小 减字木兰花 别离情绪。万里关山如底数。遣妾伤悲。未心郎家知不知。 自从君去。数尽残冬春又暮。音信全乖。等到花开不见来。 李秀兰 减字木兰花 自从君去。晓夜萦...
  • 吴舜选、赵桓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吴舜选 蓦山溪 园林何有,修竹摇苍翠。春到小桃蹊,看绿满、一池春水。花开日暖,儿侄竞追随,挑野蔌,纲溪鱼,有酒多且旨。 去来聚散,无必亦无意。说地或谈天,更休问、语言粗细。谁强谁...
  • 赵以夫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赵以夫 万年欢(庆元圣节) 凤历开新,正微和乍转,丽景初晓。五荚蓂舒,光映玉阶瑶草。在在东风语笑。庆此日、虹流电绕。鲸波静,翠涌鳌山,嵩呼声动云表。绛节霓旌缥缈。望珠星灿烂,紫微...
  • 隐公·隐公九年》原文翻译 - - 《左传》50章 - - 【经】九年春,天子使南季来聘。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挟卒。夏,城郎。秋七月。冬,公会齐侯于防。   【传】九年春,王三月癸酉,大雨霖以震,书始也。庚辰,大雨雪,亦如之...
  • 梁纪七 高祖武皇帝七普通七年(丙午、526)》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00章 - - [1]春,正月,辛丑朔,大赦。   [1]春季,正月辛丑朔(初一),梁朝大赦天下。   [2]壬子,魏以汝南王悦领太尉。   [2]壬子(十二日),北魏命令汝南王元悦兼任太尉。   [3]魏安...
  • 志第六十一·河渠三》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明成祖肇建北京,转漕东南,水陆兼輓,仍元人之旧,参用海运。逮会通河开,海陆并罢。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馀里。综而计之,自昌平神山泉诸水,汇贯都城,过大通桥,东至通州入白河者,大...
  • 洪天锡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00章 - - 洪天锡,字君畴,泉州晋江县人。是宝庆二年(1226)的进士。授任为广州司法,长吏盛气凌人地对待僚属,洪天锡对此纠正指责的很多。因妻子死而辞职服丧,免丧后,调任潮州司理。势豪之家抢...
  • 萧衍传》原文翻译 - - 《魏书》200章 - - 岛夷萧衍,字叔达,也是晋陵武进的楚人。萧衍的父亲萧顺之,是萧赜的光禄大夫。萧衍年轻时为人轻薄而有口才,曾任王俭卫军府户曹属,后来接连升任萧鸾的黄门侍郎、太子中庶子。太和二...
  • 王济传》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王济字武子,少年才气超逸,风姿英爽,名气冠绝一时。喜好弓马,勇力超群,对《周易》、《老子》、《庄子》很有研究,文章词彩华茂,技艺过人,有名于当世,与姐夫和峤及裴楷齐名。娶常山公主...
  • 周文君免工师籍》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一 东周(周文君免工师籍) 【提要】“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美”,君臣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非有政治头脑的人士不能洞悉。古代善辩之人总是能剖析微妙、点明...
  • 小针解》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小针解第三 所谓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着于人也。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