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晋书 > 50章 > 王衍传

晋书

《晋书》50章王衍传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晋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王衍传

书籍:晋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8
王衍字夷甫,神态俊秀,风姿高雅。儿时曾到山涛家,山涛见了感叹良久,王衍离去时,山涛望着他的背影说:“哪个老妇,生出这样可爱的孩子,然而给天下百姓留下祸害的,未必不是此人。”父亲王磖,为平北将军,曾经有公事要见皇帝,让传递表奏的官列表上报,没有得到批复。王衍十四岁,当时在京师,就去拜访仆射羊祜,陈述此事的情状,言辞清晰善辩。羊祜德高名重,而王衍尚是幼年,无屈下怯弱之色,众人都觉奇异。杨骏想把女儿嫁给他,王衍以杨骏品德不好为耻辱,假装疯癫,才推脱此事。武帝听说王衍的名声,问王戎道:“王夷甫可以和当世的哪个人相比?”王戎说:“当今还没有看到能和他相比的人,应当从古人中去找。”
泰始八年(272),武帝下诏推荐有奇才可以安定边郡的人,王衍开始就喜欢谈论纵横之术,所以尚书卢钦就推荐他做辽东太守。王衍辞不就职,于是不再谈论世事,只是吟咏玄虚。曾因在宴会上惹怒了一个族人,族人举起盘子,甩在王衍脸上。王衍沉默无言,拉着王导共坐一辆车子离去。然而心中总觉不平,在车中拿出镜子照了照,对王导说:“你看我的目光却在牛背上了。”父亲死于北平,安葬甚厚,加之亲戚朋友向他借的债也都放弃不收,数年之间,家中资产用尽,便移往洛陽城西田园中居住。后为太子舍人,迁为中书郎。又出补元城令,终日清谈,也处理政务。入京为中庶子、黄门侍郎。
魏正始年间(240~249),何晏、王弼等继承发扬《老子》、《庄子》思想,提出论点认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这东西,可以揭开万物的规律,使人事各得其宜,它是无处不存在的。陰陽依赖它以化成万物,万物依赖它以生成有形之体,贤者依赖它以修成自己的美德,不肖者依赖它可以免除灾祸。所以无大有用于人,无爵即可以大贵了。”王衍很推崇这种理论。只有裴危页认为这种理论是错误的,写文章加以驳难讽讥,而王衍不予理睬,我行我素。王衍既有盛才,又有美貌,聪敏若神,常自比子贡。加之声名狼藉,为当世人所注目,擅长玄言,只以谈《老》、《庄》为事。常常拿着玉柄尘尾,手与玉柄同色。对《老》、《庄》中他认为不妥的义理,随口加以更改,世人号称“口中雌黄”。朝野多有趋附者,称为“一世龙门”。王衍屡次居显要官职,后进之士,莫不仰慕仿效。被推荐登朝入仕的,第一个被称道的就是王衍。矜持清高,虚浮荒诞,遂成为一代风气。王衍曾有一幼子夭折,山简前去吊唁,王衍悲痛得无法克制,山简说:“怀抱中的小孩,何必这样悲痛呢?”王衍说:“圣人会忘掉情,下等人不知道什么是情,这样看来,情都集中在我们这些人身上了。”山简很佩服这话说得好,自己也悲痛起来了。
王衍的妻子郭氏,是贾后的亲戚,倚仗贾后的权势,刚愎贪婪,聚敛财富,从无满足的时候,又好干预他人之事,王衍深为忧虑,但又无法禁止她。有个出身乡里做过幽州刺史的人叫李陽,当时是京师的大侠,郭氏平素很怕他。王衍对郭氏说:“不但我认为你这样做不对,李陽也认为你不对。”郭氏这才收敛了些。王衍憎恶郭氏贪鄙,所以从来不提钱字,郭氏故意试验他是否说钱,令婢女用钱串围绕于床前,使他下床不能走路。王衍早晨起来见床下都是钱,对婢女说:“把阿堵物拿开!”他对钱就是这样避而不言。
后来历任北军中侯、中领军、尚书令。他的女儿是愍怀太子妃,太子为贾后诬陷迫害,王衍怕灾祸及身,上表请求离婚。贾后被废之后,有司上奏弹劾王衍,奏文说:“王衍曾给司徒梁王司马肜写信,抄写报送皇太子亲手给太子妃及王衍写的信,信中陈说自己被诬陷的情状。司马肜拜读,词意恳切悲痛。王衍位为大臣,这种不义的行为应当受到指责。太子被诬陷而得罪,王衍不能为正义献身守节,马上要求离婚,接到太子的亲笔信,又隐藏起来不敢拿出。意在苟且免祸,无忠直之操。应严厉追查他的责任,以劝戒为臣之节。王衍应受禁锢终身之处分。”皇帝听从了这个意见。
王衍向来轻视赵王司马伦的为人。司马伦篡位后,王衍装疯砍死婢女,才得免祸。司马伦被杀,王衍拜为河南尹,转为尚书,又转为中书令。当时齐王司马礒有匡救国家的功劳,然而专权恣肆,公卿都向他下拜,只有王衍向他作个长揖而已。后因病辞职。成都王司马颖以王衍为中军师,多次迁升为尚书仆射,兼管吏部,后拜尚书令、司空、司徒。王衍虽身居宰辅重位,然而不把治国放在心中,所考虑的只是如何保全自己。劝东海王司马越说:“中国已经大乱,应当依赖地方各镇将领,选择那些文武兼备的人才加以任命。”于是以其弟王澄为荆州刺史,堂弟王敦为青州刺史。王衍对王澄王敦说:“荆州有长江汉水之固,青州有背海之险,你们两个在外,我留京师,这就是保证安全的三窟啊。”有见识的人都认为他这种言行是鄙劣的。
石勒、王弥侵扰京师时,皇帝以王衍为都督征讨诸军事、持节、假黄钺以抗敌。王衍使前将军曹武、左卫将军王景等击贼,打退了贼军,截获敌军辎重。迁为太尉,尚书令如故。封为武陵侯,王衍辞封不受。当时洛陽形势危急,很多人想迁都以避难,而王衍独卖掉车牛,表示不迁,以安定众人之心。
司马越讨伐苟日希时,王衍以太尉身份为太傅军司。司马越死,众人共推王衍为元帅,王衍认为贼寇锋芒正锐,害怕不能敌挡,就推辞说:“我从少年起便无作官的愿望,为朝廷文牒所迫,沉浮于官场,才弄到今天这个地步。当前抗敌之事,怎能让没有军事才能的人去担当。”不久全军被石勒击破,石勒邀王衍会面,称他为王公,并向王衍询问晋失败的原因。王衍向石勒陈说了晋发生祸败的原由,说军事计谋不出于自己。石勒很喜欢,和他谈了很长时间。王衍又说自己从小就不愿干预世事,想避免祸害,因而又劝石勒称帝。石勒大怒说:“君名冠四海,身居重位,少壮时即登朝做官,直到白首,怎能说不干预世事呢!破坏天下,正是你的罪。”使左右卫士将他扶出。石勒对近臣孔苌说:“我走遍天下,还不曾见过这种人,应当让他活否?”孔苌说:“他是晋的三公,一定不会为我们尽力,有什么值得把他看作贵重之人。”石勒说:“只是不能用刀杀他。”于是使人夜间推倒墙把他压死了。王衍将死时,望着旁边的人说:“唉!我们这些人虽不如古人,往日若不崇尚虚浮,努力匡扶天下,还不至于有今日之事发生。”死时五十六岁。
王衍俊秀有美名,倾心于玄虚高远之道,从不言利。王敦过江后常称赞王衍说:“王夷甫处在众人中,如珠玉放在瓦石间。”顾恺之作画赞,也称颂王衍如高岩青峰,耸立千仞。他就是这样为人们所推崇。

王衍传相关文章

  • 束州邵氏子》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束州邵氏子,性佻荡。闻淮镇古墓有狐女甚丽,时往伺之,一日见其坐田塍上,方欲就通款曲,狐女正色曰:吾服气炼形,已二百余岁,誓不媚一人,汝勿生妄想。且彼媚人之辈,岂果相悦哉?特摄其精耳。...
  • 卷二十九》原文翻译 - - 《水经注》下卷 - - 沔水与江合流,又东过彭蠡泽,《尚书。禹贡》汇泽也。郑玄曰:汇,回也。汉与江斗,转东成其泽矣。又东北出居巢县南,古巢国也。汤伐桀,桀奔南巢,即巢泽也。《尚书》周有巢伯来朝。《春秋...
  • 第一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前50回 - - 却说太宗与魏征在便殿对弈,一递一着,摆开阵势。正合《烂柯经》云:博弈之道,贵乎严谨。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在角,此棋家之常法。法曰:宁输一子,不失一先。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有...
  • 健忘》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殊禀部 - - 健忘 苏人相遇于途,一人问曰:“尊姓?”曰:“姓张。”又问:“尊号?”曰:“东桥。”又问:“尊居?”曰:“阊门外。”问...
  • 曾惇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曾惇 朝中措 缘华居处渺云深。不受一尘侵。细看宜州新句,平生才是知音。 凌波一去,平山梦断,谁是关心。惟有青天碧海,知渠夜夜孤衾。 念奴娇(送淮漕钱处和) 绣衣直指,问凌风一笑,翩...
  • 潘良贵、董德元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潘良贵 满庭芳(中秋) 夹水松篁,一天风露,觉来身在扁舟。桂花当午,雪卷素光流。起傍蓬窗危坐,飘然竟、欲到瀛洲。人世乐,那知此夜,空际列琼楼。 休休。闲最好,十年归梦,两眼乡愁。谩赢...
  • 邹浩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邹浩 渔家傲 慧眼舒光无不见。尘中一一藏经卷。闻说大千摊已遍。门方便。法轮尽向毫端转。 月挂烛笼知再见。西方可履休回盼。要与老岑同掣电。酬所愿。欣逢十二观音面。 临...
  • 列传第九十五·外夷一》原文翻译 - - 《元史》250章 - - 高丽本箕子所封之地,又扶余别种尝居之。其地东至新罗,南至百济,皆跨大海,西北度辽水接营州,而靺鞨在其北。其国都曰平壤城,即汉乐浪郡。水有出靺鞨之白山者,号鸭渌江,而平壤在其东南...
  • 本纪第三·宪宗》原文翻译 - - 《元史》50章 - - 宪宗桓肃皇帝,讳蒙哥,睿宗拖雷之长子也。母曰庄圣太后,怯烈氏,讳唆鲁禾帖尼。岁戊辰,十二月三日生帝。时有黄忽答部知天象者,言帝后必大贵,故以蒙哥为名。太宗在潜邸,养以为子,属昂灰...
  • 张知白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00章 - - 张知白字用晦,沧州清池人。幼年酷爱学习,考中进士,经多次升迁河阳节度判官。咸平年间(998~1003)上疏奏对,言说当今最要紧的事情,真宗感到十分奇异,奉召应试舍人院,代理右正言。敬献...
  • 列传第九十四》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50章 - - 尚可孤,东部鲜卑宇文之别种也,代居松、漠之间。天宝末归国,隶范陽节度安禄山,后事史思明。上元中归顺,累授左、右威卫二大将军同正,充神策大将,以前后功改试太常卿,仍赐实封一百五十...
  • 废帝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废帝殷,字正道,文宣皇帝的长子,母亲是李皇后。天保元年(550),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机敏聪慧。初学反切语,在“..”字下注“自反”。侍者不解其意,太子解释说:&...
  • 江悦之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江 悦之,字彦和,济陽考城人。七世祖江 统,晋朝时任散骑常侍。刘渊、石勒之乱时,渡江 南迁。祖兴之、父范之,都被刘裕所杀。 江 悦之少孤。任官刘骏,历官诸王参军。爱好兵书,有将...
  • 郭世道传》原文翻译 - - 《宋书》100章 - - 郭世道,会稽永兴人,出生时便死了母亲,父亲再娶,郭世道伺候父亲和后母,孝顺备至。年到十四时,又死了父亲,在守孝期间超过了礼节,几乎受不了这个打击,家庭贫困没有产业,世道做短工供养继...
  • 武帝纪第一》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曹操) 武帝纪,太祖武皇帝,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西汉相国曹参的后代。 东汉桓帝在位时,曹腾任中常侍大长秋,封为曹亭侯。他的养子名曹嵩,继承了他的封爵,曾官至太尉,但没有人知道...
  • 元稹的古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零六 卷406_1 《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元稹 昔冠诸生首,初因三道征。 公卿碧墀会,名姓白麻称。 日月光遥射,烟霄志渐弘。 荣班联锦绣,谏纸赐笺藤。 便欲呈肝...
  • 孟郊古诗词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七十八 卷378_1 《寄张籍》孟郊 夜镜不照物,朝光何时升。 黯然秋思来,走入志士膺。 志士惜时逝,一宵三四兴。 清汉徒自朗,浊河终无澄。 旧爱忽已远,新愁坐相凌。 君其隐壮...
  • 卢纶古诗名句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二百八十 卷280_1 《李端公(一作严维诗,题作送李端)》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卷280_2 《秋晚...
  • 刘长卿经典古诗词》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全唐诗卷一百五十 卷150_1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刘长卿 悠然钓台下,怀古时一望。 江水自潺湲,行人独惆怅。 新安从此始,桂楫方荡漾。 回转百里...
  • 甘蕉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甘蕉 释名 亦名芭蕉、夭苴、芭苴。 气味 甘、大寒、无毒。 主治 1、一切肿毒。用芭蕉根捣烂涂患处。 2、流动性红色风疹。治方同上。 3、风火牙痛及虫牙痛。用芭蕉根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