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战国策 > 17至24卷 > 客说春申君曰

战国策

《战国策》17至24卷客说春申君曰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战国策》章节目录: 《1至8卷》 《9至16卷》 《17至24卷》 《25至33卷

客说春申君曰

书籍:战国策章节:17至24卷更新时间:2017-03-08
《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客说春申君曰)
【提要】荀子作为儒家的大师,在战国时代就很有影响。他渊博的学识、深刻的预见、雄健的论辩,也留在了《战国策》上。
【原文】客说春申君曰:“汤以亳,武王以镐,皆不过百里以有天下。今孙子,天下贤人也,君籍之以百里势。臣窃以为不便于君。何如?”春申君曰:“善。”于是使人谢孙子,孙子去之赵,赵以为上卿。”
客又说春申君曰:“昔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鲁入齐,鲁弱而齐强。夫贤者之所在,其君未尝不尊,国未尝不荣也。今孙子,天下贤人也,君何辞之?”春申君又曰:“善。”于是使人请孙子于赵。
孙子为书谢曰:“疠人怜王,此不恭之语也。虽然,不可不审察也,此为劫弑死亡之主言也。夫人主年少而矜材,无法术以知奸,则大臣主断国私以禁诛于己也,故弑贤长而立幼弱,废正适而立不义。春秋戒之曰:‘楚王子围聘于郑,未出境,闻王病,反问疾,遂以冠缨绞王,杀之,因自立也。齐崔杼讨妻美,庄公通之。崔杼帅其君党而攻。庄公请与分国,崔杼不许;欲自刃于庙,崔杼不许。庄公走出,逾于外墙,射中其股,遂杀之,而立其弟景公。近代所见:李兑用赵,饿主父于沙丘,百日而杀之;淖齿用齐,擢闵王之筋,悬于其庙梁,宿夕而死。夫厉虽痛肿胞疾,上比前世,未至佼缨射股;下比近代,未至擢筋而饿死也。夫劫弑死亡之主也,心之忧劳,形之困苦,必甚于疠矣。由此观之,疠虽怜王可也。”因为赋曰:“宝珍隋珠,不知佩兮。布与丝,不知异兮,闾姝子奢,莫知媒兮。嫫母求之,又甚喜之兮。以瞽为明,以聋为聪,以是为非,以吉为凶。呜呼上天,易惟其同!”诗曰:“上天甚神,无自瘵也。”
【译文】有一个食客游说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说:“商汤王靠着亳京兴起,周武王靠着镐京兴起,两个地方都只不过百里大小,而两王却因它们而终于占有天下。现在荀子是天下的贤人,您竟想给他100里土地的势力范围。我私下认为对于您很不利,不知您以为如何?”春申君说:“说得对。”于是就派人谢绝了荀子。荀子就离开楚国到了赵国。赵王封他为上卿。
这时宾客又对春申君说:“从前有位伊尹离开夏地到了殷地,结果令殷王统一天下,而夏朝灭亡。管仲离开鲁国到了齐国,鲁国衰弱而齐国强盛了。可见贤人在哪里,哪里的君王不能不显达,国家不能不荣耀。现在荀子是天下的贤人,您怎么让他告辞而去?”春申君说:“说得对。”于是春申君就派人到赵国请荀子。这时荀子就写了一封信辞谢说:“生癞的人还可怜被臣子杀死的国王,这虽然是一句很不礼貌的话,但不能不加思考。这是针对一般被臣子杀死的国君而说的。如果人主年轻又矜持自己的才能,又没有方法和手段识别奸邪的人,那么大臣就要专横跋扈独断专行。为了禁绝自己的灾难,他们就要杀死有才能年长的君主,拥立年幼、体弱的君主,废弃正直的人,抬举不义的人。
《春秋》告诫人们说:‘楚国的王子围,到郑国去访问,还没等他走出境,就听说父王生病,于是他就返回来探问病情。不料却乘机用帽缨把楚王勒死,而自立为王。齐国崔杼夫人长得很美丽,齐庄公和她私通,崔杼率领家臣攻打庄公。庄公请求和他共分齐国,崔杼不答应;庄公又要求到祖庙去自杀,崔杼也不答应。却要庄公逃命,可他刚跳过外墙,崔杼就射中他的大腿,并杀了他,立庄公的弟弟景公为王。’
近来所看到的,李兑在赵国专擅朝政,在沙丘让赵主父饿了100天终于困死他;淖齿在齐国掌权,竟然抽齐闵王的筋,然后把闵王挂在庙梁上,隔了一夜把闵王活活吊死。因此说长癞疮即使是胎带的肿毒,但是如果往上和古代的帝王相比,还不至于被臣子用帽缨勒死,或者被臣子用箭射死;如果往下和近代帝王相比,也不至于被臣子抽筋吊死,更不会被臣子绝食活活饿死。可见被臣子杀害的君主,心神所受的忧劳和形体所受的痛苦,必定比生癞病的人还要厉害。由此看来,连生癞疮的人还可怜国王也有道理。”
于是荀子在信尾附一首诗,写道“珍贵的隋侯珠,不知道佩戴。皇家的龙袍和粗丝,不会分开。梁国的美女闾姝和郑国的美女子奢,没有谁迎娶,却向丑女嫫母求婚,又很喜爱。把瞎子说成眼光明亮,把聋子说成听觉灵敏,以是为非,以吉为凶。唉!天啊,为什么不分好坏!”《诗经》上说:“天神的眼睛最明亮,不要自取祸殃。”
【评析】荀子对春申君的答复毫不客气、直接预言了后者的悲惨下场,嘲笑他比长癞疮的更可怜,整个答复确实是够“恶毒”的。春申君作为楚国政要,被下面的奸佞之徒左右,在短时间内作出相反的决定,王者的威严扫地荡尽,性格上的优柔寡断、懦弱无能表露无遗。荀子通过这样一件小事,就洞见了春申君的能力与性情,看到了他的最终结局,在话语中说古论今、用历史上被乱臣贼子所害的君主指出了春申君的未来。这样的论辩方式,可谓最能表达人的怨恨、显得非常的有力。

客说春申君曰相关文章

  • 禀父母·痛改前非自我反省》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 - -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十月廿二,奉到手谕,敬悉一切。郑小珊处,小隙已解。男人前于过失,每自忽略,自十月以来,念念改过,虽小必惩,其详具载示弟书中。  耳鸣近日略好,然...
  • 定法》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后25章 - - 问者曰:“申不害、公孙鞅,此二家之言孰急于国?”  应之曰:“是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谓之衣食孰急于人,则是不可一无也,皆养生之具也。今...
  • 养生第十五》原文翻译 - - 《颜氏家训》下卷 - - 神仙之事,未可全诬;但性命在天,或难钟值。人生居世,触途牵絷:幼少 之日,既有供养之勤,成立之年,便增妻孥之累,衣食资须,公私驱役;而望遁迹山林,超然尘滓,千万不遇一尔。加以金玉之费,炉器...
  • 楚游日记十六》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二十七日 平明行,舟多北向。二十里,抵祁阳东市,舟人复泊而市米,过午始行。不半里,江涨流横,众舟不前,遂泊于杨家坝,东市南尽处也。下午舟既泊,余乃同静闻渡杨家桥,共一里,入祁阳西门。...
  • 饮漆毒水》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熊蛰父谓子离曰:“今有病渴,而刺漆汁以饮之。可乎?”曰:“不可。”“育鱼于池而患獭,则毒其水,可乎?”曰:“不可”。曰:“然则子之王...
  • 修省译文》原文翻译 - - 《菜根谭》翻译 - - 一个人要想练就纯金美玉般的人格品行,一定要如同烈火炼钢般经历艰苦磨练;一个人要想建立惊天动地的事业功绩,必须如履薄冰般经历险峻的考验。  一念之差铸成错事,便觉事事不如...
  • 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梁惠王章句 - -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
  • 第一百一十六回 得通灵幻境悟仙缘 送慈柩故乡全孝道》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后60回 - - 话说宝玉一听麝月的话,身往后仰,复又死去。急得王夫人等哭叫不止。麝月自知失言致祸,此时王夫人等也不及说他。那麝月一面哭着,一面打定主意,心想:“若是宝玉一死,我便自尽跟...
  • 第一百一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邓元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后60回 - - 话说宋江因要救取解珍、解宝的,到于乌龙岭下,正中了石宝计策。四下里伏兵齐起,前有石宝军马,后有邓元觉截住回路。石宝厉声高叫:“宋江不下马受降,更待何时?”关胜大怒,拍...
  •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后60回 - - 话说这燕青,他虽是三十六星之末,却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当日燕青禀宋江道:“小乙自幼跟著卢员外学得这身相扑,江湖上不曾逢著对手,今日幸遇此机会,三...
  • 接疏》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抱朴子曰:以英逸而遭大明, 则桑荫未移, 而金兰之协已固矣;以长才而遇深识, 则不待历试, 而相知之情已审矣. 飘乎犹起鸿之乘劲风, 翩乎若胜鳞之蹑惊云也. 若以沈抑而可忽乎, ...
  • 段宏章、刘贵翁、黄霁宇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800章 - - 段宏章 洞仙歌 一庭晴雪,了东风孤注。睡起浓香占窗户。对翠蛟盘雨,白凤迎风,知谁见、愁与飞红流处。 想飞琼弄玉,共驾苍烟,欲向人间挽春住。清泪满檀心,如此江山,都付与、斜阳杜宇...
  • 江衍、周铢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江衍 锦缠绊(黄钟宫) 屈曲新堤,占断满村佳气。画檐两行连云际。乱山叠翠水回还,岸边楼阁,金碧遥相倚。 柳阴低,艳映花光美。好升平、为谁初起。大都风物只由人,旧时荒垒,今日香烟地...
  • 列传第十》原文翻译 - - 《北史》50章 - - 长孙嵩(五世孙俭 俭子平) 长孙道生(曾孙幼 幼孙曾炽 炽弟晟从祖绍远 绍远子览 弟澄 长孙肥) 长孙嵩,代人也。父仁,昭成时为南部大人。嵩宽雅有器度,昭成赐名焉。年十四,代父统...
  • 卫气行》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卫气行第七十六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岐伯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
  • 苏味道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全唐诗卷六十五   卷65_1 「初春行宫侍宴应制(得天字)」苏味道   温液吐涓涓,跳波急应弦。簪裾承睿赏,花柳发韶年。   圣酒千钟洽,宸章七曜悬。微臣从此醉,还似梦...
  •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大黄 释名 黄良、将军、火参、肤如。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1、吐血、鼻血(心气不足)。用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热服。下泻即验。 2、伤寒痞满(...
  • 甘松香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甘松香 释名 苦弥扯。 气味 (根)甘、温、无毒。 主治 心腹痛满,脾积郁,肾虚齿痛,面痣风疮,脚气浮膝等。 杜若 释名 杜蘅、杜莲、若芝、楚蘅、山姜。 气味 (根)辛、微温、无毒。...
  • 溺白沂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人部 - - 溺白沂 释名人中白。这是人尿桶内或尿缸内的灰白色沉淀物,以风晒久干者为好。入药须在瓦上煅过。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 1、诸窍出血。用人中白一团如鸡蛋大,加棉五两一起...
  • 石蜜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石蜜 释名 白沙糖(即白糖)。 气味 甘、寒、冷利、无毒。 主治 润心肺燥热,治咳消痰,解酒和中,助脾气,缓肝气。 慈姑 释名 藉姑、水萍、河凫茈、白地栗。苗名剪刀草、箭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