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庸庵笔记 > 下卷 > 巨蚌咸精

庸庵笔记

《庸庵笔记》下卷巨蚌咸精

庸庵笔记采录了不少宝贵的晚清政治、经济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资料,也记述了不少饶有风趣的遗闻轶事,既能供文史工作者参考,亦能使一般读者增加对晚清社会的了解。然而,作者作此书的宗旨在于“挽回世道人心”,“有裨经世之学”,因此书中夹杂着不少封建伦理说教、因果报应及荒诞不经之说。全书共分四类。卷一、卷二为史料,卷三为遗闻,卷四为述异,卷五、卷六为幽怪。凡例称冀是书以奖善惩恶,故书中有不少荒诞不经的因果报应类的说教故事。是书现有光绪二十三年(1897)遗经楼刊巾箱本,六卷。

《庸庵笔记》章节目录: 《上卷》 《下卷

巨蚌咸精

书籍:庸庵笔记章节:下卷更新时间:2018-07-30
上海萧家浜,水通黄浦。咸丰五六年间,土人往往于晦冥之夕,见河滨有光烛天,俨同月夜。河滨有大榆树,数百年物也。一日,有客向土人欲买此树,愿输钱百缗。土人异而诘之,客曰:“此树腹空已久,中有灵草一茎,而此河由黄浦通大海,汝等独不见夜有宝光如明月者乎?此巨蚌也。彼在海中修炼多年,来此欲食仙草,以成正果。吾所以买树者,将取草以钓蚌也。”

土人闻之,皆谓明月之珠乃无价之宝,吾辈何爱于百缗?乃谢客勿售,相与锯树取草。复筑坝截断河流,戽水使涸。河底果有两巨蚌,皆如百斛之舟,相对翕张,作欲裹人之状。上人既不敢近,乃悬仙草于长竿以诱之。蚌来逐草,其行如风,竿与草皆为所吸食。持竿人骇极,幸而跳免。

土人以为蚌不出坝,终当涸死,欲持久以困之。数日后,蚌忽不见,盖已腾跃而越坝矣。然每夜宝光仍见于黄浦,相去不过数十里耳。俄有两女子,美丽绝伦,赴县署投状,自称立愿出家修道,有恶少年邬生,强占为妻,不令得归母家,求县主速赐拯拔。问其居址,云在黄浦。既而一书生来诉状,自称邬姓,幼聘彭氏二女为妻,今欲赖婚,求县主速赐清理。问其居址,亦云黄浦。

既而县役持票拘人,则浦滨固无彭、邬二姓者。遍询舟人,亦皆无之。遂置之不理。越半月,两女子复来县催讯,并诉于道署。诘以邬生既难拘到,作何处治?女子称:但书黄纸声明邬某应按律惩办,钤以县印,以某日某时焚而投之黄浦,则可矣。县令如其言试之,忽见血涌水面,则一大黑鱼,长五六丈,巳浮水死矣,身似被刀斫者。是夜宝光遂不复见,后常见于海外之蛇山。始知蚌之久不出黄浦者,为黑鱼所阻也。而彼此赴诉’先得县印者胜,印之威灵亦赫矣哉。

巨蚌咸精相关文章

  • 苦肉计》原文翻译 - - 《三十六计》败战计 - - 原文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注释①人不自害,受害为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正常情况下)人不会自我伤害,若他受害必然是真情;(利用这种常理)我则以假作...
  • 致四弟·治家有八字诀》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治家篇 - - 澄侯四弟左右:  念七日接弟信,欣悉合家平安。沅弟是日申刻到,又得详同一切,敬知叔父临终,毫无抑郁之情,至为慰念!  余与沅弟论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冈公为法。大约有八字诀,其四字即...
  • 外储说左下》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后25章 - - △经一  以罪受诛,人不怨上,跀危坐子皋。以功受赏,臣不德君,翟璜操右契而乘轩。襄王不知,故昭卯五乘而履<尸桥>。上不过任,臣不诬能,即臣将为夫少室周。  △经二  恃势而不恃...
  • 鄙人学盖》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为桔槔,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郁离子见而嗟之曰:&ldquo...
  • 论诚信》原文翻译 - - 《贞观政要》上卷 - -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ldquo;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rdquo;对曰:&ldquo;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
  • 认祖孙玉圃联宗 爱交游雪斋留客》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上卷 - - 话说卜老爹睡在床上,亲自看见地府勾牌,知道要去世了。即把两个儿子、媳妇叫到跟前,都吩咐了几句遗言;又把方才看见勾批的话说了,道:&ldquo;快替我穿了送老的衣服,我立刻就要去了!&rd...
  • 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公孙丑章句 - - 孟子曰:&ldquo;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lsquo;迨天之...
  • 杜安世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杜安世 鹤冲天 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台榭绿阴浓。薰风细。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遥际。单夹衣裳,半栊软玉肌体。 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有个关...
  • 桓公·桓公十四年》原文翻译 - - 《左传》50章 - - 【经】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郑伯使其弟语来盟。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亥,尝。冬十有二月丁巳,齐侯禄父卒。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   【传...
  • 唐纪一唐高祖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50章 - - [1]春,正月,丁未朔,隋恭帝诏唐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   [1]春季,正月丁未朔(初一)。隋恭帝下诏允许唐王佩带宝剑穿鞋上殿朝见,行礼时不必通报姓名。   唐王既克长安,以书谕诸...
  • 卷二百十一·列传第九十九》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马永,字天锡,迁安人。生而魁岸,骁果有谋。习兵法,好《左氏春秋》。嗣世职为金吾左卫指挥使。正德时,从陆完击贼有功,进都指挥同知。江彬练兵西内,永当隶彬,称疾避之。守备遵化,寇入马...
  • 王厚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00章 - - 王厚字处道。小的时候即随父亲居于军中,因此对羌人的情况非常熟悉,累官至通直郎。元..年间,皇上决定放弃河、湟二地。王厚上疏极力劝阻,认为不能放弃,并且亲自到政事堂陈述,他的意...
  • 元岩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元岩字君山,河南洛陽人。 父亲元祯,西魏敷州刺史。 元岩好读书,但不研究章句,刚正有器度,以名节自许。 小时与渤海人高赹、太原人王韶等为同志,很友善。 仕北周,开始当宣威...
  • 刘怀珍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刘怀珍字道玉,是平原人,汉代胶东康王刘寄的后人。祖父刘昶,在宋武帝平齐后,被任命为青州治中,官至员外常侍。伯父刘奉伯,在宋朝曾任陈、南顿二郡太守。刘怀珍幼年时曾跟随父到...
  • 豫章王刘子尚传》原文翻译 - - 《宋书》100章 - - 豫章王刘子尚字孝师,是孝武帝的第二个儿子。 孝建三年(456),他六岁,被封为西陽王,享受二千户租税待遇,同时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北中郎将、南兖州刺史。 当年,迁扬州刺史,大...
  • 顾恺之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父亲顾悦之,任尚书左丞。顾恺之博学富有才识,曾撰写《筝赋》,赋完成后对人说:&ldquo;我的赋可比嵇康的琴音,不愿欣赏者必以为它是后辈之作弃之不顾,但深...
  • 宗室四王三侯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50章 - - (齐武王刘縯、北海靖王刘兴、赵孝王刘良、城陽恭王刘祉、泗水王刘歙、安成孝侯刘赐、成武孝侯刘顺、顺陽怀侯刘嘉) ◆齐武王刘縯传 齐武王刘縯字伯升,光武的大哥。性格刚毅,慷慨...
  • 西域传第六十六下》原文翻译 - - 《汉书》150章 - - 【原文】 乌孙国,大昆弥治赤谷城,去长安八千九百里。户十二万,口六十三万,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人。相,大禄,左右大将二人,侯三人,大将、都尉各一人,大监二人,大吏一人,舍中大吏二人,骑君...
  • 员南溟、吕敞、王若岩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八十二 卷782_1 《禁中春松》员南溟 郁郁贞松树,阴阴在紫宸。 葱茏偏近日,青翠更宜春。 雅韵风来起,轻烟霁后新。 叶深栖语鹤,枝亚拂朝臣。 全节长依地,凌云欲致身。 山苗...
  • 白及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白及 释名 连及草、甘根、白给。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口水调白及末涂鼻梁上低处(名&ldquo;山根&rdquo;);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2、心气疼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