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始为布衣时》注释译文

朝代:两汉诗人:司马迁文言文:韩信始为布衣时更新时间:2018-08-01
注解
1。布衣:平民。
2。亭长妻患之:亭长的妻子(对这件事)非常担忧。
3。推择:推举挑选。推:推举,择:挑选。
4。具:准备。
5。无行:没突出的品行。
6。治生商贾:做买卖谋生。
7。下乡亭长:下乡地方的亭长。下乡,淮阴县的属相;亭长,古代十里一亭,设亭长,负责地方治安等。
8。竟绝去:于是决然离开。
9。为德不卒:积德行善之事未能一贯做下去。
10。始:最初。
11。得:能够。
12。为:成为。
13从:相当于“向”。
14为:是。
15治生:谋生。
16患:担心。
17从:向。
18床:房间。
19乞:乞讨。
20厌:讨厌。
21竟:于是。
22食:食物。
译文
韩信是淮阴地区的人。最初是平民百姓的时候,生活贫穷,没突出的品行,不能被人推举担任官吏;也不能做买卖为生,经常向人乞讨食物,人们都非常厌恶。曾经向下乡地方的亭长乞讨食物好几个月,亭长的妻子很担心,于是每天很早就做好了饭,躲在房间里吃。等到了吃饭的时候韩信来了,也不为他准备食物。韩信非常气愤,最终绝交离开。多年之后韩信被封了淮阴侯,见到了下乡的亭长,赏赐百钱,说:“你是一个没有见识的人,积德行善的事情未能一贯做完。”
注释
(1)遇:遇见,遇到,相遇
(2)仆闻之:我听说。仆,谦称。闻,听说。之,语气助词,不翻译。
(3)患:灾祸
(4)子:您
(5)易:改变
(6)容:神色,脸色
(7)敏:聪明
(8)谓:叫做,称作
(9)归:归结
(10)施:布施
(11)益:越
(12)乎:吗
(13)仆:谦称
(14)恶:厌恶,讨厌。
(15)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归,归结。
(16)尧`舜其犹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病,担心。诸,兼词,“之乎”的和音。尧,舜, 传说中的圣君。
(17)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
(18)博:广泛
(19)然:正确
(20)善:好
(21)蹴:吃惊
译文
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孙叔敖吃惊不安地说:“我不聪明,怎么能够知道。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多的人,怨恨会集中于他。这就是三利三害。”孙叔敖说:“不是这样的。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大,做事越小心谨慎,只想着人民百姓;我的俸禄越是多,(我对贫穷的人)布施越加广泛。可以通过这种办法避免祸患吗?”狐丘丈人说:“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诗人司马迁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查看详情>>

诗人司马迁作品: 《项羽本纪赞》 《孔子世家赞》 《孙子传》 《韩信始为布衣时》 《傅靳蒯成列传》 《屈原列传·屈原者》 《苏秦列传》 《韩世家》 《毛遂自荐》 《曹相国世家

《韩信始为布衣时》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