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四)学究与狐友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

《阅微草堂笔记》章节目录: 《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卷六滦阳消夏录(六)》 《卷七如是我闻(一)》 《卷八如是我闻(二)》 《卷九如是我闻(三)》 《卷十如是我闻(四)

学究与狐友

书籍:阅微草堂笔记章节:卷十如是我闻(四)更新时间:2020-01-02
人物异类,狐则在人物之间,幽明异路,狐则在幽明之间。仙妖殊途,狐则在仙妖之间,故谓遇狐为怪可,谓遇狐为常亦可。三代以上无可考,史记陈涉世家,称篝火作狐鸣,曰:大楚兴,陈胜王,必当是已有是怪,是以托之。吴均西京杂记称,广川王发栾书冢,击伤冢中狐,后梦见老翁报冤,是初化人形,见于汉代。张鷟朝野佥载,称唐初已来,百姓多事狐神,当时谚曰:无狐魅,不成村,是至唐代乃最多。太平广记载狐事十二卷,唐代居十之九,是可以证矣。诸书记载不一,其源流始末,则刘师退先生所述为详。盖旧沧州南一学究与狐友,师退因介学究与相见,躯干短小,貌如五六十人,衣冠不古不时,乃类道士。拜揖亦安详谦谨。寒温毕,问枉顾意。师退曰:世与贵族相接者,传闻异词,其间颇有所未明,闻君豁达,不自讳,故请祛所惑。狐笑曰:天生万物,各命以名,狐名狐,正如人名人耳。呼狐为狐,正如呼人为人耳,何讳之有?至我辈之中。好眫不一,亦如人类之内良莠不齐,人不讳人之恶,狐何讳狐之恶乎?第言无隐。师退问狐有别乎?曰:凡狐皆可以修道,而最灵者曰狴狐,此如农家读书者少,儒家读书者多也。问肶狐生而皆灵乎?曰:此系乎其种类,未成道者所生则为常狐,已成道者所生,则自能变化也。问既成道矣,自必驻颜,而小说载狐亦有翁媪,何也?曰:所谓成道,成人道也。其饮食男女,生老病死,亦与人同,若夫飞升霞举,又自一事,此如千百人中,有一二人求仕宦,其炼形服气者,如积学以成名,其媚惑采补者,如捷径以求售。然游仙岛,登天曹者,必炼形服气乃能。其媚惑采补,伤害或多,往往干天律也。问禁令赏罚,孰司之乎?曰:小赏罚统于长,其大赏罚则地界鬼神鉴察之。苟无禁令,则往来无形,出入无迹,何事不可为乎?问媚惑采补,既非正道,何不列诸禁令,必俟伤人乃治乎?曰:此譬诸巧诱人财,使人喜助,王法无禁也,至夺人杀人,斯论抵耳。列仙传载酒家妪,何尝干冥诛乎?问闻狐为人生子,不闻人为狐生子,何也?微哂曰:此不足论。盖有所取,无所与耳。问支机别赠,不惮牵牛妒乎?又哂曰:公太放言,殊未知其审。凡女则如季姬郐子之故事,可自择配,妇则既有定偶,弗敢逾防。若夫赠芍采兰,偶然越礼,人情物理,大抵不殊,固可比例而知耳。问或居人家,或居旷野,何也?曰:未成道者,未离乎兽,利于远人,非山林弗便也。已成道者,事事与人同,利于近人,非城市弗便也。其道行高者,则城市山林皆可居,如大富大贵家,其力百物皆可致,住荒村僻壤与通都大邑。一也。师退与纵谈其大旨,惟劝人学道,曰:吾曹辛苦一二百年,始化人身,公等现是人身,功成已抵大半,而悠悠忽忽,与草木同朽,殊可惜也。师退腹笥三藏,引与谈禅,则谢曰:佛家地位绝高,然或修持未到,一入轮回,便迷却本来面目,不如且求不死,为有把握。吾亦屡逢善知识,不敢见异而迁也。师退临别曰:今日相逢,亦是天幸,君有一言赠我乎?踌躇良久曰:三代以下,恐不好名,此为下等人言。自古圣贤,却是心气和平,无一毫做作,洛闽诸儒,撑眉弩目,便生出如许葛藤,先生其念之。师退怃然自失。盖师退崖岸太峻,时或过当云。

学究与狐友相关文章

  • 致九弟季弟·必须自立自强》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 - - 沅季弟左右:  沅于人概天概之说,不甚措意,而言及势利之天下,强凌弱之天下,此岂自今日始哉?盖从古已然矣。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强自立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
  • 以狐为妾》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张铉耳先生之族,有以狐女为妾者。别营静室居之,床帷器具与人无异。但自有婢媪,不用张之奴隶耳。室无纤尘,惟坐久觉阴气森然,亦时闻笑语,而不睹其形。张故巨族,每姻戚宴集,多请一见,皆...
  • 蔷薇祟人》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驻英二等参赞官黄遵宪公度之弟,名遵路,字公望者,嘉应州诸生也。年三十余,忽发狂疾,医调渐愈。越三年复发,人劝之服药,不应。谓所亲曰:“吾疾岂药所能治耶?自吾始疾,常见一白头翁,...
  • 曲礼上》原文翻译 - - 《礼记》前25章 - -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茍得,临难毋茍免。...
  • 周书·君陈》原文翻译 - - 《尚书》周书 - - 周公既沒,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王若曰:“君陈,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命汝尹茲东郊,敬哉!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往慎乃司,茲率厥常,懋昭周公之训,...
  • 第六十回·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前60回 - - 却说那进计于刘璋者,乃益州别驾,姓张,名松,字永年。其人生得额?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刘璋问曰:“别驾有何高见,可解张鲁之危?”松曰:“某闻许都曹...
  • 胡铨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胡铨 浣溪沙 匆匆春归没计遮。百年都似散余霞。持杯聊听浣溪沙。 但觉暗添双鬓雪,不知落尽一番花。东风寒似夜来些。 转调定风波(和答海南统领陈康时) 从古将军自有真。引杯看...
  • 卷一百二十三·列传第十一》原文翻译 - - 《明史》150章 - - 陈友谅,沔阳渔家子也。本谢氏,祖赘于陈,因从其姓。少读书,略通文义。有术者相其先世墓地,曰“法当贵”,友谅心窃喜。尝为县小吏,非其好也。徐寿辉兵起,友谅往从之,依其将倪...
  • 志第九·历三》原文翻译 - - 《明史》50章 - - 大统历法一下   日月五星平定三差   太阳盈缩平立定三差之原。   冬至前后盈初缩末限,八十八日九十一刻,就整。离为六段,每段各得一十四日八十二刻。各段实测日躔...
  • 志第四十四·食货三》原文翻译 - - 《元史》100章 - - 自昔帝王于其宗族姻戚必致其厚者,所以明亲亲之义也。元之为制,其又厚之至者欤!凡诸王及后妃公主,皆有食采分地。其路府州县得荐其私人以为监,秩禄受命如王官,而不得以岁月通选调。...
  • 列传第一·后妃上》原文翻译 - - 《金史》100章 - - ◎后妃上   ○始祖明懿皇后 德帝思皇后 安帝节皇后 献祖恭靖皇后 昭祖威顺皇后景祖昭肃皇后 世祖翼简皇后 肃宗靖宣皇后 穆宗贞惠皇后 康宗敬僖皇后太祖圣穆皇后 太祖光...
  • 志第二十三·仪卫下》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仪卫下   ○大驾卤簿   世宗大定三年,袷享,用黄麾仗三千人。分四节:第一节,无县令、府牧,即用黄麾前三部,次前部鼓吹,次金吾牙门旗,次驾头,次引驾龙墀队,次天王、十二辰等旗...
  • 本纪第二十二 道宗二》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八年春正月癸丑,如鸭子河。 二月,驻跸纳葛泺。 三月戊申朔,楚王萧革致仕,进封郑国王。 夏五月,吾独婉惕隐屯秃葛等乞岁贡马、驼,许之。 六月丙子朔,驻跸拖古烈。辛丑,以右夷...
  • 列传第十 王窦》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00章 - - 王世充字行满。祖西域胡 ,号支颓耨,后徙新丰,死,其妻与霸城人王粲为庶妻。颓耨子收从之,冒粲姓,仕隋,历怀、汴二州长史。生世充,豺声卷发,忌刻深阻。涉书传,喜兵法,通龟策、推步。以廕...
  • 列传第四十三》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00章 - - 娄师德,郑州原武人也。弱冠,进士擢第,授江 都尉。扬州长史卢承业奇其才,尝谓之曰:"吾子台辅之器,当以子孙相托,岂可以官属常礼待也?" 上元初,累补监察御史。属吐蕃犯塞,募猛士以讨之...
  • 郁林王本纪》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郁林王萧昭业字元尚,是文惠太子萧长懋的长子。小名法身。世祖即位后,封他为南郡王,食邑两千户。永明五年(487)十一月七日,在东宫崇政殿举行加冠成人 (二十岁)典礼。当天小会,赐给...
  • 九宫八风》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
  • 李逢吉、卢景亮、孟简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七十三 卷473_1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李逢吉 既洁酒醴,聿陈熟腥。 肃将震念,昭格储灵。 展矣礼典,熏然德馨。 愔愔管磬,亦具是听。 卷473_2 《望京楼上寄令狐华州》李逢吉...
  • 白居易古诗词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三十八 卷438_1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白居易 圣代元和岁,闲居渭水阳。 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时康。 朝野分伦序,贤愚定否臧。 重文疏卜式,尚少弃冯...
  • 龙胆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龙胆 释名 亦名陵游。 气味 (根)苦涩、大寒、无毒。 主治 1、伤寒发狂。用龙胆二钱研细,加入鸡蛋清。每服二钱,白蜜化冰水送下。 2、四肢疼痛。用龙胆根切细,有生姜汁中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