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旧五代史 > 50章 > 杨师厚传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50章杨师厚传

《旧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成书于北宋,原名是《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书中可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旧五代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杨师厚传

书籍:旧五代史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10-07
杨师厚,颍州斤沟人。为李罕之部下将领,因勇猛果敢而闻名,尤其擅长骑马射箭。到李罕之失败后,退守泽州,杨师厚与李铎、何纟因等人来投降,梁太祖暂任他为忠武军牙将,接着历任军职,迁至检校仆射,上表推荐授与曹州刺史。
唐朝天复三年(903),杨师厚跟随梁太祖到岐下迎接昭宗,李茂贞以劲兵出战,被杨师厚打败。到王师范凭据青州反叛时,太祖派杨师厚领兵东征,这时淮南吴国贼寇王景仁率领二万部众支援王师范,杨师厚迎头痛击,打败了王景仁,追到辅唐县,杀死数百人,被授与齐州刺史。将赴任时,太祖在郓州西境紧急召见杨师厚,派杨师厚率领步兵骑兵驻扎在临朐,而声称要向东支援密州,将辎重留在临朐。王师范果然出兵前来攻击,杨师厚在野外设置埋伏,追击王师范直到圣王山,杀死敌兵一万多人,擒获都将八十人。不久,莱州刺史王师诲领兵援救王师范,又被杨师厚打得大败。从此王师范不敢再出战。杨师厚将军营移到青州城下,王师范势力受挫,终于投降。天复四年三月,加封为检校司徒、徐州节度使。天。。元年,加封为各军行营马军步军都指挥使。
天。。二年(905)八月,太祖到襄陽征讨赵匡凝,命令杨师厚统帅前军行进,赵匡凝严阵以待。杨师厚来到谷城西面的童山,砍伐树木制造浮桥,领军渡过汉水,第一次交战,赵匡凝就被打败溃散,带着妻儿沿汉水逃走。第二天,任命杨师厚为山南东道节度留后,又令他向南征讨荆州,荆州留后赵匡明也丢下部众沿长江逃向三峡,不过十天半月,接连攻下两座城镇,于是正式任命杨师厚为襄州节度使。
开平元年(907),加封为检校太保、同平章事。第二年,又加封为检校太傅。三年三月,杨师厚入京朝拜,诏令他兼任潞州行营都招讨使。不久,刘知俊占据同州反叛,杨师厚与刘寻阝率领军队西征,到潼关,活捉刘知俊的弟弟刘知浣献给朝廷。刘知俊听到杨师厚杀来,就向西逃往凤翔,杨师厚继续进击,进到长安。当时刘知俊已经领着岐下贼寇占据长安城,杨师厚领奇兵靠着南山急行,从西门攻入,贼将王建十分惊愕,不知怎么应付,于是即刻出降。诏令加封杨师厚为检校太尉。不久,晋王与周德威、丁会、符存审等人率领大军攻打晋州,非常激烈,太祖派杨师厚领兵援救,救兵来到绛州,晋军扼守蒙坑的险要地势,杨师厚整顿部队奋勇向前,晋人于是解除对晋州的包围而逃。四年二月,调任陕州节度使。
开平五年(911)正月,王景仁在柏乡被打败,晋人乘胜包围了邢州,掠夺魏博,南到黎陽。杨师厚受诏领兵屯守卫州,晋军攻打魏州,不胜而退,杨师厚追袭晋军,渡过漳河,解除了邢州之围,改任滑州节度使。第二年,太祖北征,令杨师厚率领大军进攻枣强,十多天都不能攻下,太祖屡加督责,杨师厚日夜奋勇攻击,才攻破枣强,屠戮全城。车驾凯旋,杨师厚屯驻魏州。
当庶人朱友王圭篡夺帝位时,魏州衙内都指挥使潘晏与大将臧延范、赵训图谋变乱,有人告发他们的陰谋,杨师厚便分布士兵捕捉他们,杀死了他们。过了两天,又有指挥使赵宾夜晚领着部下穿上铠甲,将等天亮时作乱。杨师厚领衙兵包围捕捉,赵宾不能起事,于是越过城墙而逃,杨师厚派骑兵追到肥乡,抓获赵宾乱党一百多人,回城在府门斩首。朱友王圭任杨师厚为魏博节度使、检校侍中。不久,镇人、晋人犯魏州北部边界,杨师厚领军到达唐店,打败了他们,斩首五千级,活捉其都将三十多人。这时杨师厚手握河朔重兵,威高震主,朱友王圭以他为患,诏令杨师厚到京。杨师厚于是率领精壮甲兵一万人来到洛陽,在都城外严阵以待,自己带着十多人入城谒见,朱友王圭害怕,又以厚礼送走他。
当梁末帝准备除掉朱友王圭时,派使者与杨师厚商谋,深陈心意,又飞骑致信于侍卫军使袁象先及领军大将,又派遣都指挥使朱汉宾领兵到滑州以策应禁军。朱友王圭被诛后,末帝在东京即帝位,首先封杨师厚为邺王,加封检校太师、中书令,每次下诏不直呼其名,而以官爵号称呼他,事无巨细,必先与杨师厚商量,杨师厚也颇为骄傲放肆。在这以前,镇人在朝廷军队柏乡之战失利之后,屡次侵扰边境,杨师厚总领大军直抵镇州城下,焚烧扫荡街市房舍,移军掠劫稿城、束鹿,直到深州才归。乾化五年(915)三月,杨师厚卒于藩镇任上。末帝停止上朝三天,追赠杨师厚为太师。
杨师厚纯朴谨慎敏捷能干,深为太祖赏识倚重,交给他重兵大镇,他人没有谁比得上。然而晚年居功恃众,骤然萌生不轨之意,于是专门搜刮财富赋税,设置银槍效节军共数千人,都挑选骁勇精锐,豢养放纵他们,重现以前牙军的形态,当时人以之为患。以前,河朔一带风俗,上元节全不夜游,到杨师厚镇守时,就要求魏州人每户立起灯竿,千万银灯火炬,洞照全城,放任男女嬉戏游乐。又装饰舟船,令妓女驾船在御河中歌唱,纵酒连日。又在黎陽开采巨石,准备记载自己的德政,用铁车运载,驱赶数百头牛来拖它,所到之处,坟墓房舍全被毁坏,老百姓望见后,都说:“碑来了。”而碑石刚运到,杨师厚就死了,魏州人以为是“悲来了”的报应。末帝听到他死了,在私庭中接受群臣的庆贺,于是商议分魏州为两镇,不久杨师厚所培植的亲信部队,果然制造叛乱,招来外寇,致使河朔沦陷,宗社覆灭,这都是从杨师厚开的头。

杨师厚传相关文章

  • 狐报僧怨》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即墨杨槐亭前辈言,济宁一童子,为狐所昵,夜必同衾枕,至年二十余,犹无虚夕,或教之留须,须稍长辄睡中为狐剃去,更为傅脂粉。屡以符录驱遣,皆不能制,后正乙真人舟过济宁,投词乞劾治,真人牒于...
  • 申铁蟾》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 - - 申铁蟾,名兆定,阳曲人。以庚辰举人,官知县。主余家最久,庚戍秋在陕西试用,忽寄一札与余诀,其词恍惚迷离,抑郁幽咽,都不省为何语。而铁蟾固非不得志者,疑不能明也。未几讣音果至,既而见...
  • 城隍破棺》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六滦阳消夏录(六) - - 乾隆己未,余与东光李云举霍养仲,同读书生云精舍,一夕,偶论鬼神,云举以为有,养仲以为无,正辩诘间,云举之仆卒然曰:世间原有奇事,倘奴不身经,虽奴亦不信也。尝过城隍祠前丛冢间,失足踏破一...
  • 总兵陈国瑞骄暴取戾》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已革记名提督处州镇总兵陈国瑞,年十余岁为粤贼所虏,既而降于官军,总兵黄开榜养为义子,隶大帅袁端敏公(甲三)部下。未及弱冠,积军功至都司,然栗悍不驯,动辄犯法。是时,吴勤惠公(棠)以漕运...
  • 犁冥》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犁冥之粱父之山,得玛瑙焉,以为美玉而售之。人曰:“是玛瑙也,石之似玉者也。若以玉价售,徒贻人笑,且卒不克售,胡不实之?虽不足尔欲,售矣。”弗信,则抱而入海,将之燕,适海有怪涛...
  • 封禅》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上部 - - 夫正位北辰,向明南面,所以运天枢,毓黎献者,何尝不经道纬德,以勒皇迹者哉?《绿图》曰∶“氵单々噅々,棼棼雉雉,万物尽化。”言至德所被也。《丹书》曰∶“义胜欲则从,...
  • 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九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 尽心章句上·第七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 被贼》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贫窭部 - - 被贼 穿窬入一贫家,其家止蓄米一瓮,置卧床前。偷儿解裙布地,方取瓮倾米。床上人窃窥之,潜抽其裙去,急呼有贼。贼应声曰:“真个有贼,刚才一条裙在此,转眼就被贼养的偷去了。&r...
  • 唐纪五十八唐穆宗长庆元年(辛丑,公元821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秋,七月,甲辰,韦雍出,逢小将策马冲其前导,雍命曳下,欲于街中杖之。河朔军士不贯受杖,不服。雍以白弘靖,弘靖命军虞候系治之。是夕,士卒连营呼噪作乱,将校不能制,遂入府舍,掠弘靖货财...
  • 唐纪四十五唐德宗建中四年(癸亥,公元783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十一月,乙亥,以陇州为奉义军,擢皋为节度使。又使中使刘海广许皋凤翔节度使;皋斩之。   [1]十一月,乙亥(初二),朝廷将陇州改名为奉义军,提升韦皋为节度使。朱又指使中使刘海广...
  • 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原文翻译 - - 《明史》350章 - - 明太祖既定江左,鉴前代之失,置宦者不及百人。迨末年颁《祖训》,乃定为十有二监及各司局,稍称备员矣。然定制,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冠服,官无过四品,月米一石,衣食于内庭。尝镌...
  • 卷一百九十九·列传第八十七》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李钺,字虔甫,祥符人。弘治九年进士。除御史。巡视中城,理河东盐政,历有声绩。正德改元,天鸣星变。偕同官陈数事,论中官李兴、宁谨、苗逵、高凤等罪,而请斥尚书李孟抃、都督神英。武...
  • 姚繪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姚靑,字伯真,京兆万年人。曾祖父姚希齐,做过湖州司功参军。祖父姚宏庆,做过苏州刺史。父亲姚荆,做过国子祭酒。姚靑年轻时笨拙敦厚,不修饰容貌,任其自然。一般的人瞧不起他,只有兵部...
  • 列传第一百一十六》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元稹,字微之,河南人。后魏昭成皇帝,稹十代祖也。兵部尚书、昌平公岩,六代祖也。曾祖延景,岐州参军。祖悱,南顿丞。父宽,比部郎中、舒王府长史,以稹贵,赠左仆射。 稹八岁丧父。其母...
  • 列传第八十九》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50章 - -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父侃,溧陽令,以贽贵,赠礼部尚书。贽少孤,特立不群,颇勤儒学。年十八登进士第,以博学宏词登科,授华州郑县尉。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镒有时名,贽往谒之。...
  • 长孙平传》原文翻译 - - 《隋书》50章 - - 长孙平字处均,河南洛陽人。 父亲长孙俭,北周柱国。 长孙平容貌仪表很漂亮,有才干,读了不少书。 仕北周,开始当卫王的侍读。 那时周武帝为宇文护所逼,与卫王谋划准备杀了他...
  • 封隆之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封隆之,字祖裔,小名皮,渤海..地人氏。父回,魏朝的司空。隆之生性宽厚,有度量。二十岁,为州郡主簿,以奉朝请起家,领掌直后。汝南王悦开府,延请隆之为中兵参军。 早些年,即延昌中,道人...
  • 长沙景王刘道怜传》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长沙景王刘道怜,是高祖的二弟。刚开始当国子监太学生。谢琰当徐州刺史,叫他当从事史。高祖攻下京城,道怜常常留在家中侍候太后。桓玄西逃,大将军武陵王刘遵奉朝廷命令,任道怜为员...
  • 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下》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00章 - - (高诩、包咸、魏应、伏恭、任末、景鸾、薛汉、杜抚、召驯、杨仁、赵晔、卫宏、董钧、丁恭、周泽、钟兴、甄宇、楼望、程曾、张玄、李育、何休、服虔、颍容、谢该、许慎、蔡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