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陈思王白马篇》赏析

朝代:南北朝诗人:鲍照古诗:代陈思王白马篇更新时间:2020-09-23
诗的首四句说:白马骍角弓,鸣鞭乘北风。要途问边急,杂虏入云中。勾勒出一位戎服急驰、奔赴前线的战士形象,也渲染出军情的紧急,顺带点明了时令(北风呼啸的时节)和地点(云中,战国、秦、汉地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这里借指北边极远之地),笔墨可谓精炼劲健。角弓,制弓时在弓身里面附以牛角,使其强劲有力。骍指弓调整得恰到好处,便于使用。曹植《白马篇》一开首说:“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比较单纯,给人的印象是轻捷。鲍照这四句却意思丰富,给人的印象是紧张。而且战士那急赴前线的形象已让读者感受到他卫国的热忱。
接下来八句写战士在前方的情景:闭壁自往夏,清野径还冬。侨装多阙绝,旅服少裁缝。埋身守汉境,沉命对胡封。薄暮塞云起,飞沙被远松。坚壁清野已经半载;时已严冬,装备、衣服都很匮乏。战地生活严峻、艰辛。举目四望,但见暮云乱飞,黄沙蔽日,一片荒凉。鲍照爱写飞沙,如《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又《芜城赋》:“孤蓬自振,惊沙坐飞。”都给人一种飞动不安的感觉。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战士坚守边塞。“埋身”、“沉命”,是诗人生造的词语,读来沉郁、坚重,恰当地表现了战士誓死不退、寸步不让,与边境共存亡的决心。
但是就在这里,诗意发生了转折。诗人接着写战士的心情道:含悲望两都,楚歌登四墉。丈夫设计误,怀恨逐边戎。弃别中国爱,邀冀胡马功。去来今何道?卑贱生所钟。
战士是楚人,故登高而作楚歌。他心境悲凉,南望长安、洛阳那歌舞繁华之地,达官贵人正在那儿追欢逐乐。他本欲立功边陲,因此远离父母,抛妻别子,来到这荒凉的北国。谁料壮志成空,并未能改变自己的地位。他忠勇爱国,奋不顾身,为何不能立功?就因为“卑贱生所钟”,出身寒门。高门贵胄可以毫不费力地平步青云,寒门下士却连从军远征这条艰辛的道路也难以走通,这位战士怎能不长歌浩叹!
可是诗的结尾,却又高亢劲健:但令塞上儿,知我独为雄!战士尽管满腔悲愤,而英雄本色究不可掩。虽然功名难就,他仍要用累累的战绩证明自己的勇敢和忠诚。他要用这样的方式扬眉吐气。这是多么可敬可佩,然而其实又深藏着悲凉。
鲍照此诗不像曹植《白马篇》那样单纯地俊发英迈。其特点在于情感的复杂矛盾。雄壮与悲哀,俊快与沉郁,统一在一首诗中,形成浑厚、深沉的风格。两首诗风格的不同与作者各自的社会地位、思想感情有关。曹植是贵介公子,而渴望建立不世的功勋,垂名竹帛;鲍照却出身寒微,深切感受到“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左思《咏史》)的压抑。他们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了笔下壮士的形象之中。
雱pāng:雨雪很大貌。
京洛:京都洛阳。
女儿:女孩儿,未出嫁的女子。
严妆:认真严肃地梳妆打扮。严冬的妆扮。
遥艳:犹妖艳。黄节注“遥艳,美好也。”遥,通“姚”。注“姚冶,妖美也。”
帷中:帷幄之中。
自:自己。独自。
沈吟:沉吟。深沉低吟。深思。迟疑犹豫。
不语:不言语。不说话。
若为忘:好像为了忘记什么。多数为‘若有忘’,好像有什么忘记了。
君:君王,君子,夫君。丈夫。
何行:为何远行。如何远行。
何当:为何应当。犹何日,何时。
苦使:苦苦地使。痛苦地使。竭力使。
妾:已婚女子的自谦称呼。
坐:坐着。徒然。空自。
虑年至:忧虑新年已到。忧虑一年将尽。
虑颜衰:忧虑红颜将衰老。
情易复:情意或情爱容易恢复或重复。
恨难追:悔恨难以追回。怨恨却难以追悔。

诗人鲍照资料

赏析作者鲍照

鲍照(412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 查看详情>>

诗人鲍照作品: 《春羁诗·征人叹道遐》 《采菱歌·缄叹凌珠渊》 《赠故人马子乔诗》 《王昭君·既事转蓬远》 《咏双燕诗·双燕戏云崖》 《登庐山诗·悬装乱水区》 《酒后诗》 《园中秋散诗·负疾固无豫》 《拟行路难·君不见蕣华不终朝》 《送盛侍郎饯候亭诗

古诗《代陈思王白马篇》的名句翻译赏析

《代陈思王白马篇》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