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战国策 > 17至24卷 > 秦使赵攻魏

战国策

《战国策》17至24卷秦使赵攻魏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战国策》章节目录: 《1至8卷》 《9至16卷》 《17至24卷》 《25至33卷

秦使赵攻魏

书籍:战国策章节:17至24卷更新时间:2017-03-08
《战国策》卷二十四魏策三(秦使赵攻魏)
【提要】战国合纵的诸侯之间是相互依存、唇亡齿寒的关系,但是有些国家眼光短浅,相互攻伐,结果最终招致自己的灭亡,这也是合纵战略最终失败的原因。
【原文】秦使赵攻魏,魏谓赵王曰:“攻魏者,亡赵之始也。昔者晋人欲亡虞而伐虢,伐虢者,亡虞之始也。故荀息以马与璧假道于虞,宫之奇谏而不听,卒假晋道。晋人伐虢,反而取虞。故《春秋》书之,以罪虞公。今国莫强于赵,而并齐、秦,王贤而有声者相之,所以为腹心之疾者,赵也。魏者,赵之虢也;赵者,魏之虞也。听秦而攻魏者,虞之为也。愿王熟计之也。”
【译文】秦国要赵国攻打魏国,魏王对赵王说:“赵国攻打魏国是赵国灭亡的开始。从前,晋国想要灭掉虞国就先攻打虢国,攻打虢国就是灭掉虞国的开始。所以在晋国大夫荀息拿出宝马和玉壁向虞国借通道时,虞国相国宫之奇劝说虞公,但没听取,最后借道给晋国,晋国灭掉虢国后,在返国途中就灭掉了虞国。所以《春秋》记载了这件事,特别责备了虞公。现在诸侯中没有比赵国更强,而能与齐、秦并驾齐驱的,赵王既贤明又得到有声望的人辅佐,所以秦国的心腹之患就是赵国。魏、赵两国同虞、虢两国一样,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唇亡则齿寒。听任秦国来攻打魏国,就等于从前虞国借道给晋国攻打虢国一样,会自取灭亡,希望大王深思熟虑。”
【评析】春秋时期离战国时代不远,春秋发生的许多事情对战国各国都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春秋有名的晋国借道攻打虢国、灭亡虞国的典故说明了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此理对现代社会的我们也有很大启发意义,在广交朋友、同盟的同时要善待这种联盟关系,自己损害这种关系的,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团结就是力量,联盟才会具有巨大的抵抗力、竞争力。

秦使赵攻魏相关文章

  • 黝黑巨人》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 - 先祖有小奴,名大月,年十三四,尝随村人罩鱼河中,得一大鱼,长几二尺。方手举以示众,鱼忽拨刺掉尾,击中左颊,仆水中。众怪其不起,试扶之,则血缕浮出。有破碗在泥中,锋癉如刃,刺其太阳穴矣。...
  • 论相》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六 - - 楚王患其令尹蔿吕臣之不能,欲去之,访于宜申。宜申曰:“未可。”王曰:“何故?”宜申曰:“令尹楚相也,国之大事,莫大乎置相,弗可轻也。今王欲去其相,必先择夫...
  • 诏策》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上部 - - 皇帝御宇,其言也神。渊嘿黼扆,而响盈四表,其唯诏策乎!昔轩辕唐虞,同称为“命”。命之为义,制性之本也。其在三代,事兼诰誓。誓以训戎,诰以敷政,命喻自天,故授官锡胤。《易》...
  • 卷三十五》原文翻译 - - 《水经注》下卷 - - 又东至华容县西,夏水出焉。  江水左迤为中夏水,右则中郎浦出焉。江浦右迤,南派屈西,极水曲之势,世谓之江曲者也。  又东南当华容县南,涌水入焉。  江水又东,涌水注之。水自夏...
  • 离娄章句上·第六节》原文翻译 - - 《孟子》离娄章句 - - 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 丘中有麻》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 三年问》原文翻译 - - 《礼记》后25章 - - 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践之节,而不可损益也。故曰:无易之道也。创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枕块,所...
  • 第九十五回·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阴归正会灵元》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后50回 - - 却说那唐僧忧忧愁愁,随着国王至后宫,只听得鼓乐喧天,随闻得异香扑鼻,低着头,不敢仰视。行者暗里欣然,丁在那毗卢帽顶上,运神光,睁火眼金睛观看,又只见那两班彩女,摆列的似蕊宫仙府,胜强...
  • 第五十二回·悟空大闹金兜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后50回 - - 话说孙大圣得了金箍棒,打出门前,跳上高峰,对众神满心欢喜。李天王道:“你这场如何”行者道:“老孙变化进他洞去,那怪物越发唱唱舞舞的,吃得胜酒哩,更不曾打听得他的...
  • 水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七卷 - - 【解析】本篇虽以《水战》为题,但所阐述的内容并非是水上作战的问题,而是陆上作战如何利用水流辅助军队进攻取胜的问题。它认为,在与敌人隔水对峙时,如果不打算与敌决战的话,可近...
  • 饶人算之本,输人算之机》原文翻译 - - 《增广贤文》第二卷 - - 饶人算之本,输人算之机。 【解释】能宽恕别人是胜算的根本,多让让别人是胜算的天机。 好言难得,恶语易施。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解释】获得别人的好评是很难的,说别人的坏话...
  • 浮梁陶器》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00章 - - 彭器资尚书文集有《送许屯田诗》,曰:“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因官射利疾,众喜君独不。父老争叹息,此事古未有。”注云:“浮梁父老言,自来作知县不买瓷器者一人,君...
  • 唐纪六十唐文宗太和三年(己酉,公元829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春,正月,亓志绍与成德合兵掠贝州。   [1]春季,正月,亓志绍与成德兵联合掠夺贝州。   [2]义成行营兵三千人先屯齐州,使之禹城,中道溃叛;横海节度使李讨诛之。   [2]...
  • 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九》原文翻译 - - 《明史》300章 - - 李标,字汝立,高邑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泰昌时,累迁少詹事。天启中,擢拜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标师同邑越南星,党人忌之,列名《东林同志录》中。标惧祸,引疾归。...
  • 志第二十六仪卫志三》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仪卫志三(符印)   遥辇氏之世,受印于回鹘。至耶澜可汗请印于唐,武宗始赐“奉国契丹印”。太祖神册元年,梁幽州刺史来归,诏赐印绶。是时,太祖受位遥辇十年矣。会...
  • 杜莘老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50章 - - 杜莘老字起莘,眉州青神人,唐朝工部杜甫的十三世孙。杜莘老幼年时,正是严禁学读苏氏文章之时,而他却喜欢朗诵学习苏氏的文章。绍兴年间,杜莘老考中进士,因为双亲年纪大不能前往参加...
  • 李定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50章 - - 李定字资深,扬州人。少年时求学于王安石。中进士,任为定远尉、秀州判官。熙宁二年,经孙觉推荐,被召到京师,谒见谏官李常,李常问:“你从南方来,那里的人们对青苗法看法怎样?&rdqu...
  • 魏书白话版自序》原文翻译 - - 《魏书》200章 - - 汉朝初年,魏无知被封为高良侯,他的儿子名均,魏均的儿子名恢,魏恢的儿子名彦。魏彦的儿子魏歆,字子胡 ,幼年时就死去了父亲,颇有志气和节操,对经传史籍有广博的知识。汉成帝的时候,官...
  • 元澄传》原文翻译 - - 《魏书》50章 - - 拓跋云的长子元澄,字道镇,从小爱好学习 。任城王拓跋云死后,元澄在居丧期间以孝闻名。继承王位后,被加封为征北大将军。高祖孝文帝元宏时,柔然国进犯边境,任命元澄为使持节、都督...
  • 谷精草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谷精草 释名 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 气味 (花)辛、温、无毒。 主治 1、脑痛、眉痛。用谷精草二钱、地在三钱、乳香一钱,共研为末。每用半钱,烧烟筒中,熏鼻。 2、偏正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