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陈书 > 100章 > 萧允传

陈书

《陈书》100章萧允传

《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姚思廉所著,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陈书》共三十六卷,其中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无表志。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

《陈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萧允传

书籍:陈书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萧允字叔佐,兰陵人。其曾祖父萧思话,为宋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爵位封陽穆公。祖父萧惠。。,任散骑常侍、太府卿、左民尚书。父亲萧介,为梁侍中、都官尚书。
萧允少时出名,他神采庄重,性情豁达有鉴赏力,举止含蓄不露,行为合符礼法。初任邵陵王法曹参军,转任湘东王主簿,迁任太子洗马。侯景攻陷台城,百官逃散,萧允独自衣冠齐楚端坐在官署,侯景军人很是敬佩他,因而没有威逼他。不久出京师居京口,当时寇贼恣肆横行无所忌惮,百姓騷动不安,百官士族,四出逃散,独萧允安然不动。
有人问他缘故,他回答说:“性命之历数,自天意,岂能出逃就活命呢?只是患难的产生,皆起于利欲熏心,如果不追逐名利,灾祸怎么能产生呢?方今百姓振臂而起以此建立大功,因一句善言而取卿相之位,我一书生会有什么作为呢?庄周像躲避自己的影子一样而顾虑重重,我不会这样。”便闭门静处,隔日而食,最后避免了灾祸。
侯景乱平后,高祖镇守南徐州,致信召引他,萧允又称病推辞。永定年间,侯安都任南徐州刺史,亲自临庐拜访,表达他尊敬长辈之意。天嘉三年(562),征辟为太子庶子。三年授职为棱威将军、丹陽尹丞。五年兼侍中,出使北周,回朝任中书侍郎、大匠卿。
高宗即位,迁任黄门侍郎。五年573出京任前晋安王长史。六年(574),晋安王治南豫州,萧允再次任王长史,当时晋安王年纪还小,不能亲自管治民政事务,所以委托萧允代理府州事务。入京任光禄卿。萧允性情敦厚,未曾因追求名利影响自己的情绪。晋安王出镇湘州后,又苦求携萧允同行,萧允年少时和蔡景历要好,景历的儿子蔡征送干肉给萧允以表对父亲朋友的敬意,听说萧允要随行,便对萧允说:“公年岁已高德高望重,为国家的元老,从容镇守,早晚会做高官,何需再辛辛苦苦到地方陈书为官!”萧允回答说:“已答应晋安王,岂能食言。”他对荣誉坦然到如此地步。
至德三年(585),任中卫豫章王长史,历任通直散骑常侍、光胜将军、司徒左长史、安德宫少府。镇卫鄱陽王出镇会稽,萧允又任长史,兼会稽郡丞。萧允行经延陵季子庙,摆放。。藻祭祀延陵,假托为异代之交写诗以表达自己的心意,文辞清丽典雅,后主曾问蔡征说:“卿父子与萧允为挚友,你认为此公志操如何?”征回答说:“他那种清净无为玄远高深的思想,深不可测,至于文章,看了这首诗后就不用说了。”于是背诵萧允的诗来对答,后主深为叹赏,同年任光禄大夫。
隋军渡江后,萧允迁到关右。那时陈朝官吏到长安的,一概照例授官,只有萧允和尚书仆射谢亻由以年老多病推辞,隋文帝觉得他俩德行高尚,便厚赐钱帛。不久因病于长安去世,时年八十四岁,其弟为萧引。

萧允传相关文章

  • 选人遇狐》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琴工钱生,以鼓琴客裘文达公,滑稽善谐戏,因面有瘢风,皆呼曰钱花脸。来往数年,竟不能举其里居名字也。言一选人,居会馆,于馆后墙缺,见一妇甚有姿色,衣裳故敝,而修饰甚整洁,意颇悦之。馆人...
  • 曰水火,木金土①。此五行,本乎数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40节 - - [原文]曰水火,木金土①。此五行,本乎数②。  [注释]  ①水火,木金土:古人所说的五行。五行学说的核心就是“相生”“相胜”。相生,指五行相互促进。相胜,指...
  • 藏虱》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乡人某者,偶坐树下,扪得一虱,片纸裹之,塞树孔中而去。后二三年,复经其处,忽忆之,视孔中纸裹宛然。发而验之,虱薄如麸。置掌中审顾之。少顷,觉掌中奇痒,而虱腹渐盈矣。置之而归。痒处核...
  • 鸲鹆》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王汾滨言:其乡有养八哥者,教以语言,甚狎习,出游必与之俱,相将数年矣。一日将过绛州,去家尚远,而资斧已罄,其人愁苦无策。鸟云:“何不售我?送我王邸,当得善价,不愁归路无资也。&rdqu...
  • 蝃蝀》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乃如之人也,怀婚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 第九十八回·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却说司马懿奏曰:“臣尝奏陛下,言孔明必出陈仓,故以郝昭守之,今果然矣。彼若从陈仓入寇,运粮甚便。今幸有郝昭、王双守把,不敢从此路运粮。其余小道,搬运艰难。臣算蜀兵行粮止...
  • 归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八卷 - - 【解析】本篇以《归战》为题,旨在阐述对退归之敌作战应注意掌握的原则,同前篇《逐战》一样,仍属追击作战的问题。它认为,对于退归之敌,必须在查明其退归原因后,再决定是否追击。凡...
  •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原文翻译 - - 《金刚经》金刚经全文译文 - -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
  • 王珪李靖》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杜子美《送重表侄王评事》诗云:“我之曾老姑,尔之高祖母。尔祖未显时,归为尚书妇。隋朝大业末,房杜俱交友。长者来在门,荒年自糊口。家贫无供给,客位但箕帚。俄顷羞颇珍,寂寥...
  • 洪茶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洪茶 月华清(春夜对月) 花影摇春,虫声吟暮,九霄云幕初卷。谁驾冰蟾,拥出桂轮天半。素魄映、青琐窗前,皓彩散、画阑干畔。凝眄。见金波滉漾,分辉鹊殿。 况是风柔夜暖。正燕子新来,海...
  • 道经·第十二章》原文翻译 - - 《道德经》道经 -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 唐纪三十七唐肃宗乾元二年(己亥,公元759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50章 - - [1]春,正月,己巳朔,史思明筑坛于魏州城北,自称大圣燕王;以周挚为行军司马。李光弼曰:“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进,此欲使我懈惰,而以精锐掩吾不备也。请与朔方军同逼魏城,求与之战,彼...
  • 本纪第九·章宗一》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章宗一   章宗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讳璟,小字麻达葛,显宗嫡子也。母曰孝懿皇后徒单氏。大定八年,世宗幸金莲川,秋七月丙戌,次冰井,上生。翌日,世宗幸东宫,宴饮欢甚,语...
  • 刘豫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刘豫字彦游,景州阜城人。世代务农,到刘豫时才考进士,元符(1098~1100)中考中进士。刘豫小时候缺乏教养和德行,曾偷同学的白金盂、纱衣。政和二年(1112),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被言者攻...
  • 胡瑗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00章 - - 胡瑗字翼之,泰州海陵人。以经术教授于吴地,达四十余年。   景..初年(1034),朝廷改定雅乐,下诏求通晓音律之人。范仲淹特荐举胡瑗,胡瑗以平民的身份在崇政殿回答皇上的咨询。...
  • 卢文纪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卢文纪,字子持,京兆万年人。后唐长兴末年,任太常卿。卢文纪相貌魁武伟岸,声音高昂清朗,对答响亮铿锵,饮食量大。奉命出使川蜀,经过岐下,当时唐末帝为岐下主帅,以主人的身分礼遇接待他...
  • 杨义臣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杨义臣,代人,本姓尉迟。 父亲尉迟崇,仕北周,为仪同大将军,率兵镇守恒山。 当时,隋高祖任定州总管。 尉迟崇知道高祖相貌非常,常常与他交 结,高祖对他很亲近。 高祖为北周丞...
  • 范云传》原文翻译 - - 《梁书》50章 - - 范云字彦龙,是南乡舞陰人,晋朝平北将军范汪的第六代孙。六岁时,在路上遇见豫州刺史殷琰,殷琰认为他人才出众,邀请他来作客。范云在问答应对时很有风度文采,旁若无人。殷琰让他作诗...
  • 酸浆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酸浆 释名 醋浆、革针、苦耽、灯笼草、虎弁草、天泡草、王母珠、洛神珠。 气味 (苗、叶、茎、根)苦、寒、无毒。 (子)酸、平、无毒。 主治 1、热咳咽痛。用酸浆草为末,开水...
  • 水蛭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虫部 - - 水蛭 释名 至掌。大者名马蜞、马蛭、马蟥、马鳖。 气味 咸、苦、平、有毒。 主治 1、产后血晕(血结于胸中,或偏于少腹,或连于胁肋)。用水蛭(炒)、虫(去翅足,炒)、没药、麝香各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