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陈书 > 100章 > 孔奂传

陈书

《陈书》100章孔奂传

《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姚思廉所著,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陈书》共三十六卷,其中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无表志。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

《陈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孔奂传

书籍:陈书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陰人。其曾祖父孔王秀之,是齐朝左民尚书,吴兴郡太守。祖父孔至存担任过太子舍人、尚书三公郎,父亲孔稚孙,是梁宁远枝江公主簿、无锡县令。
孔奂年幼丧父,由叔父孔虔孙收养。他好学,擅长写文章,经文史籍,诸子百家,无不通览。沛国刘显当时在学府最有名气,每次和孔奂一起讨论,很是佩服,于是拉着孔奂的手说:“从前蔡伯喈在读书做人方面都要与王仲宣看齐,我应该向蔡伯喈看齐,足下可与王氏媲美。”刘显不久把所藏书籍送给孔奂。
州里选举秀才,孔奂金榜题名。起初授职为扬州主簿、宣惠湘东王行参军,他都未就职。后来任镇西湘东王外兵参军,入任尚书仓部郎中,迁任仪曹侍郎。那时左民郎沈炯遭匿名信毁谤,将受重刑,事情牵连台阁,人人忧心忡忡,孔奂在朝廷据理以争,全部澄清。当时丹陽尹何敬容认为孔奂刚正不阿,请求补任功曹史。不久孔奂又将出任南昌侯相,时值侯景之乱,没去就职。
京城陷落后,朝中官员都被拘禁,有人向贼帅侯子鉴推荐孔奂,于是侯子鉴下令解其镣铐,用厚礼待他,让他执掌书记之职。当时侯景的士兵都放荡不羁,凶威四溢,侯子鉴是侯景的心腹,又身居高职,朝中官员看见他,都卑躬屈膝,只有孔奂傲慢自如,毫不屈服。那时有人规劝孔奂说:“当今乱世,人人都想苟且偷生,加上獯羯又横蛮无理,你岂能跟他们讲礼义?”孔奂却说:“我性命还在,虽不能以死相拼,但岂能卑躬屈膝讨好贼寇,来保全自身呢?”当时贼寇掠夺百姓,拘禁豪门庶族,孔奂总是保护他们,得到他帮助的人很多。
不久孔奂的母亲去世,他伤心过度超过了哀礼。当时天下丧乱,都不能服三年的丧期,只有孔奂和吴国张种,在乱世中遵守法度,他们以行孝道而闻名。
侯景之乱平定后,司徒王僧辩先下征召令,任孔奂为左西曹掾,不久又命他任丹陽尹丞。梁元帝在荆州继位后,诏令孔奂和沈炯一起西上江陵,王僧辩多次奏请留下他们。元帝亲自写诏令给王僧辩说:“孔奂、沈炯二人,今暂且借给你。”可见朝廷重视孔奂之一斑。不久孔奂任太尉从事中郎。王僧辩任扬州刺史时,孔奂又补任扬州治中从事史。那时侯景之乱刚刚平定,百废待兴,典章制度,都不复存在,孔奂博识多知,甄别典故,所问的没有不知道的,当时的礼节制度,奏章文书,都出自孔奂之手。
高祖任宰相时,任孔奂为司徒右长史,迁任给事黄门侍郎。北齐派东方老、萧轨等人前来进犯,寇军抵达后湖,都城动荡不安,加之四面阻塞不通,粮饷运输跟不上,三军的给养,全靠京师,于是任孔奂为贞威将军、建安县令。当时因多年兵荒马乱,人口流散,强敌突然入侵,供给毫无来源,高祖限定日期决战,便命孔奂多做些饭食,用荷叶包着,一夜之间,得到数万包,士兵早上吃完,丢掉多余的,便去决战,终于大破贼寇。
高祖即位,孔奂任太子中庶子。永定二年(558),又任晋陵太守。晋陵自宋、齐以来,一直是大郡,虽经贼寇騷扰,但还是较富裕。历任太守多搜刮民财,只有孔奂清廉自守,他的妻儿都不去官府,只有孔奂乘独舟公去郡,他所得的薪俸,随即分给孤儿寡母,郡内百姓非常高兴,称他为“神君”。曲阿富人殷绮,见孔奂住所朴素俭约,便送给他一套衣服,一床毡被。孔奂说:“太守本身有很高的薪俸,办这些轻而易举,只是老百姓无救济,容不得我独享温饱罢了。谢谢你的好意,希望不给你添麻烦。”
当初,世祖在吴中,听说孔奂擅长理政,继位后,诏命孔奂为御史中丞,兼扬州大中正。孔奂品性刚直,善于治理,多次上奏弹劾,朝廷官员很敬畏他。孔奂甚通治国之本,每次撰写的奏章,皇上无不称好,各官署滞留的事务,都交给孔奂处理。不久迁任散骑常侍,兼步兵校尉,中书舍人,掌诏诰,扬州、东扬州大中正。天嘉四年(563),孔奂再次担任御史中丞,不久任五兵尚书,常侍、中正职务不变。当时世祖患病,朝内诸事,都交给仆射到仲举和孔奂共同处理。世祖病重后,孔奂、高宗、到仲举和吏部尚书袁枢、中书舍人刘师知等人入宫呼医递药。世祖曾对孔奂等人说:“当今三方鼎立,百姓不能安宁,国内事情繁多,需要年长的君主。我想效法近世的晋成帝,远扬殷商之法,你们务必遵从此意。”孔奂便流泪抽泣着回答世祖说:陈书“陛下只是膳食不调,病愈之日不会久远,皇太子青春旺盛,圣德与日俱增,以令弟安成王之尊,足以成为周公、伊尹那样的辅佐,他若有废立之心,以我等愚忠,断不能奉命。”世祖便说:“古之正直遗风,又在你身上重现了。”天康元年(566),又任孔奂为太子詹事,二州中正职务不变。
世祖崩,废帝继位,任孔奂为散骑将军、国子祭酒。光大二年(568),孔奂出任信武将军、南中郎康乐侯长史、浔陽太守,代理江州事务。高宗继位,孔奂调任仁威将军、云麾始兴王长史,其他职务不变。他在职期间清廉节俭,行为规正,高宗便嘉奖他,赐给他五百斛米,且多次下诏书慰问他。太建三年(571),征召为度支尚书,兼右军将军。五年改任太子中庶子,和左仆射徐陵一起参掌尚书五条事。六年迁任吏部尚书。七年又加任散骑常侍。八年改任侍中。当时出师北伐,孔奂收复淮州、泗州,徐州、豫州酋长,相继降服,加封赏赐,纷至沓来,孔奂潜心接待,不曾有宾客等在门外。又加上鉴识人物,精通族谱,凡是被他选拔的,都录用为官,对他心悦诚服。
孔奂品性耿直,谢绝私下嘱托,即使是位尊太子、官高公侯之人,如果是隐情相求,他也始终不从。始兴王陈叔陵在湘州,多次婉言劝告有司,坚持谋求宰相之职。孔奂说:“三公之职,本以道德推举,未必是皇亲。”于是对高宗直言相劝。高宗说:“始兴王哪能居三公之位,况且我儿即使居公位,也须排在鄱陽王之后。”孔奂回答:“我之所见,也如陛下旨意。”后主在东宫时,想任江总为太子詹事,令管记陆瑜告诉孔奂。孔奂对陆瑜说:“江总具有潘岳、陆云的华丽,而无东园公、绮里季之内才,辅佐太子,实在难为他。”陆瑜如实禀告后主,后主很不满意,便自己告诉高宗。高宗想答应他,孔奂便上奏章说:“江总是文笔华丽之人,现今皇太子文笔不错,不用再从江总学习,以臣之拙见,应选择厚道之人,来辅佐太子。”高宗又说:“按照你说的,谁居此位最合适?”孔奂说:“都官尚书王廓,品德高尚,性情敦厚机敏,可以担当此任。”后主当时也在场,就说:“王廓是王泰之子,不可任太子詹事。”孔奂又说:“宋朝范晔是范泰之子,也任太子詹事,前代没疑义。”后主仍固执己见,高宗最后还是任江总为太子詹事,因此忤逆了皇上。孔奂耿直如此。
当初,后主想任其私宠为官,把此事托付孔奂办理,孔奂没从。右仆射陆缮调职后,高宗想用孔奂,已草拟诏书,因后主制止,未能实行。太建九年孔奂调任侍中、中书令、兼左骁骑将军、扬州东扬州丰州三州大中正。十一年孔奂迁任太常卿,侍中、中正职务不变。十四年,调任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兼前军将军,未授官,改为弘范宫卫尉。至德元年(583)去世,时年七十岁。追任散骑常侍,原职不变。孔奂有诗文集十五卷,弹文四卷。
其子孔绍薪、孔绍忠。孔绍忠字孝扬,也有才学,官至太子洗马、仪同鄱陽王东曹掾。

孔奂传相关文章

  • 卖花者》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奴子王廷佑之母言,青县一民家,岁除日有卖通草花者,叩门呼曰:伫立久矣,何花钱尚不送出耶?诘问家中,实无人买花。而卖者坚执一垂髻女子持入。乃正纷扰间,闻一老媪急呼曰:真大怪事,厕中敝...
  • 马牛羊,鸡犬豕①。此六畜,人所饲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40节 - - [原文]马牛羊,鸡犬豕①。此六畜,人所饲②。  [注释]  ①马牛羊,属上珍三品。鸡犬豕属下珍三品。豕(因市)即猪。   ②畜:即牲畜,人类饲养的禽兽总称。 饲:饲养。  [译文]  马、...
  • 文事》原文翻译 - - 《幼学琼林》卷四 - - 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学之德,学富五车。三坟五典,乃三皇五帝之书;八索九丘,是八泽九州之志。《书经》载上古唐虞三代之事,故曰《尚书》;《易经》乃姬周文王周公所系,故曰《周易》。二...
  • 江右游日记九》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十八日 别调御诸君。十五里,午至麻姑坛。又西二里,坞穷。循南山上,又二里转出五老西南,是为五老坳。于是循北山上,又二里为篾竹岭,越岭二里为丹霞洞,又西上一里为王仙岭,越岭又西一...
  • 麻姑缔姻》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乾隆年间,无锡陈翁游幕河南,隽雅拔俗,常为郡县上宾。晚岁倦游里居,室有三女皆贤孝工诗,戚党推为国色。其次女,即外祖母陈太夫人,归我外祖顾公愿堂先生者也。实以乾隆丁酉三月三日生...
  • 坊记》原文翻译 - - 《礼记》后25章 - - 子言之:「君子之道,辟则坊与,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大为之坊,民犹逾之。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子云:「小人贫斯约,富斯骄;约斯盗,骄斯乱。」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
  •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这年贾政又点了学差,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是日,拜过宗祠及贾母起身,宝玉诸子弟等送至洒泪亭。却说贾政出门去后,外面诸事不能多记。单表宝玉每日在园中任意纵『性』的旷『荡』,真...
  • 潘熊飞、黄庭佐、龚日昇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潘熊飞 南乡子 十日后重阳。甘菊阶前满意黄。生日无钱留贺客,何妨。尚有儿曹理寿觞。 双鬓已沧浪。休问金门与玉堂。二仲相期三径在,徜徉。何用功成似子房。 黄庭佐 水调歌...
  • 列传第二百十七·西域一》原文翻译 - - 《明史》350章 - - 哈密,东去嘉峪关一千六百里,汉伊吾卢地。明帝置宜禾都尉,领屯田。唐为伊州。宋入于回纥。元末以威武王纳忽里镇之,寻改为肃王,卒,弟安克帖木儿嗣。   洪武中,太祖既定畏兀儿地,...
  • 志第十七·地理二》原文翻译 - - 《明史》50章 - - 山东山西   山东《禹贡》青、兖二州地。元直隶中书省,又分置山东东西道宣慰司属焉。洪武元年四月置山东等处行中书省。三年十二月置青州都卫。八年十月改都卫为山东都指...
  • 谢彦章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50章 - - 谢彦章,许州人,幼年拜葛从周为养父,从周喜爱他机敏聪明,教他兵法,经常把一千枚钱放在一个大盘子里,排列成战阵队伍的形状,教他出没进退的方法,彦章全部掌握了其中诀窍。到壮年,服事太...
  • 王肃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00章 - - 王肃,字恭懿,琅笽临沂人,司马衍的丞相王导的后人。父王奂,为萧赜尚书左仆射。王肃少时即聪慧善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出仕萧赜政权,历任著作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书丞。王肃...
  • 陆慧晓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100章 - -   陆慧晓字叔明,是吴郡吴县人。祖父陆万载,曾任侍中,父亲陆子真,元嘉中任海陵太守。当时中书舍人秋当是皇帝宠 臣,家在海陵,曾回乡安葬父亲,陆子真不与他往来,秋当要他调遣民工造...
  • 临川献王萧映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临川献王萧映字宣光,太祖第三个儿子。宋朝元徽四年(476),初仕任著作佐郎,调任抚军行参军,南陽王文学。沈攸之事发,太祖当时管理南徐州,任萧映为宁朔将军,镇兵京口。事平之后,授...
  • 文苑列传第七十下》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00章 - - (张升、赵壹、刘梁、边让、郦炎、侯瑾、高彪、张超、祢衡) ◆张升传,张升字彦真,陈留尉氏人,富平侯张放的孙子。张升年轻时涉览群书,任性而行,不可羁束。意见与他相合的,就全心交 结...
  • 窦田灌韩传》原文翻译 - - 《汉书》100章 - - 【原文】 窦婴字王孙,孝文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也。喜宾客。孝文时为吴相,病免。孝景即位,为詹事。 帝弟梁孝王,母窦太后爱之。孝王朝,因燕昆弟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
  • 淫邪发梦》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淫邪发梦第四十三 黄帝曰:愿闻淫邪泮衍,奈何?岐伯曰: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气淫于腑,则有余于外,不足于内;气淫于脏,则...
  • 徐光溥、欧阳炯、詹敦仁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六十一 卷761_1 《题黄居采秋山图》徐光溥 天与黄筌艺奇绝,笔精回感重瞳悦。 运思潜通造化工, 挥毫定得神仙诀。 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 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
  • 包佶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全唐诗卷二百零五 卷205_1 《祀风师乐章。 迎神》包佶 太皞御气,句芒肇功。 苍龙青旗,爰候祥风。 律以和应,神以感通。 鼎俎修蚃,时惟礼崇。 卷205_2 《祀风师乐章。 奠币登歌...
  • 红蓝花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红蓝花 释名 亦名红花、黄蓝。 气味 (花)辛、温、无毒。 主治 1、风疾兼腹内血气痛。用红花一两,分为四份。先取一份以酒一升,煎成一杯半,一次服下。不止,再服。 2、一切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