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诸友不至》简析

朝代:明代诗人:王守仁古诗:待诸友不至更新时间:2020-11-26
待友不至,其心情就是焦灼、抑郁,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写的。诗的前两句是对朋友的抱怨,表现的正是一种焦灼的心情,中间四句表现出对朋友的情谊。王守仁好饮,但因与朋友有约,而不愿一个人随随便便的就喝醉,他对朋友(从诗中可以看出等待的朋友就是他的学生)的不守时提出了批评,认为作为朋友应该重情重义,随时等候唤招。在诗的结尾,作者寄语他的学生朋友,希望他们珍惜时光。作者的这一思想使诗的意境得到升华。这首诗语言平直,没有陈词滥调,展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
注释
①蜡炬:蜡烛。绛英:指蜡烛燃烧时流下来的烛泪。
②马帐:出自《汉书》马融没绛帐授徒。此处指学堂。桃李:泛指学生。
③花满田家忆紫荆:中国古代民间故事,有一姓田人家,三兄弟闹着分家,屋前有一棵紫荆,三人商议破为三份。第二天,原本茂盛的紫荆突然枯死。三兄弟感叹不已,不再提分家之事,不久,紫荆又复茂盛。
作品译文
坐在草堂久久畅饮不觉更深夜寒,蜡烛点尽了只剩下红色的蜡泪。
住在这里最令人心酸的景况是以文会友,心里稍有安慰的是困境中希望尚存。
春天里设帐讲学感到有愧学生,花开时想到田真分家故事更怀念兄弟。
世上的事如过眼烟云只堪一笑,百年之后拿着现在做的文章又能作些什么呢?

诗人王守仁资料

简析作者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 查看详情>>

诗人王守仁作品: 《莲花峰·夜静凉飒发》 《元夕木阁山火》 《八咏以答之·忆与美人别》 《重游无相寺次韵》 《去妇叹·依违出门去》 《林间睡起·林间尽日扫花眠》 《家僮作纸灯·寥落荒村灯事赊》 《平八寨·见说韩公破此蛮》 《咏良知·人人自有定盘针》 《南霁云祠·死矣中丞莫谩疑

《待诸友不至》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