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早春·旭日朱楼光》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孟郊古诗:长安早春·旭日朱楼光更新时间:2019-06-21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意含蓄深沉,从客观上反映了当时的阶级对立。
“旭日朱楼光,东风不惊尘。”此两句描写了旭日初升和东风轻拂时豪贵之家的豪华景色,暗示了豪贵之家的奢靡。“东风”一词,表明时令正是春天。
“公子醉未起,美人争探春。”前句暗示了昨夜又是一场豪华的宴会,公子喝得烂醉如泥而未能早起。体现了权贵之家醉生梦死的享乐生活。后句的姬妾成群则体现了权贵之家的荒淫奢靡。“探春”二字同时点明了题旨。
“探春不为桑,探春不为麦。”这两句以重复的手法反映了贵族妇女不知蚕桑稼穑,只知享乐的腐朽寄生生活。
“日日出西园,只望花柳色。”“花柳”二字语带双关,既指赏花玩柳,更指那种淫乱无度的生活,诗人之用意不言而喻。
“乃知田家春,不人五侯宅。”农民在早春时节,所关心的是桑树是否吐芽,麦苗是否茁壮成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这些“公子”、“美人”截然不同。权贵之家不懂得田家的风光。
全诗讽刺辛辣,充满了批判色彩。诗人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刻画了一群不知蚕桑稼穑的探春贵族妇女,反映了贵族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腐朽寄生生活。
《长安早春旅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长安的喧噪与自己的寂寞,贵人们的轩车往来,只有一个人被排除在外;月夜,日暮之山,触发了诗人思乡之念。此诗形象生动,在孤独的情绪描写里体现了诗人的远大抱负。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白居易在长安应进士举,这首诗作于这年的春天。作者在《与元九书》中说:“初应进士时,中朝无缌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策蹇步于利足之途,张空拳于战文之场。”此诗即抒写其当时孤独忧伤之情状。

诗人孟郊资料

赏析作者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唐代著名诗人。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5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齐名郊寒岛瘦。..... 查看详情>>

诗人孟郊作品: 《喷玉布·去尘咫尺步》 《吊元鲁山·黄犊不知孝》 《新卜清罗幽居恭奉献陆大夫》 《汝州陆中丞席喜张从事至同赋十韵》 《邀人赏蔷薇·蜀色庶可比》 《古意赠梁肃补阙》 《病起言怀》 《长安道·胡风激秦树》 《观种树·种树皆待春》 《嵩少·沙弥舞袈裟

《长安早春·旭日朱楼光》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