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旧五代史 > 50章 > 罗绍威传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50章罗绍威传

《旧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成书于北宋,原名是《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书中可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旧五代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罗绍威传

书籍:旧五代史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10-07
罗绍威,魏州贵乡人。父亲罗弘信,本名罗宗弁,开头做马牧监,服事节度使乐彦贞。光启末年,乐彦贞的儿子乐从训骄横太盛,招聚兵马,想诛灭魏州牙军。牙军大怒,聚集呐喊攻打他,乐从训出逃据守相州。牙军废除乐彦贞,囚禁在龙兴寺,逼着要他做僧人,不久便杀死了他,推举小校赵文建任留后。此前,罗弘信自己说,在居住的地方遇见一位白胡须的老头,对他说:“你将成为一方土地的主人。”这样做梦遇见了两次,内心觉得怪异。不久赵文建与军心不协,牙军们相聚呼喊说“:谁愿做节度使?”罗弘信立即应声回答说“:白须老头早就告诉我,可以做你们的君长。”唐朝文德元年(888)四月,牙军们推举罗弘信为魏州留后。朝廷闻讯,就正式授给他节旄。
乾宁年间,太祖急攻兖州、郓州,朱王宣向太原求援,这时李克用派大将李存信领兵前往赴援,向魏州借用道路,屯驻在莘县。李存信带兵没有法度,不断征取魏州的牛马,罗弘信对此不平。太祖乘机派使者对罗弘信说“:太原晋人志在吞并河朔,当回师之日,贵道就很可忧虑了。”罗弘信便感到害怕,于是与太祖结好,又出兵三万人攻打李存信,打败了他。不久,李克用领兵攻打魏州,扎营于观音门外,魏州所属城邑多被晋军攻占。太祖派葛从周援救罗弘信,在洹水与晋军交战,活捉了李克用的儿子落落献上,太祖令将落落送给罗弘信,罗弘信杀了他,晋军才退。这时太祖正在图取兖州、郓州,担心罗弘信背离自己,每年岁时节日都送给他财物,必定言辞谦卑、礼物丰盛。罗弘信每有回礼,太祖必当着魏州使者的面朝北方拜揖而接受,说:“六兄是比我年纪大一倍的兄长,兄弟之邦,哪能用通常邻邦的礼仪看待。”所以罗弘信以为太祖很看得起自己。后来罗弘信历官至检校太尉,被封为临清王。光化元年(898)八月,在任上去世。
罗绍威继承父亲的职位自称魏州留后,朝廷也就顺便任命他,接着正式授与他旄节斧钺,加封为检校太尉、兼侍中,封为长沙郡王。唐昭宗东迁洛陽,太祖命各道营修洛邑,罗绍威单独营修太庙,诏令加封他为守侍中,进封为邺王。
当初,至德年间,田承嗣盗取占据相、魏、澶、博、卫、贝等六州,招募军中子弟,安置在部下,称为“牙军”,都供给丰厚的赏赐,使牙军不胜骄宠。年代久远,父子相承,亲戚党徒交结牢固,那凶暴的人,强取豪夺,违犯法令,官员不能制止。牙军们随便变换主帅,就像儿戏,从田氏以后,近二百年,主帅的废立,全出于牙军之手,如史宪诚、何全白皋、韩君雄、乐彦贞,都是他们拥立的,对他们的优待奖赏稍不如意,就全家被诛。罗绍威苦于牙军以往形成的弊病,虽以财货收买姑息迁就,但内心不满他们。
罗绍威继承父职的第二年正月,幽州刘仁恭拥兵十万图谋扰乱河朔,进攻占领贝州,长驱直攻魏州。罗绍威向太祖求援,太祖派李思安援助他,屯驻在洹水,葛从周自邢州、氵名州领军进入魏州,燕军将领刘守文、单可及与太祖的军队在内黄交战,燕军大败,太祖的军队乘胜追击。遇上葛从周也出军掩击,又打败燕军。斩首三万余级。三年,罗绍威派使者与太祖会合军队,一同进攻沧州以回报太祖。从此罗绍威感念太祖援助之恩,深为仰慕并依附于他。
罗绍威眼见唐朝国运衰落,群雄交相作乱,太祖兵力强于天下,知道他必定有受禅代帝的意图,所以全心全意依附交结他,成就他的事业,又经常担心牙军发生变乱,内心不安。天。。初年,州城的地面无故下陷,不久小校李公亻全谋变,罗绍威更加害怕,于是定计除掉牙军,派使者告诉太祖请求他做外援。太祖答应了他,派李思安会同魏博镇军队再次攻打沧州。在这以前,安陽公主在魏州去世,太祖乘机派遣长直军校马嗣勋挑选士兵一千人,将兵器藏在巨大的口袋中,用肩舆抬入魏州,说是赞助安陽公主的葬事。天。。三年(906)正月五日,太祖亲自领军渡过黄河,声称到沧州、景州视察行营,牙军很怀疑他的行动。这月十六日,罗绍威率领数百家奴门客与马嗣勋共同攻打牙军,当时住在牙城的一千多牙军,到天亮时全被诛杀,共八千家,都被灭了族,州城为之一空。第二天,太祖从内黄奔到邺州。当时魏军二万,正与朝廷军队一同包围沧州,听到魏州城中发生事变,魏军于是拥着大将史仁遇固守高唐,六州之内,皆为劲敌,太祖派众将分兵征讨他们,半年才平定。从此罗绍威虽然清除了逼迫自己的牙军,然而立刻又后悔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不到几个月,又发生浮陽战役,罗绍威飞车馈送运输军需,从邺都到长芦五百里,车轨交叠,不绝于路。又在魏州建立元帅府,沿路设置亭候,供应牲牢、酒备、军幕、什器,太祖上下全军几十万人,所用军需都不缺少。到太祖从长芦回来,再次经过魏州时,罗绍威乘机对太祖说“:。。州、岐下、太原终有狂妄诡密的意图,各以复兴唐朝王室为名,大王应当自己夺取国家政权,以断绝别人的企图,上天赐与的而不要,是古人就非议的。”太祖深深感谢他。到太祖登帝位,加封罗绍威为守太傅、兼中书令,赐与扶天启运竭节功臣名号。御驾将进洛陽时,罗绍威奉诏令重修五凤楼、朝元殿,巨大的木材和精巧的工匠都非当时所有,而建筑忽然耸立于地,逆洛水西立于旧址之上,张设彩绣。太祖很高兴,将宝带、名马赐给罗绍威。在这以前,河朔三镇掌握官府钥匙、负责洗抹扫地的都是阉人,罗绍威说“:这种人都只能供宫禁中驱使,哪是人臣家中能蓄养的。”于是搜到三十多人,全献给朝廷,太祖嘉奖他。开平年间,加封为守太师,兼中书令,食邑一万户。
罗绍威曾认为临淄、海岱息兵多年,储存的粮食堆积如山,只有京城军民多而粮食很缺乏,于是愿到太行山砍伐树木,运到安陽、淇门,造船三百艘,用水运从黄河进入洛水,一年可漕运百万石粮食,以供应警卫京师的部队,太祖深以为是。然而逢罗绍威染上重病,派使者呈上奏章请求退休归家,太祖抚摸着桌子为之动容,回头对使者说:“赶快回去告诉你的主人,请为我勉力吃些饭食保养身体,如有不测,我当让他的子孙显贵以报答他。”又命他的儿子罗周翰总理军府。当讣告传来后,太祖停止上朝三天,册赠罗绍威为尚书令。罗绍威在藩镇共十七年,年三十四岁时去世。
绍威形貌威武伟岸,有英雄豪杰气概,通文笔,晓音律。性情又精悍聪明敏捷,信服儒家思想,明通为官之道。喜欢招揽文人,藏书万卷,开设学校,设置书楼,每当歌酒宴会,与宾客幕僚吟诗做赋,颇有情致。江东人罗隐,在吴越王钱。。军中幕府做事,有诗天下闻名。罗绍威派人致送财礼,表达敬慕之意,罗隐于是收集自己所做的诗。投寄给他。罗绍威酷爱罗隐的诗作,因而命名自己的诗集叫《偷江东集》,至今邺中人士仍吟咏罗绍威的诗。绍威曾有聚宴时所做诗云“:帘前淡泊云头日,座上萧騷雨脚风。”就是精于写诗的人,也深为叹服。
绍威有子三人:大儿叫罗廷规,位至司农卿,娶太祖女儿安陽公主为妻,又娶金华公主为妻,早逝。二儿叫罗周翰,继承罗绍威任魏博节度使,也早逝。三儿叫罗周敬,历任滑州节度使,另有传。开平四年(910)夏天诏令度金华公主出家为尼姑,住在宋州元静寺,是因为太祖对罗家推行恩惠,以成就她的节操。

罗绍威传相关文章

  • 农器》原文翻译 - - 《六韬》龙韬 - - 武王问太公曰:“天下安定,国家无事,战攻之具可无修乎?守御之备可无设乎?”    太公曰:“战攻守御之具尽在于人事。耒耜者,其行马蒺藜也;马牛车舆者,其营垒蔽橹也;...
  • 范鸿禧与狐友昵》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四) - - 里人范鸿禧,与一狐友阗,狐善饮,范亦善饮,约为兄弟,恒相对醉眠。忽久不至,一日遇于秫田中,问何忽见弃,狐掉头曰:亲兄弟尚相残,何有于义兄弟耶?不顾而去。盖范方与弟讼也。杨铁崖白头吟曰...
  • 粤西游日记六》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十一日 饭后出东江门,渡浮桥,共一里,过嘉熙桥,问龙隐路。龙隐岩即在桥东之南崖,乃来时所过。夹路两山,北为七星,南为龙隐,其岩洞俱西向临江。七星之后穿山而东者,为曾公岩,其前有峰分...
  • 嫁女争花轿酿人命》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雍正、乾隆间,吾锡颐持国先生(维)以工制举文名于世,然性情颇执拗,既久不得志于场屋,有愤时嫉俗之心,行事益与世背驰。故兄弟四人皆以科第发闻,先生独以诸生终其身。  晚年将嫁其女...
  • 禄命同而不同》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节相恪靖侯左公,有中表弟曰吴伟才,与侯相同以嘉庆十七年十月初七日寅时生。所居相距九里许,两家报喜者相遇于适中之地。其八字则壬申辛亥丙午庚寅也,少有奇童之目,与侯相同。  ...
  • 九变篇》原文翻译 - - 《孙子兵法》原文及注释 - -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
  • 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
  • 豫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前32卦 - - (雷地豫)震上坤下《豫》:利建侯行师。初六,鸣豫,凶。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六三,盱豫,悔,迟有悔。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六五,贞疾,恒不死。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 谤书》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00章 - - 司马迁作《史记》,于《封禅书》中述武帝神仙、鬼灶、方士之事甚备,故王允谓之谤书。国朝景德、祥符间,治安之极,王文穆、陈文忠、陈文僖、丁晋公诸人造作天书符瑞,以为固宠容悦之...
  • 浅妄书》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50章 - - 俗间所传浅妄之书,如所谓《云仙散录》、《老杜事实》、《开元天宝遗事》之属,皆绝可笑。然士大夫或信之,至以《老杜事实》为东坡所作者。今蜀本刻杜集,遂以入注。孔传《续六帖》...
  • 谯定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谯定字天授,涪陵人。幼年喜欢学习佛学,把佛教的理论解析归于儒家。后来向郭曩氏学习《易》学,从“见乃谓之象”一句入门。郭曩氏,世代家居南平,始祖在汉代时为严君平的...
  • 李克宁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50章 - - 李克宁,是武皇的小弟弟。起初随父兄在云中起事,任奉诚军使。赫连铎进攻黄花城时,李克宁和武皇以及各位弟弟登上城墙,血战三日,力气耗尽,杀敌数万。燕军进攻蔚州时,李克宁兄弟拒城抗...
  • 陈慧纪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陈慧纪字元方,是高祖的从孙。读过经史一类的书籍,自负有才而任性。高祖平侯景时,陈慧纪跟随。不久配给他兵马。侯景被平定,又跟随高祖征讨杜龛。任贞威将军、通直散骑常侍。高祖...
  • 沈浚传》原文翻译 - - 《梁书》100章 - - 沈浚字叔源,吴兴郡武康县人。祖父沈宪,齐朝的散骑常侍,《齐史》中有传记载。 沈浚年少时博学多才,历任山陰、吴县、建康三县县令,政绩都很好,以精明能干著称。入京任中书郎、尚...
  • 五行志第七中之上》原文翻译 - - 《汉书》50章 - - 【原文】 经曰:“羞用五事。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艾,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休征:曰肃,时雨若;艾,时陽若;哲,时奥若...
  • 邪气藏府病形》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 黄帝曰: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
  • 卢延让、裴皞、刘象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全唐诗卷七百一十五 卷715_1 《苦吟》卢延让 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 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 卷715_2 《雪》卢延让 瑞雪...
  • 薛能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五十八 卷558_1 《新雪八韵(一作闲居新雪)》薛能 大雪满初晨,开门万象新。 龙钟鸡未起,萧索我何贫。 耀若花前境,清如物外身。 细飞斑户牖,干洒乱松筠。 正色凝高岭,随流助要...
  • 白居易的代表作》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二十九 卷429_1 《自题写真(时为翰林学士)》白居易 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 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 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 何事赤墀上,五年为侍臣。 况多刚狷性,难与世...
  • 白英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白英 释名 谷菜、白草、白幕、排风,子名鬼目。 气味 (根、苗)甘、寒、无毒。 主治 1、风疹、丹毒、瘴疟。用白英煮汁饮服。 2、目赤头眩(风热上攻,眼花面肿)。用白英子(鬼目)(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