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战国策 > 1至8卷 > 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

战国策

《战国策》1至8卷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战国策》章节目录: 《1至8卷》 《9至16卷》 《17至24卷》 《25至33卷

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

书籍:战国策章节:1至8卷更新时间:2017-03-08
《战国策》卷三秦策一(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
【提要】张仪有时扮演的角色很不光彩,他时常喜欢玩弄些阴谋诡计。聪明过分,就显得奸诈,如何对付这些智商很高、富有心计的人物,确有一番学问。看看陈轸(著名辩士,初在秦国作官,后离秦去了楚国)是如何对付张仪对他在背后的诽谤的。
【原文】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曰:“轸驰走楚、秦之间,今楚不加善秦而善轸,然则是轸自为而不为国也。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何不听乎?”
王谓陈轸曰:“吾闻子欲去秦而之楚,信乎?”陈轸曰:“然。”王曰:“仪之言果信也。”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曰:‘孝己爱其亲,天下欲以为子;子胥忠乎其君,天下欲以为臣。卖仆妾售乎闾巷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乡曲者,良妇也。’吾不忠于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忠且见弃,吾不之楚,何适乎?”秦王曰:“善。”乃止之也。
【译文】张仪又在秦王前面诽谤陈轸说:“陈轸奔走于楚、秦之间,但现在楚国不见得对秦友好,反而却和陈轸的关系非常亲密。如此看来,陈轸一切举动都是为自己,而不是为了秦国。况且陈轸又企图背叛秦国而投奔楚国,大王为什么不明察此事呢?”
于是秦王就问陈轸说:“我听人说你准备背秦而去楚国,有这回事吗?”陈轸回答说:“有这回事。”秦王有点生气地说:“那么张仪所说的话是真的了?”陈轸回答:“何止张仪知道这件事,就连路人也知道这件事!常言道:‘由于孝已(著名孝子,殷高宗之子)孝顺他的父母,因而天下父母都希望孝已做自己的儿子;由于伍子胥忠于他的君王因而天下的君王都希望伍子胥作自己的大臣。卖仆妾时如果能卖到本乡,那就证明是一位好仆妾;被休的妻子如果能改嫁到本乡,那就证明他是一位好妻子。’如果我不忠君爱国,忠诚于秦王,那么楚王又怎么要我做他的大臣呢?忠心耿耿尚且被遗弃、被放逐,我不去楚国又去哪里呢?”秦王感动地说:“贤卿言之有理。”于是就把陈轸挽留下来。
【评析】“谣言止于智者”,陈轸没有在秦王面前直接指出张仪是小人,是在造谣,而是迂回曲折的讲了许多民间流传的谚语,以说反语的方式打消了秦王的猜忌,使张仪的谗言不攻自破。如果陈轸一开始就指责张仪,那么效果反而不好,给人一种犯错之后为自己推卸责任、辩护的感觉,倒会加重他人的疑心,而如果先是主动承认谗言是对的,他要去楚国,然后再说出去楚国的复杂缘由来,揭示出与他人所说的谗言的本质不同之处,这样就会消释他人的敌意和误解,并且显示出自己的光明磊落出来。
陈轸“欲擒故纵”、先顺着对方的话语展开然后反戈一击的辩解技巧,实在高明,令人折服。

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相关文章

  • 选将》原文翻译 - - 《六韬》龙韬 - -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举兵欲简练英雄,知士之高下,为之奈何?”  太公曰:“夫士外貌不与中情相应者十五:有严而不肖者,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敬而心慢者,有外廉谨而内...
  • 选人遇狐》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琴工钱生,以鼓琴客裘文达公,滑稽善谐戏,因面有瘢风,皆呼曰钱花脸。来往数年,竟不能举其里居名字也。言一选人,居会馆,于馆后墙缺,见一妇甚有姿色,衣裳故敝,而修饰甚整洁,意颇悦之。馆人...
  • 山西富商》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 - 有山西商居京师信成客寓,衣服仆马皆华丽,云且援例报捐。一日,有贫叟来访,仆辈不为通,自候于门,乃得见。神意索漠,一茶后别无寒温。叟徐露求助意。怫然曰:此时捐项且不足,岂复有余力及...
  • 十四 寒》原文翻译 - - 《声律启蒙》上卷 - - 多对少,易对难,虎踞对龙蟠。龙舟对凤辇,白鹤对青鸾。风淅淅,露漙漙,绣毂对雕鞍。鱼游荷叶沼,鹭立蓼花滩。有酒阮貂奚用解,无鱼冯铗必须弹。丁固梦松,柯叶忽然生腹上;文郎画竹,枝梢倏尔...
  • 乱几》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一 - - 郁离子曰:“一指之寒弗燠,则及于其手足;一手足之寒弗燠,则周于其四体。气脉之相贯也,忽于微而至大。故疾病之中人也,始于一腠理之不知,或知而忽之也,遂至于不可救以死,不亦悲夫!...
  • 继绝传薪》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颜渊 - - 由此引伸出来,我们看到,国家民族的兴衰,端赖于文质的均衡发展。现在我们文化的危机当然很严重,以后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下一代,如何在继绝存亡之间,去挑起文化传统的责任来。现在的...
  • 王观察穷途逢世好 娄公子故里遇贫交》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上卷 - - 话说王员外才到京开假,早见长班领报录人进来叩喜。王员外问是何喜事。报录人叩过头,呈上报单。上写道:  “江抚王一本。为要地须才事:南昌知府员缺,此乃沿江重地,须才能干...
  • 公孙九娘》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于七一案,连坐被诛者,栖霞、莱阳两县最多。一日俘数百人,尽戮于演武场中,碧血满地,白骨撑天。上官慈悲,捐给棺木,济城工肆,材木一空。以故伏刑东鬼,多葬南郊。甲寅间,有莱阳生至稷下,有...
  • 虚实篇》原文翻译 - - 《孙子兵法》原文及注释 - -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 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公孙丑章句 - -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天之...
  • 终风》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 志第六十·河渠二》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万历元年,河决房村,筑堤洼子头至秦沟口。明年,给事中郑岳言:“运道自茶城至淮安五百馀里,自嘉靖四十四年河水大发,淮口出水之际,海沙渐淤,今且高与山等。自淮而上,河流不迅,泥水...
  • 志第十六·地理一》原文翻译 - - 《明史》50章 - - 自黄帝画野置监,唐、虞分州建牧,沿及三代,下逮宋、元,废兴因革,前史备矣。明太祖奋起淮右,首定金陵,西克湖、湘,东兼吴、会,然后遣将北伐,并山东,收河南,进取幽、燕,分军四出,芟除秦、晋,讫...
  • 卷一百四 列传第四十二》原文翻译 - - 《辽史》150章 - - 耶律辖底子迭里特耶律察割耶律娄国耶律重元子涅鲁古耶律滑哥《易》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贵贱位而后君臣之分定,君臣之分定而后天地和,...
  • 崔彭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 祖父崔楷,西魏殷州刺史。 父亲崔谦,北周荆州总管。 崔彭小时即成孤儿,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 他生性刚毅,有武略,工于骑马射箭。 爱读《周官》...
  • 王建传》原文翻译 - - 《魏书》50章 - - 王建,广宁人。他的祖姑母是平文皇后,生下昭成皇帝。他的伯祖父王丰,凭皇帝舅父的身份而尊贵。王丰之子王支,娶了昭成皇帝之女为妻,受到非常优厚的待遇。王建年轻时也娶了一位公主...
  • 王俭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王俭字仲宝,是琅笽临沂人,祖父昙首,曾任宋的右光禄。父亲王僧绰,官至金紫光禄大夫。王俭出生时,其父遇害,叔父僧虔收养了他。过了几年,他便袭封爵位为豫宁侯,受封的时候,王俭流涕呜咽...
  • 王诞传》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王诞字茂世,琅王牙临沂人。是太保王弘的堂兄。祖父王恬,官至中军将军,父亲王混官至太常。 王诞年轻时很有才华。晋朝孝武帝逝世,堂叔尚书令王王旬写哀悼文,好久都未写成功,便告...
  • 周处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周处字子隐,义兴陽羡人。父亲周鲂,吴国鄱陽太守。周处少时死了父亲,还没到二十岁,就臂力过人,好骑马驱驰田猎,不修小节,纵情 肆欲,州里乡曲的人以他为祸患。周处自己也知道为人所厌...
  • 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山豆根 释名 解毒、黄结、中药。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1、急黄。用山豆根末,水送服二钱。 2、赤白痢。用山豆根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白开水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