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南史 > 100章 > 王晏传

南史

《南史》100章王晏传

《南史》为唐朝李延寿撰,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南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王晏传

书籍:南史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10
王晏字休默,一字士彦。在宋朝做官,起初是建安国左常侍,渐渐升到车骑,晋熙王刘燮在安西任命王晏为主簿,当时齐武帝为长史,与王晏相遇。军府转为镇西,又任命王晏为记室。沈攸之发难后,他跟随武帝镇守盆城。齐高帝当时虽然威权很重,但众人心里仍然疑惑,王晏则专心侍奉,军事文件都委托给他。他性情谄媚,逐渐受到宠信,常常参与议论机密。
建元初年(479),他担任太子中庶子。武帝在东宫,专断朝政,很多事情都不上报,王晏担心会获罪,便称病自动疏远他。武帝即位,他做长兼侍中,信任如旧。升为侍中祭酒。中间遭到了母亲的丧事,后来起用为司徒左长史。王晏的父亲王普曜借着王晏的势力,做了许多显达官职。王普曜死后,王晏居丧有礼。永明六年(488),担任丹陽尹。王晏地位重要而且很受信赖,豫章王萧嶷、尚书令王俭等都放下架子和他结交,而王晏常常因为工作出现疏漏受到责备,所以连连称说有病。时间久了,转为江州刺史。他哭着不愿外出,结果留下担任吏部尚书、太子右率,终于因为旧恩而受到宠幸。
当时尚书令王俭虽然官位高贵,却被疏远,王晏负责选拔官吏以后,权力管到台阁,和王俭很不融洽。王俭去世,礼官想依照王导的先例给他追加谥号为“文献”,王晏上奏说:“王导才能得到这样的谥号,但宋朝以来不加给素族。”而对亲人说:“已经把他当成平民宰相了。”永明十一年,为右仆射,兼任太孙右卫率。
武帝去世,遗旨把尚书事交给王晏和徐孝嗣。郁林王即位,转为左仆射。后来明帝谋划废立皇帝,王晏便响应推举,转为尚书令,封为曲江县侯,配给乐队一部、卫队五十人入殿。当时明帝形势已经公开,而没人敢于先说,萧谌兄弟握有兵权,迟疑不决,王晏接连三夜便装步行到萧谌家中商议,当时的人们因此观望着他们。明帝与王晏在东府谈到时事,王晏和他击掌说道:“您常说王晏怯懦,现在如何?”建武元年(494),晋升官号为骠骑大将军,配给班剑二十人,又加兵一百人,兼太子少傅,晋升爵位为公。因为魏军出动,配给兵士一千人。
王晏对亲戚旧友十分热情,为当时人所称赞,现在自认为辅佐维新,言谈之间常常非议武帝旧时的事情,众人才开始加以责怪。明帝虽然在关键时刻需要王晏,但心里却怀疑排斥。他翻阅武帝时的诏令,得到给王晏的手诏三百余张,都是议论国家政事。永明时期(483~493),武帝想让明帝代王晏兼管选举,王晏启奏说:“萧鸾精明干练有余,然而不熟悉诸姓百家,恐怕不能担任这一职务。”于是停下了。等看见这张诏书后,明帝更加猜忌和鄙薄他。明帝初即位时,始安王萧遥光就劝他杀掉王晏,明帝说:“王晏对我有功勋,而且也没有罪过。”萧遥光说:“王晏尚且不能为武帝,怎能为陛下?”明帝默然地改变了脸色。当时明帝常常派心腹左右陈世范等人外出到路途街巷中去探听反对言论,从此便以王晏为对象。王晏性情浮躁,私欲无厌,自己声言旦夕之间就可以官至开府。又企望做录尚书,常常对别人说:“徐公应为尚书令。”又和徐公诗云:“槐序候方调。”他的名位在徐公的前面,徐公如果有三槐,则王晏不言自明。有人便对他进行讥讽。
王晏的威望不重,又与皇上平素疏远,中兴初年(501),虽然为了政事而委任他,但内心却相疑虑,王晏没有防备的心理。位居朝堂,事情多是独断专行,内外要职,都要用来安排亲信,常常与皇上争执用人。他多次叫相面的人来给自己相面,说他要大贵。跟客人谈话,好支开旁人。皇上听说后,怀疑王晏要谋反,于是便有了诛杀王晏的心思。有个人叫鲜于文粲,与王晏的儿子王德元往来,他秘密地探听到朝廷的旨意后,就告发王晏有异志。又有身边的单景俊、陈世范等人听了巫觋的话启奏皇上,说王晏怀有异图。这时要在南郊进行祭天,皇帝应该亲自到场,单景俊等人就说王晏要借此机会和武帝以前的主帅在中途偷偷发难。正巧赶上有野兽侵犯南郊的祭坛,皇帝越发害怕,在尚未郊祭的前一天,皇上便决定取消这一行动。首先报知了王晏和徐孝嗣,徐孝嗣领旨,而王晏则上言郊祀是件大事,皇上一定要亲自去办。单景俊的话更加得到证明。元旦会见群臣结束以后,便召见了王晏,在华林省把他杀死。下诏书公布了他的罪名,并说河东王萧铉识力微弱,想让他空居帝位,一并下令由廷尉收监。
王晏做员外郎时,父亲王普曜斋房前的柏树忽然变为梧桐,谈论的人认为梧桐虽然有栖居凤凰的美妙,却失去最后凋落的节操。等王晏败亡,果然是这样。又在没有败亡以前,他见屋上的椽子都是大蛇,近前再看还是木头。王晏很讨厌它们,便用纸把椽子裹上,还看见纸内在摇动,簌簌有声。又曾在北山庙答赛神灵后夜间回来,王晏醉酒,部属也饮了酒,仪仗错乱,前后十几里中,不再能够控制。懂得的人说这显示将不能长久。不久便败亡了。
王晏的儿子王德元,有意进取,位居车骑长史。王德元初名王湛,武帝说:“刘湛、江湛,都不是善终,这不是个好名字。”王晏便给他改了,到现在也被牵连杀死。
王晏的弟弟王诩,位居少府卿。皇帝下令没当上黄门郎以前,不准蓄女伎,王诩和射声校尉陰玄智因为蓄伎而被免官,囚禁了十年。皇帝下令特别宽免了王诩。王诩也很重旧交。后来任命为广州刺史。王晏被杀后,皇上派人也把他杀死。

王晏传相关文章

  • 向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向姓氏祖宗:孙向姓氏起源: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神农氏有裔孙向,被封为诸侯,其后代子孙以向为姓,遂成向姓。出自祁姓,为帝尧的后裔,以国为姓。周代有向国,故址在今山东莒县...
  • 金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00章 - - 姓氏:金姓氏祖宗:少昊姓氏起源:1、出自少昊金天氏。相传少昊是上古五帝之一,是黄帝的己姓子孙,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按照古人的五行学说,西方属金,所以少昊又有金天氏的称号。他...
  • 伶人方俊官》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伶人方俊官,幼以色艺擅场,为士大夫所赏,老而贩鬻古器,时来往京师,尝览镜自叹曰:方俊官乃作此状,谁信曾舞衫歌扇,倾倒一时耶?倪余疆感旧诗曰:落拓江湖鬓有丝,红牙按曲记当时,庄生蝴蝶归何...
  • 孟冬纪》原文翻译 - - 《吕氏春秋》纪 - - 【孟冬】  一曰: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应钟。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虹藏不见。...
  • 冯道的故事》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我们举出一个人来做例子,这是讲到这里,顺便讨论历史。在此要特别声明,冯道这个人,是不能随便效法的。现在只是就学理上,作客观的研究而已。唐末五代时,中国乱了八十多年当中,这个当...
  • 卷二十一》原文翻译 - - 《水经注》下卷 - - 汝水出河南梁县勉乡西天息山,《地理志》曰:出高陵山,即猛山也。亦言出南阳鲁阳县之大盂山。又言:出弘农卢氏县还归山。《博物志》曰:汝出燕泉山,并异名也。余以水平中,蒙除鲁阳太守...
  • 卷一》原文翻译 - - 《水经注》上卷 - - 仑墟在西北,三成为昆仑丘。《昆仑说》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  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  《禹本纪》与此同。高...
  •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上卷 - - 话说匡超人那晚吃了酒,回来寓处睡下。次日清晨,文瀚楼店主人走上楼来,坐下道:“先生,而今有一件事相商。”匡超人问是何事。主人道:“目今我和一个朋友合本要刻一...
  • 姊妹易嫁》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掖县相国毛公,家素微,其父常为人牧牛。时邑世族张姓,有新阡在东山之阳。或经其侧,闻墓中叱咤声曰:“若等速避去,勿久混贵人宅!”张闻,亦未深信。既又频得梦警曰:“汝...
  • 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公孙丑章句 - -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  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
  • 东门之池》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 屯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前32卦 - - (水雷屯)坎上震下《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
  • 她大我大》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闺风部 - - 她大我大 一家娶妾,年纪过长于妻。有卖婆见礼,问哪位是大,妾应云:“大是她大,大是我大。” 罚真咒 一人欲往妾处,诈称:“我要出恭,去去就来。”妻不许。...
  • 张继先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张继先 点绛唇(祐陵问:所带葫芦如何不开口,对御作) 小小葫芦,生来不大身材矮。子儿在内。无口如何怪。 藏得乾坤,此理谁人会。腰间带。臣今偏爱。胜挂金鱼袋。 忆桃源 词以答之 长...
  • 舒亶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舒亶 临江仙(送鄞令李易初) 折柳门前鹦鹉绿,河梁小驻归船。不堪花发对离筵。孤村啼鴂日,深院落花天。 文采弟兄真叠玉,赤霄去路谁先。明朝便恐各风烟。江山如有恨,桃李自无言。 ...
  • 成公·成公十一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50章 - - 【经】十有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晋。晋侯使郤犨来聘,己丑,及郤犨盟。夏,季孙行父如晋。秋,叔孙侨如如齐。冬十月。   【传】十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晋。晋人以公为贰于楚,故止公...
  • 圣宗六》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二十八年春正月辛亥朔,不受贺。甲寅,如乾陵。癸酉,奉安大行皇太后梓宫于乾州涂殿。 二月丙戌,宋遣王随、王儒等来吊祭。<一>己亥,高丽遣魏守愚等来祭。是月,遣左龙虎卫上将军萧...
  • 田儋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田儋是狄县人,是战国时齐王田氏的后代。 田儋的堂弟叫田荣,田荣的弟弟叫田横,兄弟三人都是豪杰人物,再加上他们的族门强大,所以很得人心。 陈胜刚在楚地造反称王时,派周市率军北上...
  • 温人之周》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一 东周(温人之周) 【提要】战国时代东周虽然越来越弱,但还是名义上天子。周君为天下之君,是名正言顺的。可能现实不是这样,因为群雄割据,早已无视天子,但是只要照章...
  • 通草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通草 释名 木通、附支、丁翁、万年藤,子名燕覆。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上能通心清肌、治头痛、利九窍,下能泄湿热、利小便、通大肠,治遍身拘痛。 通草根:可治项下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