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人士》创作背景

朝代:先秦诗人:诗经古诗:都人士更新时间:2017-04-05
《小雅·都人士》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概为平王东迁,周人思昔日繁盛,悼古伤今之作,通过对昔日京城贵族衣着、容止和言语的描写,表达对旧日京都人物仪容的怀念。全诗五章,每章六句,通篇皆用赋法,平淡的叙述中寄寓着浓烈的感情内容。
此诗主要是怀念旧都执政者之美,当是贵族旧地重游,物是人非,伤感忧思不已而作的。朱熹《诗集传》云:“乱离之后,人不复见昔日都邑之盛,人物仪容之美,而作此诗以叹惜之也。”大概是周平王东迁之后,旧日的一位贵族回到了西周,他风度翩翩,不改旧日仪容,言谈举止温文尔雅。他的女儿闲雅端庄,黑发上翘,十分可爱。西都的遗民都很仰慕他,因而勾起了诗人对旧日京都人物仪容的思念,写下此诗。
注释
⑴都人士:京都人士,大约指当时京城贵族。一说“都人”即“美人”。
⑵黄黄:形容狐裘之毛色。
⑶容:仪容风度。
⑷章:言谈有文采。
⑸望:仰望。
⑹台笠:苔草编成的草帽。台,通“苔”,莎草,可制蓑笠。缁(zī)撮(cuō):黑布制成的束发小帽。
⑺绸直:头发稠密而直。绸,通“稠”。如发:她们的头发。犹言“乃发”,乃犹“其”。
⑻说(yuè):同“悦”。
⑼充耳:又名瑱(tiàn),塞耳,古人冠冕上玉石制成的垂在两侧的装饰物。琇(xiù):一种宝石。实:言琇之晶莹可爱。
⑽尹吉:名叫尹吉的姑娘。一说尹和吉是当时的两个贵族大姓。
⑾苑(yùn)结:即郁结,指心中忧闷、抑郁。苑,一本作“菀(yùn)”。
⑿垂带:腰间所系下垂之带。厉:通“裂”,即系腰的丝带垂下来。
⒀卷(quán)发:蜷曲的头发。虿(chài):蝎类的一种。长尾曰虿,短尾曰蝎。此形容向上卷翘的发式。
⒁言:语气词,有“于焉”之意。从之:因之。迈:旧训“行”,此言愿从之行。
⒂旟(yú):扬,上翘貌。
⒃盱(xū):“吁”之假借,忧伤。[2]  [3] 
白话译文
当日京都的人士,穿着狐裘毛色黄。他们仪容没改变,说话出口就成章。回到西周旧都城,引得万民仰首望。
当日京都的人士,头戴草笠丝带飘。娴雅端庄君子女,稠密头发如丝绦。不见往日的景象,心里郁闷又苦恼。
当日京都的人士,塞耳晶莹真漂亮。娴雅端庄君子女,人称尹吉好姑娘。不见往日的景象,心中郁郁实难忘。
当日京都的人士,丝绦下垂身边飘。娴雅端庄君子女,卷发犹如蝎尾翘。不见往日的景象,跟随他们身后瞧。
不是故意垂丝带,丝带本来有余长。不是故意卷曲发,头发本来向上扬。不见往日的景象,心情怎能不忧伤。

诗人诗经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 查看详情>>

诗人诗经作品: 《黄鸟·交交黄鸟》 《皇矣》 《樛木》 《绿衣》 《抑·抑抑威仪》 《东门之池·东门之池》 《白华·白华菅兮》 《墓门》 《日月·日居月诸》 《殷武·挞彼殷武

古诗《都人士》的名句翻译赏析

《都人士》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