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注释译文

朝代:清代诗人:蒲松龄文言文:大鼠更新时间:2018-08-17
注释
万历:明神宗朱翊钧年号,公元一五七三至一六一九年。
狮猫:猫的一种,俗称狮子猫。长毛巨尾,较名贵。
逡巡:从容,不慌不忙。
无能为:无本领,无所作为。
跳掷:跳跃。
“彼出则归”二句:《左传·昭公三十年》:“彼出则归,彼归则出,楚必道敝。”讲的是用运动战术敝敌制胜。此化用其意。
匹夫按剑:指庸人斗狠,勇而无谋。匹夫,庸人。按剑,怒貌。意本《孟子·梁惠王》下:“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译文
明朝万历年间,皇宫中有种大老鼠和猫一样大,危害很严重。朝廷向民间征集了很多好猫来捕大老鼠,结果都被大老鼠吃掉了。
正巧,这时候从外国进贡来一只狮子猫。这只狮子猫全身毛白如雪。大家把这只猫抱到有大老鼠的房子里,关上门,然后从门缝里悄悄偷看猫的动静。狮猫蹲了好久,那大老鼠才从洞穴里探头探脑地出来。它一见狮猫,就发怒地扑过来。狮猫躲避开大老鼠,跳到几案上;大老鼠追上来,狮猫又跃到地上,就这样上上下下有上百次。大家都认为狮猫害怕大老鼠,是个无用的东西。后来,大老鼠跳跃得渐渐迟慢了下来,肥大的肚子喘得一鼓一鼓的,蹲在地下稍息。狮猫见机突然猛扑而下,用爪子抓住大老鼠头顶的毛,张口咬住大老鼠的脖颈,猫鼠在地上咬斗,狮猫呜呜地吼叫着,大老鼠吱吱地扭动挣扎着。人们急忙开门进去看,大老鼠的头已被狮猫咬碎了。
大家这才明白,狮猫一开始躲避大老鼠,并不是害怕,而是避开大老鼠的锐气,待消耗完它的体力后,乘其疲惫松懈时再攻击。你来我走,你走我来,狮猫是在用智谋。哎,那种匹夫之勇的粗人,只会怒目按剑,和这只大老鼠有什么不同呢!
注解
游鯈(tiáo):游动的白色小鱼,语出《庄子》濠梁论辩故事,此处寓自得其乐意。
②诞漫:广阔无垠。
③击壶而歌:语出《世说新语》:“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古文翻译
大禹治理的洪水,从岷山导入长江,是其中的一部分。长江从荆州旁出,合流沅江、湘江、汉水、沔,流入大海,长江广阔无垠,是蛟龙水物所倚靠的地方,是风雨江涛变化的地方,壮观啊,这是勇者(所赏识)的景观。
我的兄长为人慷慨,喜好大义而胸怀大志,阅读前朝历史,能辨识其兴衰的发展趋势,听晦叔的言论,一下子就明白了。(晦叔)被位卑不曾做官所困,不被启用而身已老,但是他心中的情感已经壮大了。
心志成熟的人,不登高山,不临大流,不能够满足。现在我的兄长家住荆州,靠近长江,舍弃长江壮阔的景观,却划地建池,面积不过几丈,在池上建造了亭子,反把它当作乐趣,为什么?大概是他击壶而歌,解开衣裳畅饮,陶醉着不认为汪洋大,不认为方丈局促,那么他的心志怎么会不浩然旷达呢!视富贵却不动摇,处于地位卑微困窘却内心旷达的人,是真正的勇者。既然这样,那么水波涟漪、游鱼上下游动,这是令人满足的地方,与庄周所说的关于惠施的“鱼在濠梁游的乐趣”(典故 鱼之乐),有什么不同呢?哪里要蛟鱼腾游风雨变化的地方(指长江)才是壮阔呢!所以命名这座亭为:“游鲦亭”。

诗人蒲松龄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蒲松龄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清代文学家。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广读经史,学识渊博。代表作《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说..... 查看详情>>

诗人蒲松龄作品: 《骂鸭》 《九日望日怀张历友》 《高凤笃学》 《于中丞》 《雷曹》 《叶生》 《长清僧》 《屠夫杀狼》 《青石关·身在瓮盎中》 《河间生

《大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