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咏》注释译文

朝代:清代诗人:黄宗羲古诗:山居杂咏更新时间:2017-06-26
注释
⑴锋镝:形声。从金,啇(dí)声。本义:箭的尖头。泛指:兵器(枪刀剑戟)。
⑵弦歌:典故名。义项颇多,主要有:(1)。依琴瑟而咏歌。(2)。指礼乐教化。(3)。为出任邑令之典。(4)。指礼乐教化、学习诵读。
⑶输心:交出真心,此指内心屈服。
白话译文
枪刀剑戟,牢笼囚禁,我都从容地经历过,仍然不能使我停止弹琴放歌。黄宗羲早年即继承东林余绪,参与对阉党的斗争,明亡后曾组织抗清,历尽艰危困苫,面临死亡的威胁,但他依然保持着从容乐观、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两句诗即表现了他于锋镝牢囚中弦歌自如的充满豪情的战斗精神。可化用以表现从容战斗,视死如归。“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被视为不畏强暴、贫贱不移的述志名句。
输心:交出真心,此指内心屈服。死还不能让我屈服,贫穷又能把我怎么样?作者晚年隐居,过着“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的贫苦生活,然而清廷数次征聘均不就。他在连两句诗中所表示的甘心贫居的坚强不屈的态度,就表现了他坚持民族节操的品格。这两句可用以表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
情者,可以贯金石动鬼神。
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也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
字学者志不立,一经患难,愈见消沮。
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于民之忧乐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骨肉之间,多一分浑厚,便多留一分亲情,是非上不必太明。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山泽之利不必其尽取,刑赏之权不疑其旁落,(法律)贵不在朝廷也,贱不在草莽也。
天下为主,君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利不欲其遗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制其自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有设一事防其欺。

诗人黄宗羲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黄宗羲

黄宗羲(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 查看详情>>

诗人黄宗羲作品: 《十一月二十八日大雪》 《金陵哭外舅叶六桐先生》 《先忠端公祠堂落成王明府蒿伊命广文沈令辰摄二月丁祭》 《先忠端公祠堂落成王明府蒿伊命广文沈令辰摄二月丁祭》 《王征南墓志铭》 《王仲撝侍御过龙虎草堂》 《过云木冰记》 《壬寅二月遇火次陶韵》 《读上蔡语录上蔡家极有好砚后尽舍之一好砚亦与人慨然赋此》 《山居杂咏

古诗《山居杂咏》的名句翻译赏析

《山居杂咏》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