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晋书 > 50章 > 谢鲲传

晋书

《晋书》50章谢鲲传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晋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谢鲲传

书籍:晋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8
谢鲲字幼舆,陈国陽夏人。祖父谢缵,典农中郎将。父亲谢衡,以儒家的素质见称,做官至国子祭酒。谢鲲年少时知名,通达简傲有超人的见识,不修威仪,爱好《老子》、《易经》,能唱歌、善弹琴,王衍、嵇绍都认为他是奇才。
永兴年间(304~305),长沙王司马磖入朝辅政,当时有嫉妒谢鲲的人,说他将要出奔。司马磖要鞭笞他,谢鲲脱下衣服受罚,竟无违背之容。既而释放了他,又无喜悦之色。太傅东海王司马越闻知他的名声,征为掾,放任旷达不拘泥。不久因家僮取用官家槁木受牵连除名。当时的名士王玄、阮修等人,都觉得谢鲲刚入宰相府,便受黜辱,为此叹息遗憾。谢鲲听说后,方唱清歌鼓琴弦,毫不在意,莫不佩服他高远畅达,把荣辱看得淡漠。邻居家高氏的姑娘有美色,谢鲲曾经挑逗她,姑娘把织布的梭子投向他,打折了他两颗门牙。当时人为此说道:“任达不已,幼舆折齿。”谢鲲听说后,高傲地长啸道:“这不会影响我唱歌。”
司马越不久又征召他,转为参军事。谢鲲因时世正值多变故,便托辞有病离职,躲避到豫章。曾经行路经过空亭,夜晚住宿在那里,这个亭子过去时常有人被杀。天快亮时,有个黄衣人呼叫谢鲲的字号让他开门,谢鲲神态恬静毫无惧色,便在窗中伸手扯它,拉断了肩胛,一看,原来是鹿,沿着血迹找到了它。从此以后这个亭子不再出现妖怪。
左将军王敦引荐为长史,因讨伐杜。。之功封为咸亭侯。母丧离职,服丧期满,迁为王敦的大将军长史。当时王澄与王敦同坐,见谢鲲谈话不疲倦,连连赞叹可与谢长史交谈,都不顾盼一下王敦,他为人所羡慕就像这样。谢鲲不谋求功名,没有砥砺操守和品行,居身于可否之间,虽然自居好像秽浊,而行事不求积功高升。王敦有不愿做臣的行迹,朝野皆知。谢鲲知道不能用道辅正他,便悠闲自得地寄居于此,不致力于政事,从容不迫地讽议,聊以消遣时光而已。常常与毕卓、王尼、阮放、羊曼、桓彝、阮孚等人纵情饮酒,王敦因为他名声高,所以像待宾客一样礼待他。
谢鲲曾出使到京都,明帝司马绍在东宫会见他,十分亲近重视他。明帝问道:“议论的人把你跟庾亮相比,你自己认为如何?”谢鲲回答说:“穿礼服居庙堂,让百官有准则,我不如庾亮。退隐在野,放情山水,我自认为超过他。”温峤曾经对谢鲲的儿子谢尚说:“你父亲哪只是见识雅量长远,就是那英明精深的鉴察力,即使用诸葛瑾对孙权的比喻也不算过分。”
及至王敦将要叛逆时,他对谢鲲说:“刘隗奸邪,要危害社稷。我想清除国君身边的邪恶,匡辅国君救济时世,怎么样?”谢鲲回答说:“刘隗的确始成祸端,然而他还只是城墙洞中的狐狸,社坛里的老鼠,是有凭依而为非作歹的人。”王敦发怒说:“你是庸才,哪能通晓大理?”让谢鲲出任豫章太守,又留着不派遣,要凭借他的才气名望,威逼着谢鲲等都屈从己意,同下京师。
王敦军至石头城,叹道:“我不能再有盛德之事了。”谢鲲说:“为什么会这样?只是从今以后,一天天忘记罢了。”当初,王敦对谢鲲说:“我当以周伯仁为尚书令,戴若思为仆射。”及到京都,又说:“近来人情怎么样?”谢鲲回答说:“明公这次举动,虽然想保存社稷,然而世俗的言论,的确未达高义。周岂页、戴若思,是南北人士仰望的人,明公您举荐任用他们,群臣必定贴伏安定了。”这一天,王敦派兵拘捕周岂页、戴若思,而谢鲲不知道,王敦大怒说:“你太粗疏马虎了吧,这两个人不称职,我已经逮捕了他们。”谢鲲与周岂页平素互相亲近尊重,听说后大为愕然,如同自己丧失了什么。参军王峤因王敦诛杀周岂页之事,劝谏很切直,王敦大怒,命令杀王峤,当时的人士畏惧,没有敢进言的人。谢鲲说:“明公你举大事,不杀一个人。王峤因呈献兴废之策违背旨意,便将他杀死衅鼓,不也太过分了吗?”王敦这才停止对王峤用刑。
王敦诛害忠贤之后,便称病不朝,打算回武昌。谢鲲讽喻王敦说:“您为保存社稷,建立不朽的勋业,而天下之人还不了解实情。如果您能朝见天子,使君臣消除隔阂,万众之心便会信服。依凭众望顺应群情,尽力谦让侍奉主上。如此则勋业可与匡辅天下者相比,美名便可千载流传了。”王敦说:“你能保证没有变故吗?”谢鲲回答说:“我近日入朝觐见,主上忧惧不安,久未见您,宫禁肃穆,必定没有忧虑。您若入朝朝见,我请求为你侍从。”王敦大怒说:“就是再杀你等几百人,对时事又能减少点什么?”竟不朝而离去。
这时朝廷中有威望的大臣被害,人们为谢鲲担忧,而谢鲲尊重礼义安于常道,时时进献清正之言。王敦既然不采纳,内心也不高兴。军队返回后,便让他到豫章,谢鲲临政清廉肃敬,百姓爱戴他。不久死在官署,享年四十三岁。王敦死后,追赠谢鲲为太常,谥号叫康。儿子谢尚继嗣,另外有传。

谢鲲传相关文章

  • 凡训蒙,须讲究①。详训诂,明句读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40节 - - [原文]凡训蒙,须讲究①。详训诂,明句读②。  [注释]  ①训蒙:即启蒙,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 讲:讲解。 究:考究。    ②训诂:用当代话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句读:古代称文...
  • 滇游日记八》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戊寅(公元1638年)  十月初一月凌晨起,晴爽殊甚。  从三家村啜粥启行,即西由峡中,已乃与溪别。  复西逾岭,共三里,人报恩寺。仍转东,二里,过松花坝桥。又循五龙山而南三十里,循省城东...
  • 黔游日记五》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二十日早餐,随担夫出平坝南门,循西山麓南行。  二里,有石坊当道,其南丛山横列,小溪向东峡去,路转西峡入。三里,又随峡南转。又二里,上石子岭,逾岭为石子哨。  又七里,过水桥屯。又...
  • 第八十九回 马陵道万弩射庞涓 咸阳市五牛分商鞅》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庞涓同太子申起兵伐韩,行过外黄,有布衣徐生请见太子。太子问曰:“先生辱见寡人,有何见谕?”徐生曰:“太子此行,将以伐韩也,臣有百战百胜之术于此,太子欲闻之否?&rd...
  • 梦别》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王春李先生之祖,与先叔祖玉田公交最好。一夜梦公至其家,黯然相语。问:“何来?”曰:“仆将长往,故与君来别耳。”问:“何之?”曰:“远矣。”...
  • 师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前32卦 - - (地水师)坤上坎下《师》:贞丈人吉,无咎。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六三,师或舆尸,凶。六四,师左次,无咎。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上...
  • 用刑》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抱朴子曰:莫不贵仁, 而无能纯仁以致治也;莫不贱刑, 而无能废刑以整民也. 或云:“明後御世, 风向草偃. 道洽化醇, 安所用刑? ”余乃论之曰:“夫德教者, 黼黻...
  • 虚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五卷 - - 【原文】凡与敌战,若我势虚,当伪示以实形,使敌莫能测其虚实所在,必不敢轻与我战,则我可以全师保军。法曰:“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①三国蜀将诸葛亮在阳平道②,魏...
  • 郑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郑 姓氏祖宗:郑桓公 姓氏起源: 郑姓的历史已有三千多年。它的来源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宣王把他的弟弟友封于槿林(今陕西华县东),建郑国,友即郑桓公。周幽王...
  • 辛庆忌》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汉成帝将立赵飞燕为皇后,怒刘辅直谏,囚之掖廷狱。左将军辛庆忌等上书救辅,遂得减死。朱云请斩张禹,上怒,将杀之,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臣敢以死争。”...
  • 晋文公》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00章 - - 祥符以后,凡天书礼文、宫观典册、祭祀巡幸、祥瑞颂声之事,王文正公旦实为参政宰相,无一不预。官自侍郎至太保,公心知得罪于清议,而固恋患失,不能决去。及其临终,乃欲削发僧服以敛,何...
  • 黄廷璹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黄廷璹 解连环 乍寒帘幕。愁灯花正结,又还轻落。弄瘦影、瓶里梅梢,为谁缀陇头,向来新萼。万古千今。算惟有、别情难托。把潘郎鬓绿,尽付雁声,几度寥寞。扁辰暮江旧泊。记携觞就折...
  • 本纪第二十五·仁宗二》原文翻译 - - 《元史》50章 - - 延祐元年春正月丁亥,授中书右丞刘正平章政事、商议中书省事。丙申,除四川酒禁。兴元、凤翔、泾州、邠州岁荒,禁酒。庚子,敕各省平章为首者及汉人省臣一员,专意访求遗逸,苟得其人,先...
  • 卷八十六 列传第二十四》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耶律化哥耶律斡腊耶律速撒萧阿鲁带耶律那也耶律何鲁扫古耶律世良耶律化哥,字弘隐,孟父楚国王之后。善骑射。   乾亨初,为北院林牙。统和四年,南侵宋,化哥擒谍者,知敌由海路来...
  • 志第十九礼志二》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礼志二   ○凶仪   丧葬仪:圣宗崩,兴宗哭临于菆涂殿。大行之夕四鼓终,皇帝率群臣入,柩前三致奠,奉柩出殿之西北门,就辒辌车,藉以素裀。巫者袚除之。诘旦,发引,至祭,凡五致奠...
  • 萧子显传》原文翻译 - - 《梁书》100章 - - 萧子显,字景陽,是萧子恪的八弟。自幼聪明敏慧,父亲文献王萧嶷认为他人材出众,爱他胜过爱其他的儿子。七岁时,受封做宁都县侯。南齐永元末年,按照王子的常例授官给事中。梁武帝天监...
  •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两军交 战智者胜 【原文】 十年春,齐帅伐我①。公将战(2),曹刿请见(3)。其乡人曰(4):“肉食者谋之⑤,又何间焉(6)?”刿曰:“肉食者鄙③,未能远谋。”...
  • 徐铉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五十二 卷752_1 《观人读《春秋》》徐铉 日觉儒风薄,谁将霸道羞。 乱臣无所惧,何用读春秋。 卷752_2 《秋日雨中与萧赞善访殷舍人于翰林座中作》徐铉 野出西垣步步迟,秋...
  • 杜荀鹤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九十二 卷692_1 《冬末同友人泛潇湘》杜荀鹤 残腊泛舟何处好,最多吟兴是潇湘。 就船买得鱼偏美, 踏雪沽来酒倍香。 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别衡阳。 与君剩采江山景,裁取...
  • 司空图古诗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三十四 卷634_1 《狂题十八首》司空图 莫恨艰危日日多,时情其奈幸门何。 貔貅睡稳蛟龙渴,犹把烧残朽铁磨。 别鹤凄凉指法存,戴逵能耻近王门。 世间第一风流事,借得王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