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怀乡访古事悠悠》赏析

朝代:宋代诗人:王珪古诗:金陵怀古·怀乡访古事悠悠更新时间:2019-01-09
全诗以忧郁悲哀的格调写景以抒发吊古忧国之情怀,是一首写悲壮情绪的代表作。
首句破题,兼点时、地。为排解乡思而怀古,但往事如烟,相隔久远,难以追寻。独自踟蹰江边古城,扑入眼帘的只有萧索的秋景。“悠悠”、“独上”、“满目秋”,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并与尾联的“故国凄凉’‘谁与问”形成呼应。
中间二联,即承接“独上江城满目秋”,着力描写诗人眼中的秋光。晚烟凄迷中,一只水鸟孤零零地落在僻静无人的沙洲上。秋雨淅淅沥沥,江面上稀落地飘零着几片帆影,驶向归途。萧瑟的晚风,把山麓层林的红叶吹得七零八落。暗淡的寒云密布低空,阴沉沉地似乎要把古城压垮。一句一景,犹如四幅画屏,物象虽不同,却同是淡墨素彩,集中反映了秋光的萧瑟,创造了一个寥落清冷的意境。
中间二联,融情于景,锻字炼句,显出作者艺术匠心。用“萧萧”“惨惨”修饰“暮吹”与“寒云”,摹声绘色,写出了晚风凄景,寒云惨淡,也写出了作者的心绪;“惊”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秋风中“红叶”飘零的情状,也写出了诗人心头之“惊”;“压”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沉重。
尾联归结全诗,为金陵秋景图点睛。这历史上虎踞龙盘、人杰地灵的雄都,如今竟一派凄凉,无人过问;登临此地,谁也没有往日那种激扬分发、踌躇满志的风情气韵。“故国凄凉”应“江城满目秋”,“谁与问”应“独上”。“人心无复更风流”,由以上种种风物,水到渠成地诱发出了不吐不快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深的忧思。
《题李俨黄菊赋》是契丹皇室创作诗歌中的上乘之作,这首诗是辽道宗耶律洪基为了回丞相李俨《菊花赋》而作。此诗通过巧妙的联想,写出秋菊独傲风寒的异质,并以此抒发诗人的敬慕之情,极富韵致。
这首诗是辽道宗那律洪基写给李俨的一首诗。据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李俨一日作得《菊花赋》呈道宗,受嘉勉,次日,道宗赐批答了《题李俨黄菊赋》这首绝句。

诗人王珪资料

赏析作者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 查看详情>>

诗人王珪作品: 《肃公挽词·一擐黄金甲》 《皇帝阁·禁幕无风日正亭》 《宫词·昨日龙舆半宝文》 《夫人阁·绕臂双绦脱》 《赠礼部邵安简公挽词》 《宫词·西风欹叶撼宫梧》 《元日呈原叔给事唐聊谏议》 《和刘原甫舍人雪霁早朝》 《上元观灯·云消华月满仙台》 《题白马馆·白马芒原非路岐

《金陵怀古·怀乡访古事悠悠》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