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悦二首》注释译文

朝代:清代诗人:张问陶古诗:禅悦二首更新时间:2017-06-23
①蒲团:以蒲草编织而成之圆形扁平坐具。又称圆座。乃僧人坐禅及跪拜时所用之物。
②禅关:禅门,指修禅学道的处所。
③在家:佛教专有名词,与“出家”相对。
禅是内心的省悟,不可言说,但禅悦的愉快又总是希望有所渲泄,于是作者就以诗的形式来发表自己的感想。第一首诗讲述了坐禅能由定生慧(道心长),净化尘心,解脱烦恼,闻莲花香,入佛国境。由于是心印,所以阐述虽禅门宗派林立,但寸心西方仍为根本的道理。第二首诗则是说明习禅贵有清妙之心,如是,则隐于山林或居于寺庙都是多事。所以“只要心光如满月,在家还比出家闲”只要心地充满慈悲,照彻光明,那么,在家修行更是本质意义上的“出家”。
第一首诗“蒲团清坐道心长,消受莲花自在香。”“蒲团”是指用蒲草所编造的一种坐具。“莲花”是西方极乐净土中的物象之一,是佛性的象征。传说佛祖降生前,皇宫中池塘里突然盛开了大如车盖的奇妙莲花,佛祖修成正果后,坐的座位便被称为“莲花座”。在《观无量寿经》中也提到凡是投生于西方极乐净土的人,首先投生在西方净土的莲花之中,莲花依对佛教的信仰程度次第开放,之后就能看到西方诸佛,聆听佛法。这里的莲花不仅是实景描写,也喻指佛国莲花。作者清心寡欲,端坐于蒲团之上,置身在清香脱俗的恬淡氛围中,诚心礼佛,使心灵归于沉寂,思量佛法的精深与广大,并享受着参禅悟道带给自己心灵超凡的愉悦,一切尘世的忧伤烦恼都在莲花光华中消失殆尽。
“八万四千门路别,谁知方寸即西方。”这是作者礼佛悟道的所得。“八万四千”形容数目很多,这是印度人所常用的一种习惯语,佛经中常见,并非真有八万四千。“方寸”就是心。禅宗四祖谓牛头融禅师云:“百千妙门,同归方寸;恒沙功德,总在心源。”(《金刚经百家集注大成》)虽然参悟佛法摆脱烦恼有众多法门,而且法法有别,但是终归要获得心灵的升华和解脱,只要悟得此境,方寸的心田即可证得西方极乐。
第二首诗所阐明的理趣同样是“明心见性”,贵在心性的自得,而非外在的求索。作者认为只要心灵湛然,意静思定,关照自身心性的清净,那么在庭院清幽的家中修持,同样也可以进入禅关,而不必刻意追求清谷幽林,深山寂野。“只要心光如满月,在家还比出家闲”与上一首中的“八万四千门路别,谁知方寸即西方”都重在言心性澄明,其意旨和理趣可谓互相呼应,一脉相承。佛法告诉我们人的本心本性即是我们通向自在、快乐、智慧的大门,心圆满清净了,则事事自然游刃而解,外界的一切是非曲直,好坏对错完全由我们内心来决定。
这两首诗一首诗主要说学禅的明心见性,一首诗则是强调学禅的“在家”与“出家”,二诗互相呼应,立意深窈。诗中大量运用佛教术语,却能够组合自然,深入浅出,可见作者在辞和意上所下的功夫。

诗人张问陶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字仲冶,一字柳门,号船山、蜀山老猿,清四川遂宁人。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江南道监察御史、吏部郎中。后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后辞..... 查看详情>>

诗人张问陶作品: 《丙辰九月二十七日伯雨招同田桥饯亥白兄于如意堂分韵得泥字》 《即事·未了根尘剩惘然》 《秋夜读书·渐觉书难读》 《觉院寺·古佛饱风霜》 《题钱南园副使画马》 《喜亥白兄至都》 《初冬得刘松岚明府开原书却寄》 《寄了尘·壁上悬灯共一龛》 《南星·霜白凝山晓》 《题刘松岚所藏纤纤士女金逸瘦吟楼诗帖

《禅悦二首》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