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魏书 > 50章 > 源子恭传

魏书

《魏书》50章源子恭传

《魏书》是199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北齐魏收。该书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1卷。《魏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也是它的重要性之所在,即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的史书是记载汉族的历史。

《魏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源子恭传

书籍:魏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源子雍之弟源子恭,字灵顺,聪慧好学。起初被征召为司空参军事。后任司徒祭酒、尚书北主客郎中,代理南主客之事。
从萧衍那里逃亡而来的人许周,自称曾任萧衍的给事黄门侍郎,朝廷官员都亲近他,对他十分信任。源子恭上奏皇上说:“徐州刺史表奏前来归附的许团及其弟许周等人。探究其呈上的书状,许周说自己位列萧衍的黄门侍郎,又说自己一心寄情于山水,不爱官宦虚荣,曾经多次辞让官职,以致激起萧衍的愤怒,于是被贬谪为齐康郡守。因此前来归附我朝,希望能成全他隐居嵩岭之志。等到对他的事深加查访,连一点证据都找不到;考究他的表状,又毫无着落。按照书状推理,确实多有可疑之处。为什么呢?古代伯夷叔齐隐居首陽山,周王并不强迫其改变志向;伯况极力辞让禄位,汉帝就成全他的美德。这说明即使是在圣王明君的古代,也必然有不愿为臣之人。萧衍尽管盘踞江左,窃号称帝于一方,至于他待人处事,并不过于悖逆礼法。哪里会有士人辞让荣禄而不肯允许的道理呢?推察情理,这件事不可置信。即使萧衍昏庸狂妄,没有雅正之道,逼迫士人出为郡守,那也不属于丧命之急,为什么一定要轻易离开生养之土,长期辞别父母之邦呢?如果像他所说的不好荣官,志愿隐居嵩岭,那么在当初,他就应拄着拐杖寻访山岭,背着书卷沿水遨游,但他却到处寻求知己之人,四处编造曾担任官职,其希图荣禄之心已经显现,逃避官宦之志又在何处?昔日梁鸿离乡,始终在吴会一带为人佣作;逄萌渡海,一直客居于遥远的辽东。都是为了保全心志修养性情,逍遥自在而已,考察追究其事实,许周与他们何其悬殊?又他曾任高官显职,名位崇高显达,计算其家业积累,应当在所不轻。如今前来归化,又显得何等意高志远?假设他当时由于匆促急迫,来不及携带,那么他到此地之后,家资产业应当见于登记的文簿,其家室尊卑长幼也该依法贬徙。但许周兄弟却怡然自乐,不曾有过忧戚的迹象。如果他没有家室族人,道理上还说得通,如果有家室而不连坐获罪,就应是萧衍故意派遣来的,并非前来归附。推究再三,真伪难辨,请求下令让徐扬二州秘密查访,一定要他们获取实证,不满数旬,玉石可见。”于是皇帝诏令二州推究查访,许周果然是由于犯了罪而前来投奔,假称其曾任官职。正如源子恭所怀疑的那样。
河州羌人却铁葱反叛,杀害地方官吏,皇帝令源子恭持节为行台,率领诸将进行征讨。源子恭严令州郡和各路军队,不得侵占百姓的一草一木,不得轻率地同敌军作战,然后对却铁葱的部队昭示朝廷威恩,两旬之间全部诚服归降。朝廷嘉奖源子恭的功绩。正光元年(520),源子恭任行台左丞,巡行北部边境。
源子恭转任起部郎之职。当时明堂、辟雍都还没有建成,源子恭向肃宗上书说:“臣闻辟台望气占卜吉凶,规范事物的准则非常高超;明堂之中宣明政治教化,规范人世的道理非常深远。因此文字典籍的重要,道理超出天地万物;推举尊长的美好,政事超绝于百姓生民。至于郊外祭天飨帝,是以皇帝之德配称于上天;宗庙祭祖配天,是用来亲自酬谢下土。大孝至高无上,严父以此事为最大,这是帝王的美好事业,国家的盛大典礼。我私下考虑皇魏君临天下,总驭宇宙,改革国家制度,垂范于广大地域。自北往南,共同选地建都于洛陽;定鼎迁民,协调气候于寒暑。高祖在此开创基业,世宗在此扩大建设。功业完成应制作音乐,政治安定应制定礼法,于是查寻古代的文献,修整荒废的典章,建明堂,立学校,兴立一代美好的规矩,标榜千载英明的法度。永平年间,开始修建,基址初创,迄今尚未完工。已故尚书令、任城王元澄按照已故司空李冲所设计的明堂图样,连同表章诏书、两京模式,上奏皇帝请求营建。只待旨意下达,立即进行修建。侍中、领军元叉总领匠作之官,宣明皇上诏令。从此之后,才予以配给兵士,有时给一千人,有时给数百人,增减节缩,一直没有定准,要期望早日完工,道理上实难做到。倘若派人专营此事,不断进行营造,责成其认真办理,或许能有成功之日。但所给的役夫,本来就很少,各处工程竞相借调,动辄以千人计。虽有修建营作之名,终无成就完工之实。明亮的屋宇被荒废,停滞多年,高峻的屋架刚搭起,成就之日尚无征兆。仍旧使国子学生肆业之礼,掩仰而不进;对老年贤者敬以酒食之仪,寂寥而不返。构厦废止于尺土,为山功亏于一匮,实在是可惜啊!愚以为征召百姓经营,必有‘庶民子来’之歌;兴造之事加紧,将致‘不日成之’之美。况且兵士本来不多,兼之被其他劳役牵制,废弃此处而给与他处,循环往来没有止境。这就是所谓停止创造礼仪之重,而资助不急之费,废弃经国之功,而供给寺馆之役吧,要想求得长远之图,不也是一种过失吗?如今各地大建寺庙,粗略地举出一些,都可以撤除或减少,专门经营此事,严格勒令工匠,务使早日完成。使得祖宗有祭祀配天之期,苍生能睹礼教音乐之富。”书表奏上朝廷,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朝廷授任源子恭为冠军将军、中散大夫,又兼治书侍御史。
秦、益二州的氐人反叛,皇帝令源子恭持节为都督,作为河间王元琛的军司率兵征讨氐人。事平之后,源子恭仍代管南秦州政事。及至六镇反叛,朝廷以源子恭兼任给事黄门郎,持节前往慰劳讨敌的将士。不久回到京城,被任命为河内太守,加授后将军,率部平定绛蜀的叛军。丹谷、清廉两处道路险阻不通,朝廷以源子恭为当郡别将。不久建兴蜀又反叛,同绛蜀相互呼应,朝廷进授源子恭为持节、散骑常侍、假平北将军、征建兴都督,仍兼尚书行台,与正平都督长孙稚合兵进讨,大破敌军。正平的贼帅范明远与贼帅刘牙奴都自缚请求投降。事件平定之后,源子恭被授任为平南将军、豫州刺史,不久加授散骑常侍、抚国将军。
武泰初年(528),郢州刺史元愿达以其州城投降萧衍,皇帝征召都督尉庆宾回到京师,将其部众隶属源子恭前往征讨。萧衍部将夏侯夔率众数万前来侵犯,远近之地不得安宁。夏侯夔乘势分兵,进逼新蔡,自己领兵攻打毛城。源子恭随机接应援助,两路敌军都溃败逃走。萧衍的豫州刺史夏侯。。又派遣四员将领,率领部众三万人,前来围攻南顿,向北攻打陈项。源子恭派军抵抗,敌军再次奔逃退走。朝廷授任他为镇南将军,又兼任尚书行台。源子恭率领部众渡过淮河,把南岸百姓迁徙到淮河之北,建立郡县,设置戍所,然后回到朝廷。萧衍的直。。将军、军主胡智达等八员将领,与其监军阎次洪入寇,屯军于州城东北四十余里的地方。源子恭率军将其击败,斩了胡智达,生擒阎次洪。
元颢进入洛陽的时候,授任源子恭为车骑将军,源子恭不敢拒绝,但不断派遣密使了解庄帝的动静。不久,元颢失败,皇帝回到洛陽,进升源子恭为征南将军、兼右仆射,假车骑将军,后加授散骑常侍。
板桥的蛮人文石活、石忌粗接受了萧衍的印节,煽动诱惑党类,凭据险要之地前来侵犯劫掠。源子恭亲自率领将士,径直袭击他们的山寨栅栏,几天之内,歼灭杀戮殆尽。各地的蛮人降服,都来请求缴纳税粮。朝廷将源子恭召回京师授任为右光禄大夫、给事黄门侍郎,仍为本将军。朝廷记载他前后征讨的功勋,封赐他为临颍县开国侯,食邑六百户,加授散骑常侍。不久迁任侍中。
尔朱荣伏诛之后,尔朱世隆、尔朱度律占据并切断了河桥,庄帝令源子恭为都督率军征讨,出城屯军于大夏门北。不久太府卿李苗趁夜晚火烧河桥,尔朱世隆退走,朝廷仍以源子恭兼任尚书仆射,为大行台、大都督。不久迁任卫将军、假车骑将军,率领诸将在太行山构筑堡垒用以防御敌军。没过多久,尔朱兆率领部众向南出击,源子恭所部都督史仵龙、羊文义打开栅门投降尔朱兆。源子恭引兵退走,被尔朱兆打败。众军退却四散,尔朱兆因此得以进入洛陽。源子恭逃到纟侯氏,还是被敌军捉住送到洛陽,不久以后又被释放。
前废帝初立,授任源子恭为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侍中之职仍旧。不久又授任他为散骑侍郎、都督三州诸军事、本将军、假车骑大将军、行台仆射、荆州刺史。由于他有参与拥立皇帝之勋,封爵为临汝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当时反叛的蛮人雷乱清接受萧衍兖州刺史的印绶,前来侵犯抢掠,各地的蛮人跟随他反叛,自己设置郡县。源子恭率兵征讨将其平定。永熙年间,源子恭入朝任吏部尚书,加授骠骑大将军。凭源子恭先前在豫州的战功,追加赏赐为襄城县开国男,食邑二百户。又论源子恭其余功劳,封赐新城县开国子,食邑四百户。源子恭随即上表请求把爵位转授给他的第五个儿子源文盛,皇帝准许其请求。天平初年(534),授源子恭为中书监。天平三年,授任他为魏尹,又任齐献武王军司。元象元年(538),源子恭去世。兴和二年(540),追赠源子恭为都督徐兖二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司空公、兖州刺史,定谥号为文献。

源子恭传相关文章

  • 突战》原文翻译 - - 《六韬》豹韬 - - 武王问太公曰:“敌人深入长驱,侵掠我地,驱我牛马,其三军大至,薄我城下,吾士卒大恐,人民系累,为敌所虏,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谓之突兵。...
  • 禀父母·不敢求非分之荣》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为政篇 - -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九月十七日,接读家信,喜堂上各位老人安康,家事顺遂,无任欢慰!男今不得差,六弟乡试不售,想堂上大人不免内忧,然男则以不得为喜。盖天下之理,潢则招...
  • 禀父母·述盘查国库巨案》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为政篇 - -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男因身子不甚壮健,恐今年得差劳苦,故现服补药,预为调养,已作丸药两单。考差尚无信,大约在五月初旬。四月初四御史陈公上折直谏,此近所仅见,朝臣...
  • 卷二十五》原文翻译 - - 《水经注》下卷 - - 泗水出鲁卞县北山,《地理志》曰,出济阴乘氏县。又云:出卞县北。《经》言北山,皆为非矣。《山海经》曰:泗水出鲁东北。余昔因公事,沿历徐沇,路径洙、泗,因令寻其源流。水出卞县故城东...
  • 闲适译文》原文翻译 - - 《菜根谭》翻译 - - 白天清闲人们寂静的时候,听几声鸟儿鸣叫宛转悠扬,就觉得耳根完全清澈;夜晚宁静天空显得更高,这时看那月光下片片薄云舒展开又聚拢,顿时令眼界完全空旷。  世上的事犹如棋盘局势...
  • 义犬》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潞安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得百金,将诣郡关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趋路侧私焉。既,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某既行,则犬欻然...
  • 馄饨》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谬误部 - - 馄饨 苏州人有卖馄饨者。夫偶出,令其妻守店,姿色甚美。一人来买馄饨,因贪看想慕出神,叫曰:“娘子。我要买饨(臀)。”妇应曰:“你为何脱落子馄(魂)?” 卖糖 ...
  • 张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张 姓氏祖宗:张挥 姓氏起源: 1、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
  • 道经·第五章》原文翻译 - - 《道德经》道经 - - 天地不仁,以万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桓公·桓公二年》原文翻译 - - 《左传》50章 - - 【经】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滕子来朝。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秋七月,杞侯来朝。蔡侯、郑伯会...
  • 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十四》原文翻译 - - 《元史》150章 - - 伯颜,蒙古八邻部人。曾祖述律哥图,事太祖,为八邻部左千户。祖阿剌,袭父职,兼断事官,平忽禅有功,得食其地。父晓古台世其官,从宗王旭烈兀开西域。伯颜长于西域。至元初,旭烈兀遣入奏事...
  • 李严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李严,幽州人,原名让坤。起初在燕地当官,任刺史,涉猎书籍,弓马娴熟,有辩论口才,多游艺,以功名自许。同光年中,任客省使,奉命出使到蜀地,与王衍相见时,行使者的礼节。在笏记中详细叙述庄宗...
  • 志第三十三上 地理七上》原文翻译 - - 《新唐书》50章 - - 岭南道,盖古扬州之南境,汉南海、郁林、苍梧、珠崖、儋耳、交 趾、合浦、九真、日南等郡。韶、广、康、端、封、梧、藤、罗、雷、崖以东为星纪分,桂、柳、郁林、富、昭、蒙、龚...
  • 志第十三上 仪卫上》原文翻译 - - 《新唐书》50章 - - 唐制,天子居曰“衙”,行曰“驾”,皆有卫有严。羽葆、华盖、旌旗、罕毕、车马之众盛矣,皆安徐而不哗。其人君举动必以扇,出入则撞钟,庭设乐宫,道路有卤簿、鼓吹...
  •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李宗闵,字损之,宗室郑王元懿之后。祖自仙,楚州别驾。父〈曾羽〉,宗正卿,出为华州刺史、镇国军潼关防御等使。〈曾羽〉兄夷简,元和中宰相。宗闵,贞元二十一年进士擢第,元和四年,复登制...
  • 列传第三晋荡公护》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晋荡公护字萨保,太祖之兄邵惠公颢少子也。幼方正有志 度,特为德皇帝所爱,异与诸兄。年十一,惠公薨,隋诸父在 葛荣军中。容败,迁晋陽。太祖之入关也,护以年小不从。普 泰初,自晋陽至...
  • 韦应物古诗词》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九十一 卷191_1 《有所思》韦应物 借问堤上柳,青青为谁春。 空游昨日地,不见昨日人。 缭绕万家井,往来车马尘。 莫道无相识,要非心所亲。 卷191_2 《暮相思》韦应物 朝出...
  • 石胡荽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石胡荽 释名 天胡荽、野园荽、鹅不食草、鸡肠草。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1、痰喘。用石胡荽左杨汁,和酒服。 2、目疾,翳障(目赤肿胀,羞明昏暗,隐涩疼痛,眵泪风痒,鼻塞头痛...
  • 石龙子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鳞部 - - 石龙子 释名山龙子、泉龙、石蜴、晰蜴、猪婆蛇、守宫。 气味咸、寒、有小毒。 主治 1、小儿阴肿。用晰蜴一具,烧成灰,酒送服。 2、诸瘘不愈。用晰蜴(炙)三个、地胆(炒)三二具、斑...
  • 墨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土部 - - 墨 释名 亦名乌金、陈玄、玄香、乌玉块。 气味 辛、湿、无毒。 主治 1、吐血。用墨磨汁同菜菔汁或生地黄汁饮下。 2、流鼻血。用浓墨汁滴入鼻中。 3、大小便血。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