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晋安》赏析

朝代:南北朝诗人:谢朓古诗:酬王晋安更新时间:2020-09-26
首四句写时节推移。这两句写建业帝都已是秋深之时,清晨,萧瑟秋风,划过坚劲瘦硬的枝丫,发出冷冽呼啸之声;而厚厚秋露,直到夜晚才渐渐晞干。时节变了,刚从荆州西府遭谗而回的诗人,由于受到政治的打击,领教了政治气候变化无常的滋味,所以,对自然节候的迁移,亦尤敏感。他最能感受到这梢梢秋风、涂涂秋露的凛冽和凄凉。接下来“南中”二句忽转锋笔,转写友人。古人传说,夏去秋来,鸿雁南飞,但南止衡岳落雁峰而已。晋安郡更在衡岳之南,当然就看不到鸿雁南飞了。诗人借此二物,是对友人说:您在南方,气候温暖,花团锦簇,哪里知道我这里已是寒气肃穆的深秋了呀!这联仍承节令写来,点题中之“酬”,同时,又通过写景暗示出自己此时此地遭际的不幸。一个“荣”字,极写“南中”气候之佳,与首联形成强烈对比和反差;再以“宁知”反诘,加强语气,似乎是要有意让友人从不寻常的措辞中品咂出难以言明的苦衷来。所以,首四句写景,一彼一此,一温一寒,语含双关,非同寻常。
接下四句写目前困窘的处境和怅惘的心情。《南齐书·东昏侯纪》载:“世祖兴光楼,上施青漆,世谓之青楼。”诗人踏着寒霜,披着晨雾,上朝参拜;晚间独坐居所,寂寞终宵。如此日复一日,无所事事,已不可堪;更何况齐武帝“(谢)朓可还都”一声令下(见《南齐书·谢朓传》),把他召回,听候发落,那种战战兢兢的滋味就更加难以忍受了。等待的时间愈长,心理上的压力愈大,思想感情上便愈脆弱、敏感。所以,他才有“怅望一涂阻,参差百虑依”的深切感受。以惆怅之情,瞻望前程,惟有山重水复,障碍层层,前途渺茫,命运难卜。因此,千奇百怪的念头不由纷然涌出,络绎而生。诗人刚刚庆幸自己离开荆州西府如天空小鸟,“寥阔已高翔”(《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旋又陷入了无穷无尽的苦思痛想之中。这就把诗人彼时彼地如坐针毡、度日如年的特定心境和情状,维妙维肖地刻画出来。“百虑”而参差络绎,泉涌兔突,其焦灼、急切、恐惧,宛然可见。
最后四句又回到“酬”字上面。“春草”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意;“谁能”句化用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二首》:“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句意,似皆泛泛寻常之语。但用意却颇凄惨、沉痛。诗人对友人说:秋天来了,您还未能回到京都;而我在此听候发落,说不定被贬被逐,祸福难料,万一有所不测,那我们就再也不能相见了。“谁能久京洛?”因为,“京洛多风尘”。每念及此,不能不教诗人心情沉痛,黯然神伤。
诗人与友人相赠答,欲一吐心曲,畅言块垒,当属常情。但此诗却写得曲折委婉,闪烁其辞。非悉心领会,曲意迎合,丕能达其旨。究其因,与诗人当时的处境有关。诗人罹谗还都,已吃尽流言苦头,此时若再坦吐冤曲,又被小人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诗人下笔,总是犹犹豫豫,躲躲闪闪,把一腔怨愤不平之情,淡化到写景当中,融进一般的酬酢问答里面。乍读,使人感到扑朔迷离,颇难把握,而搞清了它的特定写作背景和特定心境,细加品味,便觉涵濡深厚,余味无穷。仿佛可睹一颗惆怅、迷茫之心,在痛苦地颤动,在秋风萧瑟中哭泣。所以,它不是一般为文造情的赠答之作,而是一首有感而发的好诗。
诗在修辞上颇为讲究,首联、三联、四联对仗意识十分强烈,对句也较工整。写景、抒情,多化用古人成语、成句,而且有些地方(如第三联)着色较浓,颇见心力。这一些,仿佛使全诗笼罩上一层薄雾,“隔”了一层,稍稍呈现出繁富的色彩。这是诗人有意为之,是一种艺术上的“障眼法”,读者需拨开迷雾,方能窥其本心。外状若宁,真情暗伏,是此诗的最大特色。
诗开头“琼闺钏响闻,瑶席芳尘满”二句,首句写“闺”和“钏”,诉诸读者的听觉;次句写“席”和“尘”,诉诸读者的视觉。写闺、钏、席、尘,正是在写妓。闺为妓女所居,席为妓女所用,“琼”、“瑶”,都是平常人所难具有的美玉,这里用以象征妓女居屋用物之华贵。由此可知这妓女身价之高,当是那时的社会名妓。“钏”,为妓女首饰,因舞荡碰击而有声;“尘”为妓女脂粉的香气,因舞蹈所震而发扬席上。由此而知妓女舞蹈情态之热烈。
前两句写妓女的身价和舞姿,是暗写。接下来“要取洛阳人,共命江南管”二句写歌唱,为明写。“要”,同“邀”。东晋开始,一些社会名流喜欢把鼻子捏起来用鼻音吟咏,谓之“洛生咏”。“洛阳人”,即“洛生”,这里实指当时社会名流。既是名妓,“要”的自然是名流。“共”字,既表明“江南管”的南腔与“洛阳人”的北调的融洽和谐,又表明名妓歌唱,名流伴奏的情韵相通,更暗示名妓有托身名流,求与名流心心相印之意。
“情多舞态迟,意倾歌弄缓”二句紧承前四句,写妓的“情”和“意”。以舞传情,因情多而舞态更为舒展婀娜;以歌达意,因意浓而歌声更显悠扬缭绕。(此联当是回文互见之法,言歌舞中情多意浓而不堪承载)妓女以歌舞营生,舞态虽美而无情,歌喉虽甜而无意。此妓舞蹈非为卖弄舞姿,而在传情;歌弄非为卖唱,而在达意。传情达意是她舞蹈唱歌的目的,可见此妓今日刻意所求。最后把她“情多”、“意倾”所求内容明白晓畅地说了出来:“知君密见亲,寸心传玉腕。”“君”,指“洛阳人”。“玉腕”,妓女伸向君的胳膊。两句意思是:因我与君不但相知,而且亲密。我今把“玉腕”伸予君,并非任性而为,而是传递了我对君的这一片真心。这里,她更直接地吐露了她托身良人的心愿。后二句为一篇要旨,前六句实为最后二句铺垫。写妓女居屋、首饰、物用的华贵,正反衬出她不满自身社会地位低下的逆反心理。写她舞态的多姿,歌声的悠扬、情多意倾,正反衬出她内心的自卑、愁苦与哀怨。
全诗八句,读后,一名华艳多情,能歌善舞的妓女形象呼之欲出。在语言上,前六句均为对仗,享人以整齐美。用词含蓄工稳,感情沉厚,用优美富丽的语言,写出了妓女隐藏在心底的痛苦感情。

诗人谢朓资料

赏析作者谢朓

谢朓(464-499),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19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 查看详情>>

诗人谢朓作品: 《迎神·清明畅》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 《出藩曲·云枝紫微内》 《迎神·雩有讽》 《游东田》 《永明乐·出车长洲苑》 《夜听妓诗·琼闺钏响闻》 《宣城郡内登望诗》 《临溪送别诗》 《至寻阳诗

古诗《酬王晋安》的名句翻译赏析

《酬王晋安》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