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寺二首》赏析

朝代:宋代诗人:黄庭坚古诗:东林寺二首更新时间:2017-11-10
陶渊明所代表的是隐逸文化。
黄庭坚少年时代即喜好陶诗,晚年读陶诗更是“如渴饮水,如欲寐得啜茗”。黄庭坚在诗歌创作中毕生追求不俗,而陶渊明那种处俗世而超然的人格境界及其素雅质朴、自然淡远的诗风与黄庭坚的追求显然有契合之处。出于这种偏爱的心理,诗人在这首描写东林寺白莲社十八高贤的诗中,却把陶渊明放到了一个主体位置,并且认为,未入白莲社的陶渊明,其思想境界与白莲社的诸位高贤是在一个层面的。
无论站在儒家文化的入世立场,还是站在文人墨客的美学立场,黄庭坚的这个答案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佛法是以六道轮回的解脱,以九法界众生的觉悟为其最终目标。佛法超越的不仅仅是世俗名利的羁绊,更是五欲六尘的网罗。站在佛法究竟解脱的角度来看,陶渊明能够在功名富贵面前旷达不羁,比起谢灵运的境界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他为酒所缚,为山水所缚,为诗文所缚,为旷达所缚,仍是为外相所迷,按佛教观点也就注定了仍要在六道中轮转不休。
《楞严经》有云:“纯想即飞,纯情即堕。”注重心性修养与灵性生活,精神是上升的;注重感性体验,甚至欲乐的享受,精神即是堕落的。感性体验与欲乐享受,表现到陶渊明这里就是诗酒山水,虽是清雅之趣,亦未脱六道之根。

《雨过至城西苏家》是由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二人于京城再会,分外喜悦。

诗人黄庭坚资料

赏析作者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 查看详情>>

诗人黄庭坚作品: 《学故以桃·任世万钧重》 《寄晁元中·楚宫细腰死》 《四休居士诗·富贵何时润髑髅》 《洪范以不合俗人题厅壁二绝句次韵和之》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 《戏赠陈季张·气清语不凡》 《扇·团扇如明月》 《次韵仲车因娄行父见寄之什》 《浪淘沙令·荔枝》 《赠嗣直弟颂·江南十兄弟

《东林寺二首》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