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鸢操·鸢飞杳杳青云里》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刘禹锡古诗:飞鸢操·鸢飞杳杳青云里更新时间:2020-04-03
这是一首寓言诗。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个鸟类的世界,着重写鸢,顺便写到的有鹉、雁、鸳雏、青鸟、鹤、凤凰、鹰隼。诗人托物言志,笔锋所向,是飞鸢的当朝权贵。
全诗分三部分,每部分八句。第一部分极力渲染飞鸢超尘拔俗的一面;第二部分反跌出飞鸢丑悪不堪的另一面;第三部分写它可悲的结局,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
第一部分又分两个层次。前四句以“飞”、“鸣”二字带起,写鸢飞鸣的情状;后四句转写环境,用背景衬托出鸢的高雅。诗人欲抑先扬,一落笔便展示出“鸢飞戾天”的动人景象,它高高飞起,直冲云霄,杳渺难寻。它鸣叫着,如风声萧萧四起。寻声望去,只见它尾羽如旗张开,乘风直上,愈来愈高。头如箭镞一般射出,发出砉划的响声。从句子的结构来看,第三句顶承第一句,写形;第四句顶承第二句,写声。隔句相承,交叉展开,给人以一种流动的感觉,与写鸢飞鸣的动态正相适应。后一层次将笔墨转向环境描写,层次井然地画出悠悠太空,高高睛日;在主题位置上,烟云映衬出展翅轻翔的飞鸢。鸢爱在风中高翔,烟云随风流动,看去飞鸢就象是固定在烟云的背景上。下方,有飞动着的鸳雏、大雁;周围,彩云与透出云层的光线在不断地变幻着。诗人笔下的飞鸢,不只是高雅,而且够得上圣洁。
第二部分,以“忽”字一笔拍转,貌似圣洁的鸢飞落地上,现出原形。看来鸢虽然在天空悠然高翔,它的心却时时在关注着地面的动静,因而当它一听到乌鸦争食腐鼠的声音,瞥了一眼,就迅速从高空落下,参加了这场龌龊的争夺战。它高声呼叫,磨动利喙,杀气腾腾。它疑心鸳雏正飞来争食,便抬起头来,愤怒地大声呵叱。当它独自占有了腐鼠以后,害怕人的威胁,狗的袭扰,便飞向高处,悄悄地低头啄食时还不忘一次次回头观察情况。对于鸢的所作所为,诗人嗤之以鼻,投以轻蔑的一瞥。他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品性高洁的仙鸟。作为西王母使者的青鸟喜欢吃玉山上的禾穗,作为仙人坐骑的鹤只看重华亭的露水。言外之意,对于腐鼠是毫无兴趣的。在这一部分中,前六句绘形绘色地刻画了鸢的丑态,在空中飞翔时显出飘飘欲仙样子的飞鸢,经过争食腐鼠这一场表演,其灵魂的肮脏就昭然若揭了。后两句,诗人又用青鸟、仙禽对比,轻轻一点,更加强了讽喻的力量。至此,诗人还意犹未尽,
第三部分中,又进一步对鸢进行了挞伐。写飞鸢的笔在青鸟、仙禽身上一纵以后,重又收回,指向飞鸢。时间已近黄昏,在朴椒树高处的鸟窝里,鸢已填饱肚子,无所用心,羽毛蓬开,蹲在枯枝上歇息。正在这时,出游的儿童在弹弓上装好弹丸用力一拉,鸢被当胸击中,毛羽掉落;但人们并不悲伤。诗人由此发表议论:自然界生活着众多禽鸟,种类不一。凤凰的花纹漂亮,在于表现出“仁义”的字样。实际意思是凤凰的外形美是因为它有着仁义的内美,非只是毛色好看而已。转而说到尽管鸢有鹰隼神气的外表,但内心同于蝼蛄、蚂蚁,虽然它能飞到天上,但也什么了不起。诗人对鸢的挞伐是双重的,既让它中弹而死,又宣布它死不足惜。
全诗从写鸢“戾天”开始,最后回到“戾天”上结束,形成一个环形结构,完成了对鸢从仪形到内心的考察、评价。将三个部分合起来看,可知诗人讽刺的对象是一些地位很高而又利欲熏心的小人。他们高踞于廊庙之上,却远离于仁义之域;平时道貌岸然,争权夺利时真相毕露。他们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竭为排斥仁人义士。诗人以鸳雏、青鸟、仙禽、威凤自况,说明自有理想,自有操守,决不与飞鸢式的小人同流合污。诗人安排飞鸢“臆碎羽分”的下场,无疑是令人感到痛快的,但在实际生活中,除了武元衡这样个别人被刺身亡外,飞鸢式的人物决不在少数,不可能都饮弹身亡,被轻易逐出历史的舞台。所以,这一结局与其说是现实的,还不如说是浪漫主义的,更多地表现了诗人在当时复杂、艰苦的政治斗争中鲜明的爱憎倾向与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如果从义利之辩的角度来认识这首诗,那么,可以说它的主题思想在于抨击见利忘义的行为,倡导应如威凤以样具有仁义的内美。而这又正好表现了刘禹锡高贵的人格与高尚的情操。
《采菱行》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乐府诗。此诗施大笔墨、花大力气描述了岁秋之季,白马湖上的采菱姑娘们辛勤忙碌的劳动生活。全诗语言清新,叙述流畅,既有明秀艳丽之笔,又不失清辉愁涩之韵,在两厢对比之中,诗人的真性情袒露无遗。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朗州(今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期间(805—815年)。刘禹锡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至朗州当司马,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十月起,在朗州一共住了十年。这十年间,他的心情是郁郁寡欢的,虽然他的斗争精神并未因此而减弱。当他听到南方人唱歌的声音,他又想起了北方的长安,路途阻隔,何时能结束这种痛苦的生活,这种思想时刻萦绕在他的心里,因此,他写下了《采菱行》这首诗,以抒发自己的当时的郁闷心情。

诗人刘禹锡资料

赏析作者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 查看详情>>

诗人刘禹锡作品: 《送霄韵上人游天台》 《夜燕福建卢侍郎宅因送之镇》 《昏镜词·昏镜非美金》 《荆州乐·渚宫杨柳暗》 《谢寺双桧·双桧苍然古貌奇》 《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李六侍郎》 《怀妓·玉钗重合两无缘》 《洛中春末送杜录事赴蕲州》 《秋中暑退赠乐天》 《华清词·日出骊山东

《飞鸢操·鸢飞杳杳青云里》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