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中玉水仙花》赏析

朝代:宋代诗人:黄庭坚古诗:次韵中玉水仙花更新时间:2017-11-10
第一首诗用比喻和对比手法刻画了水仙花的精神与性格。诗人所要刻画的不是水仙的绰约仙姿,所以少有形象的描写;他要表现的是水仙特有的性格,因此突出了幽香与柔美。
水仙花属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水培法培育,不用泥士,宛如凌波仙子,婀娜多姿。“借水开花”虽奇,但却是实事。胡仔讥这句诗是“语病”,其实是片面的意见。杨万里《水仙花》诗也说:“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可见黄庭坚的诗不是语病。写水仙从水写起,恰恰是抓住了它的特征,传达出清雅高洁的神韵。第二句,诗人不作直接描写,而是连用两个比喻,说水仙花骨如沉香肌如玉(水沉即沉香木),写出了水仙特有的晶莹澄澈之美。第三句紧承上句,补写了水仙的芳香。酴醾,蔷薇科落叶灌木,初夏开大型重瓣花,色白味香,苏轼赞为:“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组诗之一),韩维称之为:“花中最后吐奇香”(《惜酴醾》)。而水仙的暗香弥漫,却超过了酴醾。“压倒”一词用得有力,气魄惊人。幽香沁鼻,如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二首》)的梅花。水仙与梅有相似之处,都是冲寒开放,色白香幽。诗人在另一首咏水仙的诗中说“梅是兄”。然而这对兄弟性格迥异:梅花迎风斗雪,傲然挺立,显得坚强无比;水仙花不冒风雪,十分柔弱。“无好枝”,正道出了两者品格之异。诗人不写两花之同,只写其异,目的是在对比之中显示水仙柔弱的性格,或者叫阴柔之美。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通过咏水仙花寄托身世的感慨。第一首诗写水仙花质地美好,借水开花,雅淡清高,用比喻和对比手法刻画了水仙花的精神与性格;第二首诗写水仙花不为世俗爱惜,流落民家,表明了诗人对“流落”贫寒之家的美女的同情,也深离自己身世之感。前一首诗寓意较为含蓄,后一首诗寓意比较明朗。全诗意境风韵兼备,为咏水仙的佳作。
水仙花在中国引种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宋代、元代以来歌咏水仙的诗篇渐多,黄庭坚咏水仙诗写得最早、最多。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黄庭坚结束了在四川的六年贬谪生活,出三峡,在荆州(今湖北江陵)住了一段时间,与荆州知州马珹(字中玉)多有唱和。这首诗就写在这一年的冬天。张邦基《墨庄漫录》载,黄庭坚在荆州时,见邻居有一美女,绰约多姿,深为赞赏,但其家将女子下嫁里巷贫民,因赋此诗以寓意。

诗人黄庭坚资料

赏析作者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 查看详情>>

诗人黄庭坚作品: 《学故以桃·任世万钧重》 《寄晁元中·楚宫细腰死》 《四休居士诗·富贵何时润髑髅》 《洪范以不合俗人题厅壁二绝句次韵和之》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 《戏赠陈季张·气清语不凡》 《扇·团扇如明月》 《次韵仲车因娄行父见寄之什》 《浪淘沙令·荔枝》 《赠嗣直弟颂·江南十兄弟

《次韵中玉水仙花》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