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本草纲目 > 草部 > 月季花的功效与作用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草部月季花的功效与作用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本草纲目》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本草纲目》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本草纲目》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草纲目》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章节目录: 《水部》 《火部》 《土部》 《谷部》 《果部》 《鳞部》 《兽部》 《禽部》 《虫部》 《介部》 《菜部》 《人部》 《草部》 《木部

月季花的功效与作用

书籍:本草纲目章节:草部更新时间:2017-02-24
月季花
释名月月红、胜春、瘦客、斗雪红。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
活血、消肿、敷毒。
栝楼
释名果裸、瓜蒌、天瓜、黄瓜、地楼、泽姑,根名白药、天花粉、
瑞雪。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
1、痰咳不止。用栝楼仁一两、文蛤七分,共研为末,以浓姜汁调成丸子,如弹子大,噙口中咽汁。又方:熟栝楼十个、明矾二两,共捣成饼,阴干,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姜汤送下。
2、干咳。用熟栝楼捣烂,加蜜等分,再加白矾一钱,共熬成膏,随时口含回汁。
3、痰喘气急。用栝楼二个、明矾如枣大一块,同烧存性,研细,以熟萝卜蘸食。药尽病除。
4、肺痿咳血。用栝楼五十个(连瓤瓦焙)、乌梅肉五十个(焙过)、杏仁(去皮尖,炒)二十一个,共研为末;另将猪肺一片切薄,掺末一小撮入内,炙熟,冷嚼回下。一天二次。
5、妇女夜热(痰嗽,月经不调,形瘦)。用栝楼仁一两,青黛、香附(童便浸,晒)各一两五钱,共研为末,加蜜调匀,口中噙化。
6、黄疸。用青栝楼焙过,研为末。每取一钱,加水半碗,煎至七成,临睡时服,五更有黄物泻下,即为见效。此方名为“逐黄散”。
7、小便不通,腹胀。用栝楼焙过,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服至病愈为止。
8、吐血。泥封栝楼,煅存性,研为末。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8、屙血。用栝楼一个,烧灰,加赤小豆半两,共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服,酒送下。
10、咽喉肿痛,不能发声。用栝楼皮、白僵蚕(炒)、甘草(炒)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三钱半,姜汤送下。一天服二次。或以棉裹半钱含咽亦可。此方名“发声散”。
11、诸痈发背。用栝楼捣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
12、风疮疥癣。用生栝楼一、二个,打碎、酒泡一日夜,取酒热饮。
13消渴。取大栝楼根(天花粉),去皮,切细,水泡五天,每天换水。五天后取出捣碎,过滤,澄粉,晒干。每服一匙,水化下。一天服三次。亦可将药加入粥中及乳酪中吃下。又方:用栝楼根切薄,炙过,取五两
加水五升煮至四升,随意饮服。
14、小儿热病。用栝楼根末半钱,乳汁调服半钱。
15、天泡湿疮。用天花粉、滑石,等分为末,水调搽涂。
16、折伤肿痛。用栝楼根捣烂涂患处,厚布包住,热除,痛即止。

月季花的功效与作用相关文章

  • 洪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洪姓氏祖宗:共工氏姓氏起源:1、为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共工的后代。共工本姓共氏,从黄帝时起就担任了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职,被人们尊为水神。颛顼帝时,共工起兵争...
  • 粤西游日记十七》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初六日 洞中事完,余欲一探铁旗岩,遂为行计。而是日雨复沛然,余不顾,晨餐即行。一里,过来时横列之北洞,又半里,抵横列之南洞,雨势弥大。余犹欲一登南洞,乃攀丛披茅,冒雨而上,连抵二崖下...
  • 楚游日记十三》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初六日 饭而行。出东门,五里,一山突于路北,武水亦北向至,路由山南水北转山嘴复东南去。路折而东北,一里,一路直北,乃桂阳间道;一岐东北,乃宜章道也。三里至阿皮洞,武溪复北折而来,经其...
  • 论择官》原文翻译 - - 《贞观政要》上卷 - - 贞观元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故《书》称:‘任官惟贤才。’又云:‘官不必备,惟其人。’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其...
  • 魁星》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郓城张济宇,卧而未寐,忽见光明满室。惊视之,一鬼执笔立,若魁星状。急起拜叩,光亦寻灭。由此自负,以为元魁之先兆也。后竟落拓无成,家亦雕落,骨肉相继死,惟生一人存焉。彼魁星者,何以不...
  • 第二十八章》原文翻译 - - 《中庸》目录 - -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字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
  • 表记》原文翻译 - - 《礼记》后25章 - - 子言之:「归乎!君子隐而显,不矜而庄,不厉而威,不言而信。」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甫刑》曰:『敬忌而罔有择言在躬。』」...
  • 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林黛玉直到四更将阑,方渐渐的睡去,暂且无话。如今且说凤姐因见邢夫人叫他,不知何事,忙另穿戴了一番,坐车过来。邢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向凤姐道:“叫你来不为别的,有一件为...
  • 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前60回 - - 却说曹仁忿怒,遂大起本部之兵,星夜渡河,意欲踏平新野。且说单福得胜回县,谓玄德曰:“曹仁屯兵樊城,今知二将被诛,必起大军来战。”玄德曰:“当何以迎之?”福曰:&l...
  • 缮性》原文翻译 - - 《庄子》外篇 - - 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 民。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 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
  • 汉纪十三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二年(壬申、前109)》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00章 - - 汉纪十三汉武帝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   [1]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还,祝祠泰一,以拜德星。   [1]冬季,十月,汉武帝巡幸至雍,祭祀于五;回长安后,祭祀泰一神,并叩拜“德星...
  • 卷一百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五》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金纯,字德修,泗州人。洪武中国子监生。以吏部尚书杜泽荐,授吏部文选司郎中。三十一年出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成祖即位,以蹇义荐,召为刑部右侍郎。时将营北京,命采木湖广。永乐七年...
  • 列传第七十九 李晟》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00章 - - 李晟,字良器,洮州临潭人。世以武力仕,然位不过裨将。晟幼孤,奉母孝。身长六尺。年十八,往事河西王忠嗣,从击吐蕃。悍酋乘城,杀伤士甚众,忠嗣怒,募射者,晟挟一矢殪之,三军欢奋。忠嗣抚其...
  • 列传八十四》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50章 - - 马燧,字洵美,汝州郏城人,其先自右扶风徙焉。祖珉,官至左玉钤卫仓曹。父季龙,尝举明《孙》《吴》,俶傥善兵法,官至岚州刺史、幽州经略军使。燧少时,尝与诸兄读书,乃辍卷叹曰:"天下将有...
  • 于玺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于玺字伯符,父亲于翼,仕北周为上柱国、幽州总管、任国公。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后,尉迟迥作乱,派人引诱于翼。 于翼抓了使者,送到长安,高祖很高兴。 高祖受禅后,于翼入朝,皇上为...
  • 刁雍传》原文翻译 - - 《魏书》50章 - - 刁雍,字淑和,渤海饶安人。高祖刁攸是西晋御史中丞。曾祖刁协,跟随司马睿渡江 ,定居京口,官至尚书令。父刁畅,任司马德宗的右卫将军。当初,刁畅兄刁逵因刘裕轻狡薄行,欠社钱三万,过期...
  • 孙破虏讨逆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孙坚传) 孙坚传,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孙武的后代。他年轻时做过县吏。 十七岁那年,他与父亲一同坐船到钱塘,正碰上海盗胡 玉等,从匏里上岸抢掠商人钱财后,在岸上分赃,来往行人都不...
  • 宣元六王传》原文翻译 - - 《汉书》100章 - - 【原文】 孝宣皇帝五男。许皇后生孝元帝,张婕妤生淮陽宪王钦,卫婕妤生楚孝王嚣,公孙婕妤生东平思王宇,戎婕妤生中山哀王竟。 淮陽宪王钦,元康三年立,母张婕妤有宠 于宣帝。霍皇后...
  • 大宛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50章 - - 大宛国的情况是由张骞叙述的。 张骞是汉中人。 建元年间(前140~前135)当郎官。 当时天子问匈奴投降来的人,都说匈奴打败月氏国王,把他的头当饮酒器具,月氏人逃走并与匈奴结仇,找...
  • 靖郭君善齐貌辨》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八 齐策一(靖郭君善齐貌辨) 【提要】了解一个人是最为困难的,那些掌握了知人之术的人,可以领袖群伦。靖郭君力排众议,坚持自己对一个人的判断,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