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南史 > 100章 > 周弘正传

南史

《南史》100章周弘正传

《南史》为唐朝李延寿撰,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南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周弘正传

书籍:南史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10
周弘正字思行。父亲周宝始,是梁朝的司徒祭酒。周弘正幼年成为孤儿,和弟弟弘让、弘直都为伯父周舍所抚养。十岁时,通晓《老子》、《周易》。周舍每当和他谈论,就感到非常诧异,说:“看你谈话说理精辟,后世知名,一定会在我以上。”河东的裴子野对他非常赏识,请求把女儿嫁给他。十五岁,召为国子生。他在国学里面讲《周易》,学生们便传习他的解释。他在晚春入学,初冬应举,学司因为日子太短不允许。博士到洽说:“周郎二十就能讲经,难道还需要等待策试?”
普通年间,初设司文义郎,在寿光省值勤,以周弘正为司义侍郎。周弘正丑而不陋,吃而能谈,诙谐如同优人,刚肠好似直生,善谈玄理,为当世所推崇。有个藏法师在开善寺演讲,门徒数百人,周弘正年少,还不出名,穿着红裤子,锦带扎着头,坐在门口听讲,众人都很蔑视,但是并没有谴责他。随后他就抓住机会进行驳难,在座的人都被吸引,法师怀疑他不是世间凡人,等认清以后,非常欣赏和亲近。刘显将到寻陽去,朝廷的贤士们都去为他饯行。刘显拿了丝帛十匹悬赏,约定说:“有谁穿着奇特的衣服前来,就把这些帛赏给他。”众人都争相改变常规服装,但不过是长短的区别。刘显说:“将会有比这更奇特的。”随后周弘正绿丝布裤,绣假种,轩昂而至,夺标取帛。中大通三年(531),昭明太子去世,他的后代华容公不得立位继承,便以晋安王萧纲为皇太子。周弘正上奏记入史册,请求写上“超越目夷仁义风范,坚持子臧大贤节操”。他就是这样地耿直刚正。
他常常自称有才无相,仆射徐勉掌管选拔官员,因为他长得丑陋,不能充当尚书郎,他便上书给徐勉,其中言论十分恳切。后来逐步调任国子博士。学校中有宋朝元凶劭讲《孝经》碑,历代不改,周弘正刚刚到任,就上表删除。当时在城西立有士林馆,周弘正住在那里进行讲授,听讲的人倾尽朝野。周弘正上表提出《周易》疑义共五十条,又请求解释《乾》《坤》二《系》,武帝复诏作了回答。
后来他做了平西邵陵王府咨议参军,因为犯了罪应该流放,诏令赐他前往干陀利国。没有前往,囚禁在尚方狱中。他在狱中给武帝呈上了一首《讲武诗》,降旨赦免了他的罪过,仍然恢复本来的官位。
周弘正知识广博,懂得玄象,善于占候。大同末年,他曾经对弟弟周弘让说:“国家的困厄就在数年之间,当会有兵乱出现,我和你不知道往哪里逃走。”后来武帝招纳了侯景,周弘正对周弘让说:“祸根就在这里了。”台城陷落,周弘正谄附王伟,又和周石珍合族,避侯景的忌讳,改姓姬氏,任命为太常。侯景将要篡位的时候,让他掌管礼仪。
后来王僧辩东讨,元帝对王僧辩说:“君王的军队驻扎近处,朝中的士人谁会首先过来?”王僧辩说:“可能是周弘正吧。周弘正智力不落后于时机,体力能够胜利到达,无妻子儿女的顾虑,有独自决断的精明,其余的碌碌之辈不能相比。”很快前面军中传禀周弘正到来,王僧辩飞马迎了上去。见了以后,极为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王僧达不是落后于时机的人,您可以坐在我的膝盖上。”回答说:“可以说进前,而如果是坐在膝盖上,老夫怎么能当得起?”王僧辩当天就启奏元帝,元帝写了手书送给周弘正,便派使者前去迎接,然后对朝士说:“晋朝平定吴国,喜获二陆,现在我来讨贼,也得了两周。”来到以后,礼仪十分隆重,朝臣们无可比拟。授予他黄门侍郎,值勤侍中省。随即升为左户尚书,加官散骑常侍。他夏天只穿犊鼻裤,朱红衣,被有关部门所弹劾。他就是这样地放达。
元帝曾经著有《金楼子》,并说:“我在诸僧中特别看重招提寺的琰法师,在隐士中特别看重华陽的陶真白,在士大夫中特别看重汝南的周弘正,他对于义理清转无穷,确是一时的名士。”
当时朝廷议论迁都,但是元帝两次来到荆陕一带,前后二十余年,感情上安宁留恋,不想回建邺。加上旧时府中的臣僚都是楚地人,都想定都江陵,他们说:“建康因为是旧都,已经极其凋敝荒芜。而且王气已尽,加上与北国只隔着一条长江,如果有什么意外,后悔莫及。而且我们又听说荆南有天子气,现在就要应验了。”元帝没有离去的意思。当时尚书左仆射王褒及周弘正都在旁边,元帝回头对他们说:“你们的意思如何?”王褒等人因为元帝猜忌,不敢在众人面前公开说明,点头答应而已。王褒后来因为清闲,秘密劝谏迁回丹陽十分迫切,元帝虽然听从了,但脸上却很不高兴。到了第二天,他在众人面前对王褒说:“您昨天劝谏返回建邺,不是没有道理,我昨天夜里想了,还是怀有疑惑。”王褒知道不会采纳,才放下了。后来的一天,周弘正就正色劝谏,一直提了两三次,他说:“如象士大夫,专听圣王选定都城,便认为不是天子,好像是列国诸王。今天顺应百姓的心愿,不可不归建邺。”元帝当时很表示同意。周弘正退下以后,黄罗汉、宗懔便说:“周弘正、王褒都是东方人,劝告东下,不是为国家考虑。”周弘正暗中知道了他们的话,一天便在皇上面前当面质问他们二人,说:“如果东方人劝迁往东方,是为了私利,那么西方人劝留在西方,也是为了私利吗?”众人都不说话,而人们的情绪,都在劝告迁都。皇上又曾经在后堂大集文武官员,参加聚会的人四五百人,元帝想普遍地测试人们的心情,便说:“劝我迁走的袒露出左臂。”随后袒露左臂的超过半数。武昌太守朱买臣,是皇上从前的侍从,是个太监,很有干才,所以皇上提拔重用他。到了现在,他劝告皇上迁都,说:“我朱买臣家在荆州,难道不愿意皇家常住?但却恐怕是买臣富贵,而不是官家富贵!”皇上深深为他的话所感动,而到底也没有采用。
等魏朝平了江陵,周弘正逃归建邺。太平元年(556),任命他为侍中,兼任国子祭酒,调为太常卿、都官尚书。陈武帝被任命为太子詹事。天嘉元年(560),调任侍中、国子祭酒,前往长安迎接宣帝。三年,从周朝返回。废帝继承了皇位,由他兼任都官尚书,总管五礼事务。宣帝即位,调任特进,兼任国子祭酒,加派扶掖人。太建五年(573),他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不久下诏令让他去到东宫讲《论语》、《孝经》。太子因为周弘正德行名望一向很重,对他有着如对师长的敬意。
周弘正特别善于玄谈,又兼懂得佛典,即使是大贤名僧,无人不向他请教疑难问题。太建六年,周弘正死在官任上,终年七十九岁。追赠为侍中、中书监,谥号为简子。他所著的《周易讲疏》十六卷,《论语疏》十一卷,《庄子疏》八卷,《老子疏》五卷,《孝经疏》二卷,文集二十卷,流行于当代。
儿子周豫玄,十四岁的时候,和他一齐到东方去,乘小船靠岸,看见了藤花,周弘正用手去牵引,船翻了,都坠落在水中,周弘正勉强脱险,周豫玄则由此得了心惊病。次子周坟,为尚书吏部郎。

周弘正传相关文章

  • 葛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葛姓氏祖宗:葛伯姓氏起源:葛氏有南北二支源流。传说葛氏出自葛天氏。根据《风俗通》上记载,葛氏乃上古葛天氏的后代。据考证,北方葛氏是传自葛伯之后。根据《通志·氏...
  • 正乙真人》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正乙真人能作催生符,人家多有之,此非祷雨驱妖,何与真人事,殊不可解。或曰:道书载有二鬼,一曰语忘,一曰敬遗,能使人难产。知其名而书之纸,则去。符或制此二鬼欤?夫四海内外,登产蓐者,殆恒...
  • 鬼气》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雷出于地,向于福建白鹤岭上见之。岭高五十里,阴雨时俯视,浓云仅发山半。有气一缕,自云中涌出,直激而上,气之纤末,忽火光迸散,即砰然有声。与火炮全相似。至于击物之雷,则自天而下。戊...
  • 龙取水》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徐东痴夜南游,泊舟江岸,见一苍龙自空垂下,以尾揽江水,波浪涌起,随龙身而上。遥望水光闪闪,阔于三尺练。移时龙尾收去,水亦顿息。俄而大雨倾注,渠道皆平。...
  • 种梨》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
  • 用间篇译文及注释》原文翻译 - - 《孙子兵法》译文 - - 孙子说:凡兴兵10万,千里征战,百姓的耗费,国家的开支,每天要花费千金,全国上下动荡不安,民众服徭役,疲惫于道路,不能从事耕作的有70万家。战争双方相持数年,是为了胜于一旦,如果吝啬爵禄...
  • 第十三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诗曰:勇悍刘唐命运乖,灵官殿里夜徘徊。偶逢巡逻遭羁缚,遂使英雄困草莱。卤莽雷横应堕计,仁慈晁盖独怜才。生辰纲贡诸珍贝,总被斯人送将来。话说当时雷横来到灵官殿上,见了这条大汉...
  • 曾曦顔、尹济翁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曾曦顔 贺新郎(贺耐轩周府尹·己卯) 富贵人间有。就如今、秤量阴德,还公最厚。一郡鹘仑全似旧,春满霜畴稻亩。近帐外、干将夜吼。直指禾川弄霆雷,纵山阴、鹿健那能走。都算...
  • 卑叔文、臧鲁子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卑叔文 喜迁莺(寿邵太尉) 春回天际,见柳眼翠窥,梅腮粉腻。日庆三阳,时逢千载,帷幄挺生元帅。亘古抚今忠义,天下安危注意。负英伟,信功高耿贾,勋侔霍卫。 和气。东风里,楼阁五云,玉帐环...
  • 胡惠齐、谢直、高似孙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胡惠齐 百字令(几上凝尘戏画梅一枝) 小齐幽僻,久无人到此,满地狼藉。几案尘生多少憾,把玉指亲传踪迹。画出南枝,正开侧面,花蕊俱端的。可怜风韵,故人难寄消息。 非共雪月交光,这般造...
  • 田中行、赵温之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田中行 风入松 一宵风雨送春归。绿暗红稀。画楼尽日凭阑意,与谁同捻花枝。门外蔷薇开也,枝头梅子酸时。 玉人应是数归期。翠敛愁眉。塞鸿不到双鱼远,恨楼前、流水难西。新恨欲...
  • 周紫芝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周紫芝 水龙吟(天申节祝圣词) 黄金双阙横空,望中隐约三山眇。春皇欲降,渚烟收尽,青虹正绕。日到层霄,九枝光满,普天俱照。看海中桃熟,云幡绛节,冉冉度、沧波渺。 遥想建章宫阙,□薰风...
  • 卷二百三十·列传第一百十八》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蔡时鼎,字台甫,漳浦人。万历二年进士。历知桐乡、元城,为治清严。征授御史。太和山提督中官田玉兼分守事,时鼎言不可,并及玉不法状。御史丁此吕以劾高启愚被谪,时鼎论救,语侵杨巍、...
  • 列传第七》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寇洛,上谷昌平人,累世为将吏。父延寿,和平中,以良 家子镇武川,因家焉。 洛性明辨,不拘小节。正光末,以北边贼起,遂率乡亲避 地于并、肆,因从尔朱荣征讨。及贺拔岳西征,洛与之乡里, 乃...
  • 王纮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王纮,字师罗,太安狄那人氏,为小部酋帅。父基,读过许多书,有智略。初随葛荣反叛,荣授其济北王、宁州刺史。后葛荣被朝廷打败,但基据城不降,尔朱荣派遣使者劝喻,他才归顺。荣后用基为府...
  • 钱珝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一十二 卷712_1 《客舍寓怀》钱珝 洒洒滩声晚霁时,客亭风袖半披垂。 野云行止谁相待, 明月襟怀只自知。 无伴偶吟溪上路,有花偷笑腊前枝。 牵情景物潜惆怅,忽似伤春远别离...
  • 蜀葵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蜀葵 释名 戎葵、吴葵。 气味 (苗)甘、微寒、无毒、滑。 (花)咸、寒、无毒。 (子)甘、冷、无毒。 主治 1、小便淋痛。和蜀葵根洗净、锉细,加水煎开几次,服之极效。 2、小便尿...
  •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夏枯草 释名 夕句、乃东、燕面、铁色草。 气味 (茎、叶)苦、辛、寒、无毒。 主治 1、肝虚目痛(冷泪不止,羞明畏日)。用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汤调下。 ...
  • 原蚕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虫部 - - 原蚕 释名 晚蚕、魏蚕、夏蚕、热蚕。 气味 原蚕沙:甘、辛、温、无毒。 雄原蚕蛾:咸、温、有小毒。 主治 雄原蚕蛾: 1、阳萎。用蚕蛾二升,去头、翅、足,炒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
  • 土蜂窠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土部 - - 土蜂窠 释名 巢,即细腰蜂巢。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1、难产。用土蜂窠泡开水,稍冷饮之。 2、肿毒痛如火烧。用土蜂窠调醋涂之。又法:用川乌头和土蜂窠等分。肿毒未成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