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湘中有喜》鉴赏

朝代: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初入湘中有喜更新时间:2017-02-27
此诗为五言律诗。首联纪行,“归棹入湘流”,乘船由湘江归家。颔联选取鸟和猿两种动物形象,形容行船轻快,乡愁顿失。颈联色彩浓重,描绘细致。“两边枫作岸,数处橘为洲”,勾勒初湘江沿岸特有的风物,两岸红枫,数处橘洲。尾联以“却记从来意,翻疑梦里游”,形象地表达诗人乐而忘返的心绪。此诗对仗工整:枫、橘,花木对,工对;岸、洲,地理对,工对。其内容与形式历来均为人所称道。
张九龄的这类山水诗“若蜘蛛之放游丝,一气倾吐,随风卷舒,自然成态”(厉志《白华山人诗说》卷一引赤薰氏语)。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晚泊得阳望庐山》、《万山潭作》,王维的《山居秋螟》、《渭川田家》、《终南山》等诗,都受到张九龄这种“闲淡幽远”诗风的影响。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就明确指出:“张子寿首创清澹之派。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风神者也。”
耒阳溪,湘江支流耒水,在湖南省东南部,这首诗作于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诗人奉朝廷之命祭南岳和南海的旅途中。诗人在秋夜行舟于耒阳溪上。清幽的溪山景色,触动诗人的情怀,由此产生淡淡的旅愁。与《浈阳峡》相比较,诗人更着意融情入景。全诗几乎句句写景,结尾才以一个“愁”字,画龙点睛般点出题旨。但诗中的明月、溪声、岚气、霜华、猿啼,无不浸透着诗人的愁情。可以说,情与景高度融合,浑然一体,构成清幽的意境。张九龄这几首山水诗,写景状物精细工丽,侧重于客观的刻画,由景物触发的情思没有借直接倾诉和议论表达,而是融情于景。情景契合,在艺术技巧上,受谢灵运影响的痕迹较重,显示了六朝山水诗向盛唐山水诗过渡的迹象。
从写景的角度来看,这首《耒阳溪夜行》,体现了陶渊明对张九龄的影响。张九龄一生积极入世,他没有田园隐居的闲情逸致。但他却吸取了陶渊明田园诗对景物的描绘求神似而不拘泥形似,重意轻象、尚浑整不尚工细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它们运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这首诗对明月、岭树、溪声、岚气、霜华,猿声的描绘,只以简练的笔触,轻淡地点染,并未作具体、细致、逼真的刻画,色彩也是淡淡的,却产生了高度传神达意的艺术效果。

诗人张九龄资料

鉴赏作者张九龄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 查看详情>>

诗人张九龄作品: 《咏史·大德始无颇》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 《登古阳云台·庭树日衰飒》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 《郡内闲斋》 《照镜见白发》 《感遇·抱影吟中夜》 《冬中至玉泉山寺属穷阴冰闭崖谷无色及仲春行县复往焉故有此作》 《感遇·孤鸿海上来

《初入湘中有喜》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