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庸庵笔记 > 上卷 > 总兵陈国瑞骄暴取戾

庸庵笔记

《庸庵笔记》上卷总兵陈国瑞骄暴取戾

庸庵笔记采录了不少宝贵的晚清政治、经济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资料,也记述了不少饶有风趣的遗闻轶事,既能供文史工作者参考,亦能使一般读者增加对晚清社会的了解。然而,作者作此书的宗旨在于“挽回世道人心”,“有裨经世之学”,因此书中夹杂着不少封建伦理说教、因果报应及荒诞不经之说。全书共分四类。卷一、卷二为史料,卷三为遗闻,卷四为述异,卷五、卷六为幽怪。凡例称冀是书以奖善惩恶,故书中有不少荒诞不经的因果报应类的说教故事。是书现有光绪二十三年(1897)遗经楼刊巾箱本,六卷。

《庸庵笔记》章节目录: 《上卷》 《下卷

总兵陈国瑞骄暴取戾

书籍:庸庵笔记章节:上卷更新时间:2018-07-30
已革记名提督处州镇总兵陈国瑞,年十余岁为粤贼所虏,既而降于官军,总兵黄开榜养为义子,隶大帅袁端敏公(甲三)部下。未及弱冠,积军功至都司,然栗悍不驯,动辄犯法。是时,吴勤惠公(棠)以漕运总督驻节清江浦,索将于临淮大营,端敏乃以国瑞予之,始将七百人与捻寇追逐于淮、扬、徐、海之郊,每战辄胜,威名日隆。吴公既倚为长城,一切顺其所为,如奉骄子,渐增募其众至二三千人。复隶故科尔沁忠亲王麾下,扫荡练匪苗霈霖及山东白莲池教匪,皆以国瑞为首功,积官至记名提督处州镇总兵,帮办清淮军务。国瑞益自鸣得意,令军中称已曰大帅,自谓名位与吴公相并,有轻之之意矣。忠亲王战没曹南,诸将皆以不能救护主帅获罪,国瑞独以战功素着,免予议处。时曾文正公督师北上‘适刘省三军门(铭传)克复济宁之长沟,国瑞率军后至,见淮军将士所携洋枪精利,心独艳之。国瑞向以黠悍自雄,诸将无敢与抗者,既恶淮军之先入长沟也,又思夺其利器。自率亲兵五百人突入长沟,见淮军勇丁即杀之,凡杀数十人。刘军门闻变,亲督所部与战于塞中,淮军尽携火器,发无不中。国瑞亲兵多执长矛,狭巷中不能转掉,五百人皆歼焉。国瑞跃登民屋,刘军门使其众梯而执之,置之空楼三日,给以糜粥,使饥而不至于死。

国瑞见军门,泣曰:“此五百人皆数年来所纠合四方之精锐,一旦为君所歼,吾军从此衰矣。”军门乃怜而释之。于是,刘、陈二人皆禀诉于曾文正公,互相指讦。文正恶国瑞之犷也,欲摧其盛气而磨励陶成之,凡批牍数千言,大旨奖其长而戒其短,历举其罪恶十余事,俾速自悛改,且明白禀复。并劝其去钦差宇样’勿与英康两军同扎,勿扰民,勿梗调,勿私斗,勿虚报勇额。国瑞具禀,词多巧饰,不肯任过。文正叹曰:“是真不可教也已!”乃具疏弹劾,撤去帮办军务名目,革去提督,褫去黄马褂,仍留处州镇总兵,以示薄惩,而观后效。国瑞悚息听命,驰往徐州。谒见文正,受约束维谨,旋复还驻清江。国瑞驭下严酷,手刃膳夫不下百余人,将士无罪被杀者不可数计。国瑞有养子曰陈振邦,亦积功至总兵。

一日,国瑞忽欲杀之,振邦求救于漕帅吴公,为之缓颊,国瑞不听,振邦乃走匿漕帅署中。国瑞再三索之不得,自率亲兵数百驰赴帅署,欲掩执振邦。时已二鼓,署中闻变,急闭大门。国瑞督兵攻之,守门者在内叱曰:“汝赖漕帅卵翼扶持以有今日,乃敢反邪?国瑞怒曰:“以子叛父,非反而何?吾捕反父之子,且讨匿反贼之入耳。”力攻久之,坏大门而入。复攻二门‘破之。署中人退守宅门,其坚过于大门,国瑞猛攻不克。然署中人情愈急,骂愈厉,国瑞益怒不可忍,自以头触门,痰涌气厥’颓然仆地。吴公乃命开门,使数人异国瑞置一古庙中,派员看管,而檄别将代统其军,疏劾国瑞革职,永不叙用口越二年,捻酋张总愚驰突畿辅山东。是时醇邸方领神机营‘密荐国瑞,欲倚以办贼,复召为头等侍卫,俾募数千人讨贼。国瑞之复出也,颇染鸦片烟瘾,兼有好色之称,锐气已大不如前,而性情骄暴如故。倚恃邸眷,陵侮诸将,遇钦差大臣恪靖伯左公营中所运饷银军械’于中途擅自截留。左公具疏劾之,请以都司降补。奉旨留中,而命国瑞归左公节制。国瑞上书左公,历数其短,如排击曾文正公为背恩,裁抑鲍超、蒋益沣为攘功等语,指摘不遗余力。而密致其稿于醇邸,醇邸奏之口朝廷虑国瑞不复能为左公用,乃命改归安徽巡抚英公(翰)调遣。越日,复改归山东巡抚丁公(宝桢)调遣。

既而连次改隶大学士官公(文)、将军都公(兴阿)部下,最后隶钦差大臣肃毅伯李公部下。国瑞军实无战功,而捻寇适全股荡平,国瑞亦获受上赏,开复记名提督黄马挂花翎勇号,并赏云骑尉世职。诸军既皆凯撒,国瑞往来南北。

庚午天津焚毁教堂之案,洋人以其激怒津民,致杀领事丰大业,檄索陈国瑞甚急,赖曾文正公严词驳斥,幸得无事。国瑞乃寓居扬州,与提督李世忠过从游宴。先是国瑞在清淮时,尝截留李世忠营中饷盐,值银巨万,又杀世忠部将之攻下蔡圩者,取其军械,而诬其勾通苗霈霖,世忠皆不敢与校。及是欲泄宿憾,而阳与为欢。国瑞不悟,日与狎饮,时时以戏言虐之,世忠积不能平。一日清晨‘率亲兵数十突入国瑞之舍,擒国瑞以出,声言解往金陵,听总督曾侯相处置。挟以登舟,扬帆南下,国瑞之兄子陈泽培率众追之。是时,湖北运铜船数百号停泊河干,其水手皆楚人,国瑞同乡也。泽培号于众曰:“孰能追夺吾叔者,赏以万金!”

于是应募者数千人,追及世忠于瓜州之四里铺’围其大舟。世忠乘夜挟国瑞登舢板炮船,潜行出口,溯江西上。黎明,泽培登其大船,取世忠妾婢三人以归扬州,扶以游街。官吏驰往弹压‘送归世忠本宅。而船中尚有二女于纷呶之际,怀金宝赴水以死。曾文正公既接世忠禀牍,严批。”责令先释国瑞来辕听候讯办。”世忠泊舟芦苇丛中,先自来谒文正。文正拒不见,遣武弁以一令箭偕世忠同至炮船,释放国瑞。始于船底掖出之,饥惫几无人形。时同治十年闰四月十八日也。

李、陈二人同交营务处,委员讯具供词,文正衡情剖断。世忠以擅执大员,被劾褫职;国瑞累次滋事,又滥杀世忠部将,因事在赦前,劾以都司降补,均交地方官严行管束;泽培革去监生。时议允之。越数年,国瑞复以詹启纶杀人之案,谳有唆耸主使等情,发往黑龙江充当苦差。伯相合肥李公尝与予论及,陈国瑞经此番磨练,将未有事似尚可用。余答云,“陈国瑞骄暴之性,终不能改,究难任用。且迩来园于烟色,其精锐已销竭矣。万一此番磨折稍久,意气渐平,将来再用多不过将一二千人,非任重之才也。”伯相颇韪其言。

其后廷旨密询吉林将军,云陈国瑞是否尚堪起用?将军复奏谓陈国瑞凶暴桀骜,不堪复用。论将材者,皆以为定评焉。

总兵陈国瑞骄暴取戾相关文章

  • 强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强姓氏祖宗:公孙强姓氏起源:1、出自姜姓,是上古炎帝的后代。春秋时,齐国公族中有个叫 公孙强的,他的后人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强姓。郑国大夫强鉏即公孙强裔孙,其后自此皆姓强。...
  • 香玉》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 - - 杜阳杂编记李辅国香玉辟邪事,殊怪异,多疑为小说荒唐。然世间实有香玉。先外祖母有一苍玉扇坠,云是曹化淳故物,自明内府窃出,制作朴略,随其形为双螭纠结状,有血斑数点,色如溶蠛,以手摩...
  • 粤西游日记十五》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二十五日 平明起饭,陆氏子仍为肩囊送行。先隔晚,望其北山,有岩洞剨huò然上下层叠。余晚浴后欲独往一探,而稻畦水溢,不便于行,及是导者欲取径道行,路出于其下,余乃从田间水道...
  • 闲话一句》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子路 - - 几千年来,一切国家大事,都决定在早上,乃至个人的处理政事,也是如此。如曾国藩当年理政,就不大开会,而是找部属们一起吃早饭。有一个人不到齐,他就不动筷子,利用吃早饭的时间,讨论了事...
  • 进步和退步》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述而 - - 下面接着引用孔子的话。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这个文字很简单,我们一看就懂了。如果以现在的观念来说,就是孔子告诉学生或朋友们,我并不是生来的天才,是爱好传统...
  • 爱才》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仕宦中有妹养宫中而字贵人者,有将官某代作启,中警句云:“令弟从长,奕世近龙光,貂珥曾参于画室;舍妹夫人,十年陪凤辇,霓裳遂灿于朝霞。寒砧之杵可掬,不捣夜月之霜;御沟之水可托,无...
  • 二班》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殷元礼,云南人,善针灸之术。遇寇乱,窜入深山。日既暮,村舍尚远,惧遭虎狼。遥见前途有两人,疾趁之。既至,两人问客何来,殷乃自陈族贯。两人拱敬曰:“是良医殷先生也,仰山斗久矣!&rd...
  •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梁惠王章句 - - 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公曰:“将见孟子。”曰:“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
  • 圣人污》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50章 - - 孟子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赵岐注云:“三人之智足以识圣人。污,下也。言三人虽小污不平,亦不至于其所好,阿私所爱而空誉之。&rd...
  • 牛米》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00章 - - 燕慕容皝以牛假贫民,使佃苑中,税其什之八;自有牛者,税其七。参军封裕谏,以为魏、晋之世,假官田牛者不过税其什六,自有牛者中分之,不取其七八也。予观今吾乡之俗,募人耕田,十取其五,而用...
  • 姚宽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姚宽 菩萨蛮(春愁) 斜阳山下明金碧。画楼返照融春色。睡起揭帘旌。玉人蝉鬓轻。 无言空伫立。花落东风急。燕子引愁来。眉心那得开。 菩萨蛮(别恨) 梦中不记江南路。玉钗翠鬓惊...
  • 周必大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周必大 朝中措 乘成台上晓书云。黄色映天庭。已谢浮名浮利,也知来应长生。 边亭卧鼓,余粮栖亩,朝野欢声。从此四时八节,弟兄常醉金觥。 满庭芳 之语,戏往一阕以解嘲 天壤茫茫,人心...
  • 卷二百十三·列传第一百一》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生甫周岁,堕眢井,出三日而苏。五岁从父道括苍,堕高岭,衣挂于树不死。人咸异之。嘉靖二年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予归娶。丁父忧,服除,补故官。阶为人短小...
  • 刘陟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200章 - - 刘陟,即刘繱,初名陟。祖先是彭城人,祖父刘仁安,在唐朝任潮州长史,于是迁家住到岭南。父亲刘谦,素有才智见识。唐朝咸通年间,宰相韦宙出镇南海时,刘谦当时任牙校,职位级别很低,但神态相...
  • 列传第五十三》原文翻译 - - 《北史》100章 - - 达奚武 若干惠 怡峰 刘亮 王德 赫连达 韩果 蔡祐 常善 辛威厙狄昌 梁椿 梁台 田弘(子仁恭 孙德懋) 达奚武,字成兴,代人也。祖眷,父长,并为镇将。武少倜傥好驰射,贺拔岳征关右,...
  • 刘悛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刘悛,字士操,曾跟随父亲到广陵征讨竟陵王刘诞,因军功任命为驸马都尉。后来做桂陽王的征北中兵参军,与齐武帝一同在殿内值勤,并受宋明帝亲切对待,由此与齐武帝十分友好。 刘悛本...
  • 刘仲威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刘仲威是南陽睟陽人。祖父刘箈,齐代征他为国子博士,没有到职。父亲刘之迟,任荆州治中从事史。刘仲威年轻时就有志向,研读了许多经典史籍,梁承圣年间任中书侍郎。在萧庄伪署任御史...
  • 阴阳类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脏最贵。雷公对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脏最贵。 帝曰:却...
  • 姚鹄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五十三 卷553_1 《送李潜归绵州觐省》姚鹄 朱楼对翠微,红旆出重扉。 此地千人望,寥天一鹤归。 雪封山崦白,鸟拂栈梁飞。 谁比趋庭恋,骊珠耀彩衣。 卷553_2 《塞外寄张侍御...
  • 盍藤子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盍藤子 释名 象豆、盍子、合子。 气味 (仁)涩、甘、平、无毒。 主治 1、喉痹肿痛。用盍藤子烧过,研细,酒送服一钱。 2、五痔下血。用盍藤子烧存性,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3、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