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秦诗人 > 诗经的诗 > 东山 > 注释译文

《东山》注释译文

朝代:先秦诗人:诗经古诗:东山更新时间:2017-04-05
注释
⑴东山:在今山东境内,周公伐奄驻军之地。
⑵慆(tāo)慆:久。
⑶士:通“事”。行枚:行军时衔在口中以保证不出声的竹棍。
⑷蜎(yuān)蜎:幼虫蜷曲的样子。蠋(zhú):一种野蚕。
⑸烝:久。
⑹敦:团状。
⑺果臝(luǒ):葫芦科植物,一名栝楼。臝,裸的异体字。
⑻施(yì):蔓延。
⑼伊威:一种小虫,俗称土虱。
⑽蟏蛸(xiāoshāo):一种蜘蛛。
⑾町疃(tuǎn):兽迹。
⑿熠耀:光明的样子。宵行:磷火。
⒀垤(dié):小土丘。
⒁聿:语气助词,有将要的意思。
⒂瓜苦:犹言瓜瓠,瓠瓜,一种葫芦。古俗在婚礼上剖瓠瓜成两张瓢,夫妇各执一瓢盛酒漱口。
⒃栗薪:犹言蓼薪,束薪。
⒄皇驳:马毛淡黄的叫皇,淡红的叫驳。
⒅亲:此指女方的母亲。结缡:将佩巾结在带子上,古代婚仪。
⒆九十:言其多。
参考译文
我从征去东山,很久未回家。现在我从东方返回,细雨弥漫。我在东方说要回,我的心向往西方好伤悲。缝制一身新衣,不用再衔木棒。蠕动的毛虫,长期在桑林野外。卷缩成团独自睡,钻在兵车下。
我从征去东山,很久未回家。现在我从东方返回,细雨弥漫。瓜蒌的果实,挂在房檐上。土憋虫在屋里跑,喜蛛在门上结网。田舍旁的空地变成野鹿的活动场所,还有闪闪发光的萤火虫。这并不可怕呀,倒使人更加思念呀!
我从征去东山,很久未回家。现在我从东方返回,细雨弥漫。鹳鸟鸣叫在小土堆上,妻子哀叹在屋里。清除走障碍物,我家征人要到了。圆圆的苦瓜,长久放在柴堆上。自从我们不相见,到今天已经三年。
我从征去东山,很久未回家。现在我从东方返回,细雨弥漫。黄莺正在飞翔,闪闪发光的羽毛。这人女子出嫁时,黄白色花马去迎娶。她的母亲为她系佩巾,繁多的仪式一个个。她新婚时非常美好,现在时间久了会怎样呢?
《东山》描写一人新婚不久就出外远征,多年未归的士兵回家途中思念家人的情景,表现了对战事的厌倦,对和平的生活的渴望。
征人随军东征已经很久了, 在这个阴雨蒙蒙的日子,他终于踏上了回乡的路。“慆慆不归”一语透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限感慨,而“零雨其蒙”的景色则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愁惨气氛。
诗歌的第一章写征人欣喜自己能够生还。他一听说要离开东方,心儿就飞到了西方的家乡,兴奋地想象自己不再从事征战。
第二章写征人想象家园已经荒芜了,无人修剪的瓜蒌爬到房檐上结子,土鳖在屋里跑来跑去,蜘蛛在墙角结网,场院上印着鹿迹,磷火飞来飞去。但这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这是他日夜思念的地方。
第三章写他想象自己的妻子正在为思念他而叹息。
第四章回忆三 年前新婚时的情景,设想着重逢的欢乐。
诗歌以十分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征人在回乡途中复杂的内心活动和对和平生活的热切渴望。诗人回忆了战争生活的艰辛,却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他在途中想象家中的心理活动。想象着他出征以后家园的荒凉,想象妻子在家的盼望。种种悬想最后在接近家乡时,更联想到当年新婚的美好,而设问如今会怎么样呢?“其旧如之何?”这种担心,既表现敢他的渴望,又反映了对战争造成的阻隔的担心,因此,《东山》在表现征夫对家人的思念之外,又表达了对战争的看法。这是不同于其他作品的特点之一。

诗人诗经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 查看详情>>

诗人诗经作品: 《黄鸟·交交黄鸟》 《皇矣》 《樛木》 《绿衣》 《抑·抑抑威仪》 《东门之池·东门之池》 《白华·白华菅兮》 《墓门》 《日月·日居月诸》 《殷武·挞彼殷武

古诗《东山》的名句翻译赏析

《东山》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