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旧五代史 > 100章 > 李琪传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100章李琪传

《旧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成书于北宋,原名是《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书中可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旧五代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李琪传

书籍:旧五代史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10-07
李琪,字台秀。五代祖李忄登,天宝末年任礼部尚书、东都留守。安禄山攻陷东都时遇害,赠太尉,谥号称忠懿。李忄登的孙子李肕,在元和朝官至给事中。李肕的儿子李敬方在文宗朝任谏议大夫,李敬方的儿子李鄃在广明年间任晋公王铎的都统判官,以收复之功任谏议大夫。
李琪是李鄃的儿子,十三岁时,所做的词赋诗颂,大为王铎赞赏,但也疑心是有人替他写的。一天,王铎召李鄃到公署喝酒,暗地派人以《汉祖得三杰赋》的题目到李家测试他,李琪执笔立刻写成。赋的结尾说:“得士则昌盛,不贤则无人共事。龙头之友很尊贵,鼎足之臣须倚重,项氏的败亡是很自然的,连一个范增都不能使用。”王铎看后很惊异,说:“这孩子是会成大器的,将来一定在文坛称雄。”
昭宗时,李溪父子因文学而知名。李琪十八岁时,带着一篇赋去拜访李溪。李溪读完后很惊奇,忙不迭地倒穿着鞋子出门迎接,拿出《调哑钟》、《捧日》等赋,对李琪说:“我曾经忧虑近来文人的辞赋,都是在几句之后还不见主题。您入句就见主题,对偶典雅华丽,啊,真可畏呀!”李琪因此更加知名,考上了进士。天复初年,应考博学宏词科,在第四等,授任武功县尉,又任转任巡官,升任左拾遗、殿中侍御史。自从李琪当了谏官,凡是时政有不当之处,必定会写奏章评论,文章秀丽,看的人都会忘却疲倦。
李琪的哥哥李王廷,也是进士,才华横溢,兄弟齐名,特别被梁太祖赏识,任李王廷为崇政学士。李琪自左补阙入宫为翰林学士,历任户部侍郎、翰林承旨。梁太祖往西抗击。。州、岐下,往北攻打泽州、潞州,又出兵到燕、赵等地,四面出击,没有安宁的时间,然而李琪以学士身份随军住在军营中,专门掌管文书,下笔起草旨意,受到的优待不比一般。这时,李琪的名声传播于海内。李琪看重承诺,怜惜人才奖赏好人,家中门下都很和谐。贞明、龙德年间,历任兵部、礼部、吏部侍郎,受命与冯锡嘉、张充、郄殷象共同撰写《梁太祖实录》三十卷,调任御史中丞,升任尚书左丞、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时李琪和萧顷同为宰相,萧顷性格谨慎细致,李琪倜傥自负,不拘小节,中书的上奏答复,多按他的意志行事,萧顷便专门寻找他的毛病。遇上李琪授官吏职位,本应是试摄的官职名称,李琪改“摄”为“守”,被萧顷上奏告状,梁帝大怒,准备把他流放到荒远之地,得到赵岩等人的救援,免去宰相职务,任太子少保。
唐庄宗进入汴京,早就听说李琪的名声,多次想委以重任。同光初年,历任太常卿、吏部尚书。三年秋,发大水,国库空虚,庄宗下诏要官员们上书陈述治国的策略。李琪因而上书说:
“我听说王者统治万民,深居九重宫殿之中,所忧虑的是百姓穷苦却不知道,天下困难却救不了,下情不能上达,群臣不敢说话。现在陛下因为水涝灾害,军粮缺乏,焦虑而责备自己,十分内疚,避开正殿来承担责任,访求有识之士的指点,这样还有什么要求得不到,有什么建议不是好的呢,只要改正施行,足以选择其中的优良的。
“我听古人说:谷子是人赖以生存的东西;土地是谷子所生长的地方;人是君王所治理的。有了谷子,国力就增强,稳定了土地,人民就能吃饭,查清了人口就能使徭役平均,知道这三样,是治国的急务。轩辕黄帝以前的事不能详细记述。自从尧堵洪水,禹做司空,那时辨别九等土地,收十分之一的税,当时一千三百多万民户,垦地约九百二十万顷,是最太平的盛世。到商汤革命时,重新制定田制,每私田十亩,种公田一亩,水田旱地相同,也是什一税的意思。到了周朝,立井田法,大约方圆百里的国家,四封之内一万井田,出车百乘,战马四百匹。境内兵车万乘,马四万匹,按田法衡量,也是什一税。所以在成、康时期,和尧、舜时代比,户口增加二十多万,不是有别的法术,是因为三代以前,都是量入为出,根据农业收入来设立军队,虽然碰上水灾旱灾,也有度过荒年的储备。
“到秦、汉时,对工商业课重税,对关口市场征收很急迫,加倍建造船车,人口已经减少,古代制度仍然在施行,这时的户口还有一千二百多万,耕地也有八百万顷。至于三国并起,两晋之后,农民比军人还少,战马比耕牛还多,供应军人必然要从农粮中夺来,喂养战马必然要占掉牛吃的草,于是天下户口只有二百四十多万。到隋文帝时,与两汉时差不多兴隆,隋炀帝时,又失去了三分之一的民户。
“我唐太宗文皇帝,看到四方刚刚平定,百姓没有丰足,便访问群臣,要他们各自陈述见解,只有魏征劝文皇力行王道,于是减轻税收,不耽误农时,引进贤良人才,使忠诚正直的人喜悦,天下的粮价,每斗价值两钱。从贞观到开元,将近有一千九百万户,五千三百万人,开垦土地一千四百万顷,比尧、舜时代又有增加。所以说救人疾苦,病根是收敛过重;办理军粮,要使农民得到实惠。孔子说:‘百姓富足了,君王哪有不富足的呢?’我这些话,是魏征用来劝谏文皇的话,请陛下留心。如果因为六军缺粮,不能减轻徭役,两税之外,还必须加重聚敛,也不要专门折纳,一切用本色缴纳,也不要以纽配为名,只应正耗加税,这样还可以使百姓高兴,不至于流亡在外。况且现在要东征,瘦弱的牛也要用上,数州之地,运粮走动几千里,有了这种差使,必然妨碍春天播种,今天秋天如没有粮草,又拿什么供应军队?
“我想汉文帝时,希望有人务农,便招募能贡纳粮食的人,可以授给爵位和赎免罪行,景帝也照这样办。后汉安帝时,因水灾旱灾减产,三公上奏说,富人如能提供粮食,可以当关内侯以及公卿以下散官。本朝乾元年间,也曾经这样办过。现在陛下即使不想采取献粮授官的办法,也希望能公开下旨给各地及百姓转运粮食的地方,有能力运官物到首都,超过五百石,平民授给州县官,原有官者依资历递授,候选的官便授以实职。千石以上到万石的,不论文官武官,明确表示奖赏。以免让春天时农民散失流亡,这也是救民转运供养军队的一个办法。”
庄宗很重视这个建议,立即任命李琪为国计使,又将任他为宰相,不久因内乱而作罢。
到明宗即位,豆卢革、韦说获罪,任圜上奏,请任命李琪为宰相,被孔循、郑珏阻止,便任崔协为宰相。李琪这时是御史大夫,安重诲在御史台门前擅自杀殿直马延,虽然曾经弹劾过他,但言词模棱两可,不敢直言安重诲的罪行,因为这件事李琪推托有病,三次上书请求退休,朝廷不允许,任命为尚书左仆射。从这以后,更受宰相猜忌,凡是上奏言事,无不受到排挤拦阻。天成末年,明宗从汴州返回洛陽,李琪为东都留司官班首,请求到偃师迎接,他的上奏中有“打败契丹的凶党,攻破真定这个逆城”的句子,诏书说:契丹是凶党,真定不是逆城,李琪罚款一个月的俸禄。又曾奉皇帝命令撰写《霍彦威神道碑》一文。李琪是梁朝过去的宰相,叙述霍彦威在梁时历任官职,不说是任伪官,中书上奏说:“不分真伪,混淆功名,请命令他改写。”皇上同意中书的意见。还有不少这类事。
李琪虽然博学多才,但不懂韬晦养性,明知事情不可办好,还要走各种路子求取功名,动不动受排挤,是他自己不能镇静的缘故。以太子太傅退休。长兴年中,死于福善里家中,六十岁。儿子李贞,当官当到邑宰一类。李琪把他在内署时所写的制诏编成十卷,取名叫《金门集》,流行于世间。

李琪传相关文章

  • 禀祖父母·无钱寄回家》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理财篇 - - 孙男国藩跪禀  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孙兄弟在京平安,孙妇身体如常。曾孙兄妹二人种痘后,现花极佳,男种六颗,出五颗,女种四颗,出三颗,并皆清吉,寓内上下平善。  逆夷海氛甚恶,现在...
  • 致九弟·只问积劳不问成名》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 - - 沅弟左右:  接初五夜地道轰陷贼城十余丈,被该逆抢堵,我军伤亡三百余人,此尽意中之事。城内多百战之寇,阅历极多,岂有不能抢堵缺口之理?苏州先复,金陵自遥遥无期,弟切不必焦急。  ...
  • 生活的艺术》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述而 - -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孔子是很喜欢音乐的。音乐和诗歌,用现代话来说,即是艺术与文学的糅合。过去的知识分子,对艺术与文学这方面的修养非常重视。自汉唐以后,路线渐狭...
  • 地形篇译文及注释》原文翻译 - - 《孙子兵法》译文 - - 孙子说:地形有通、挂、支、隘、险、远等六类。我们可以去,敌人可以来的地域叫做通;在通形地域,应抢先占据地势高而向阳的地方,并保持粮道畅通,这样与敌交战就有利。可以前进,不易返...
  • 负剑辟咡》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50章 - - 《曲礼》记童子事曰:“负剑辟咡诏之。”郑氏注云:“负,谓置之于背。剑,谓挟之于旁。辟咡诏之,谓倾头与语。口旁曰咡。”欧阳公作其父《泷冈阡表》云:“...
  • 赵福元、李亿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赵福元 沁园春(庆赵运干) 一剑凌风,跨六鳌头,登君玉峰。听金童宣敕,琼胎掇送,大唐进士,圣宋仙翁。琪树玲珑,宝花散漫,香霭天枝绕绛空。后五日,有竹湖公相,梦叶井熊。 峥嵘得子如龙。傲...
  • 卓田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卓田 好事近(三衢买舟) 奏赋谒金门,行尽云山无数。尚有江天一半,买扁舟东去。 波神眼底识英雄,阁住半空雨。唤起一帆风力,去青天尺五。 昭君怨(送人赴上庠) 千里功名岐路。几纟两...
  • 唐纪十九唐高宗永淳元年(壬午,公元682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50章 - - [1]春,二月,作万泉宫于蓝田。   [1]春季,二月,唐朝在蓝田营造万泉宫。   [2]癸未,改元,赦天下。   [2]癸未(十九日),唐朝更改年号,大赦天下。   [3]戊午,立皇孙重照为...
  • 列传第二百九·外国二》原文翻译 - - 《明史》350章 - - 安南,古交阯地。唐以前皆隶中国。五代时,始为土人曲承美窃据。宋初,封丁部领为交阯郡王,三传为大臣黎桓所篡。黎氏亦三传为大臣李公蕴所篡。李氏八传,无子,传其婿陈日炬。元时,屡破...
  • 吕公著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50章 - - 吕公著字晦叔,寿州人。从小嗜好学习,以至废寝忘食。父亲吕夷简对他器重惊异,说:“今后必定为王公辅臣。”恩补奉礼郎,登进士第,召试馆职,没有赴任。为颍州通判,郡守欧阳修...
  • 王沔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王沔字楚望,齐州人。太平兴国初年(976),考中进士,授任大理评事。太平兴国四年,太宗亲自征讨太原,他到太宗行营朝见,授任著作郎、直史馆。升为右拾遗,出京任京西转运副使。第二年,加...
  • 神宗钦圣宪肃向皇后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章 - - 神宗钦圣宪肃向皇后,河内人,是前朝的宰相向敏中的曾孙女。治平三年(1066),嫁给颍王府,被封为安国夫人,神宗即位后,立为皇后。   神宗染病,皇后赞助宣仁太后定下建立储君的政策...
  • 列传第二十二》原文翻译 - - 《北史》50章 - - 游雅(从祖弟明根) 高闾 赵逸(兄子琰) 胡叟 胡方回 张湛 段承根(宗钦) 阚骃 刘延明 赵柔 索敞 宋繇(孙游道) 江式 游雅,字伯度,小名黄头,广平任人也。太武时,与勃海高允等俱知...
  • 刘藻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00章 - - 刘藻,字彦先,广平易陽人。六世祖刘遐,随司马睿南渡。父刘宗元,任刘裕政权的庐江 太守。刘藻涉猎群书,美于谈笑,善于与人交往,饮酒至一石而方寸不乱。永安年间,与姐夫李嶷一起归顺,朝...
  • 刘浚传》原文翻译 - - 《宋书》100章 - - 刘浚字休服,将出生的那天傍晚,有一只鹏鸟在屋顶上号叫,元嘉十三年(436),刘浚八岁,被封始兴王。十六年(439),他被任为都督、湘州诸军事、后将军、湘州刺史,又迁任使持节,都督南豫、豫...
  • 武帝纪》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武皇帝名炎,字安世,是晋文帝的长子。为人宽惠仁厚,深沉有度量。魏嘉平年间(249~254),封为北平亭侯,历任给事中、奉车都尉、中垒将军,加散骑常侍,又迁为中护军、假节。到东武陽迎常道...
  • 张骞李广利传》原文翻译 - - 《汉书》100章 - - 【原文】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 ,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 宋微子世家》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微子启,是殷朝帝乙的大儿子,帝纣的庶兄。 纣王即位后,昏庸无道,政事荒唐纷乱,微子多次进谏,纣王不听。 纣王大臣祖伊因为周西伯姬昌实行德政,灭掉了耆国,害怕有祸事临头,就把这事告...
  • 李商隐的爱情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四十一 卷541_1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李商隐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卷541_2 《赠赵协律皙》李商隐 俱识孙公与...
  • 刘长卿的代表作品》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四十九 卷149_1 《同诸公袁郎中宴筵喜加章服》刘长卿 手诏来筵上,腰金向粉闱。 勋名传旧阁,蹈舞着新衣。 白社同游在,沧洲此会稀。 寒笳发后殿,秋草送西归。 世难常摧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