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鉴赏

朝代:金朝诗人:赵秉文古诗: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更新时间:2017-09-07
词的上片以问月起句。以“桂影”代月,以“秋光”衬托“桂影”,又以“苍苍”形容秋光,一片高洁苍凉之气,横空而降。古诗词以“问月”起笔,以苏轼为例,就有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的千古绝唱。该词问月,虽化用苏词,却亦有新意。他的问月,点明了作词的时间:深秋的月明之夜,(当年苏轼游赤壁也恰是秋凉之夜)。他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其实答案已经巧寓其中:“桂影“之中,桂影而已。”所以,他的问月,不是在于探求,而是在于借问月点明作词的时间:秋季的月明之夜。这也正是东坡游览赤壁的时间。随后,作者笔锋一转,由月及人,此情此景,与当年一叶扁舟夜游赤壁的苏东坡极度相似。
“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皆是对苏轼《赤壁赋》语意的隐括,虽只寥寥数语,但当年苏轼夜游赤壁的情景却尽观读者眼前,真是于平淡处见功力。“京尘千丈,可形容此人杰?”虽是问句,却表达了词作者的深切感慨。这两句从技法上来看,不仅由写景转入了抒情,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下片由此句的“人杰”不得见容“引发到”骑鲸人去“,由对苏轼一生坎坷际遇的深切同情及愤慨,转入自抒悲感。”几度山花发“写苏轼逝后光阴的流逝,读来不禁让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千。”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天“化用杜牧《登乐游原》”长空澹澹孤鸟设,万声销沉向此中“句,表露了作者吊古伤今,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我欲从公“三句则语意更加决绝,欲与苏轼仙去,消极出世的思想更加表露无疑。但毕竟仙山难寻,只有徘徊月下,把满腔心事寄于玉箫罢了,故有”三山安在“句结尾。感怀、悲戚、无奈之意萦绕不绝。
该词虽是和韵之作,但作者借景抒情,借古伤今,与苏轼《念奴娇》之壮美相比,却也是别一番氛围和意境。

《月上海棠·傲霜枝袅团珠蕾》是金代词人党怀英所写的一首词。该词摹画出一幅淡雅的秋菊烟雨图,抒发了词人倦游无味欲辞官归隐的惆怅心情。上阕“傲霜枝袅团珠蕾。冷香霏,烟雨晚秋意。”摹画出一幅淡雅的秋菊烟雨图。下阕:“断霞鱼尾明秋水,带三两飞鸿点烟际”继写景色。

诗人赵秉文资料

鉴赏作者赵秉文

赵秉文(1159-1232年6月2日)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号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人。金代著名学者,书法家。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金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兼修国..... 查看详情>>

诗人赵秉文作品: 《游华山四绝·玉龟山下古仙真》 《除夜·梅花无信报平安》 《答赵庆之节使》 《海月·东方云海何所无》 《从帅府谒太清宫》 《塞上·树霭连山郭》 《泓云泉·蔼蔼春云滋》 《明惠皇后挽歌词》 《翠贞亭·修竹百十个》 《呼群鸣鹿图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