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传》注释译文

朝代:两汉诗人:班固文言文:匡衡传更新时间:2018-09-07
匡衡,字稚圭,东海承县人。世代务农,到匡衡时喜好读书。匡衡得中甲科,选任为平原郡文学。元帝刚即位,乐陵侯史高以外戚的身份被任命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兼任尚书,前将军萧望之为副手。萧望之是名儒,皇帝很重用他,他在推荐人才方面颇多贡献。史高则空有名位罢了,和萧望之产生隔阂。长安县令杨兴劝说史高说:“将军凭借亲戚关系辅助政事,名位高贵,举世无双,然而在众人的议论中,好的名声、荣誉不全在将军身上,为什么呢?因为将军的幕府,世人没有不仰望羡慕的,而将军所推举的人不过是私家宾客。一个人富贵在身士人却不称赞他,就像是拥有狐皮大衣却反穿着它,古人认为这是弊病。平原文学匡衡的才能智慧绰绰有余,但随着选补的文牒转到远离京师的地方作官。将军如果征召匡衡到幕府任职,天下学士一定纷纷跟从他,让他参与议论政事,根据他的特长,推荐给朝廷,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您将这件事做给众人看,您的美名也就会在世上流传。”史高认为杨兴讲得有理,就任命匡衡为议曹史,将他推荐给皇上,皇上让他做郎中,后升为博士,兼任给事中。
这时,发生了日食、地震等灾异变化,皇上询问这些变化与政治得失的关系,匡衡上疏,皇上听了他的话后很高兴,进升匡衡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匡衡在任太子少傅的几年中,多次上疏陈述皇上应该做的事情。建昭三年,接替韦玄成担任丞相,受封乐安侯,享有食邑六百户。
元帝去世后,成帝即位,匡衡上疏讲述经学、礼节的法则。皇上敬纳他的建言。当初,元帝在位时,中书令石显主持朝廷事务,从前任丞相韦玄成到匡衡都害怕石显,不敢违背他的意思。到成帝初即位,匡衡才与御史大夫甄谭一起上奏弹劾石显,一一追究他的旧恶,并追及他的党羽。这时司隶校尉王尊上奏弹劾说:“匡衡、甄谭担任大臣的职务,知道石显等人独断专权,但匡衡、甄谭不按时地上奏弹劾,惩罚他们,反而附和下面,欺瞒皇上,没有尽到大臣辅助朝政的职责。上奏弹劾石显等人后,又不陈述自己对皇上不忠之罪,反倒张扬先帝任用颠覆国家的坏人的过错,犯下了不守臣道的罪。”皇上下诏说不要弹劾匡衡。但匡衡仍感到惭愧和恐惧,上疏认罪,并称病请求告老还乡,缴上丞相乐安侯的大印。皇上回答说:“你的道德修养很高,担任三公的要职,我很高兴能与你同心同德共同治理国家。现在司隶校尉王尊狂妄地诋毁你,我很同情你。我正下诏让有关部门查明情况,你为什么心怀疑惑上书请求退休呢?这是彰显我不明察(的过错)啊。《易传》不是说吗:‘只要礼节道义没有过错,为什么要担忧别人的议论呢!’希望你明白这一点。”于是赏赐他上等酒和御厩饲养的牛。匡衡又重新负责朝政事务。皇上因为刚刚即位,对大臣多加以褒奖,但是朝廷臣僚大多认为王尊是正确的。匡衡很忐忑不安,每次遇到发生水旱灾害,风雨不调时,便连连上书告老退职请求让位。皇上总是用诏书安慰勉励,没有答应。
后来,匡衡的儿子匡昌任越骑校尉,酒醉后杀人,被抓入狱。越骑官员们与匡昌的弟弟准备合谋劫狱解救匡昌。事情被发觉后,匡衡脱下官帽,光着脚去请罪,皇上派使者恢复匡衡的官帽朝鞋。但是有关部门上奏弹劾匡衡暗中多占封地,匡衡最终受牵连被免官。
段会宗字子松,是天水上邽人。竟宁年中,被举荐为西域都护,西域人敬重他的威望和信用。三年后,授官为沛郡太守,后调任他为雁门太守。过了几年段会宗因犯法被免官。西域各国上书表示希望派任段会宗,阳朔年中又被任命为都护。
段会宗同谷永交情不错。谷永去信劝诫他说道:“像你这样的才能,在都城轻而易举就可以顺利取得卿相职位。希望您要按照旧有的惯例,不要追求奇特的功绩,万里之外应以身体为本。”
段会宗已经出了边境,各国派子弟到城郊去迎接他。康居太子保苏匿率领一万多人想投降,段会宗就把情况上奏,汉朝派遣卫司马去迎接,段会宗调派戊己校尉的军队随同司马接受投降的人。司马畏惧投降的人多,打算叫投降的人都自己捆绑上。保苏匿于是产生了怨恨心理,就率领众人逃走。会宗任期满后回来,因为擅自派遣戊己校尉的军队,皇上下诏将功抵罪。授官为金城太守,因为生病被免官。
过了一年多,乌孙小昆弥被其国内贵族所杀。朝延征用段会宗为左曹中郎将,派他前去安抚乌孙。段会宗立小昆弥哥哥末振将为小昆弥,安定了乌孙的内乱而还朝。第二年,末振将杀害了大乌孙王,赶上他又病死了,汉朝遗憾不能亲自杀了他。元延年中,又派遣段会宗发动戊己校尉和各国的军队,去诛杀末振将的太子番丘。段会宗恐怕大部队进入乌孙国后,惊动了番丘,让他逃走后不能再捉到,就把他所派遣的军队留在垫娄,挑选精干的持弩士兵三十人,从小路到达了乌孙王所在的地方,把番丘召来,责备他“末振将杀害骨肉至亲,杀了汉朝公主的子孙,没有来得及诛杀他就死了,使者奉皇帝命令来诛杀番丘”,就用手拿着剑杀死了番丘。末振将哥哥的儿子带领几千名骑兵包围了段会宗,段会宗就对他们说了来杀番丘的意思:“现在你们包围并杀我,如同取汉牛之一毛。宛王、郅支的头悬挂在槁街,你们乌孙是知道的。”乌孙王以下的人都畏服了,说:“末振将背弃汉朝,杀了他的儿子是可以的,难道就不能先告诉我们,让我们供给他最后一顿饮食吗?”段会宗说道:“事先告诉了乌孙王,让番丘逃走躲藏起来,就要犯下大罪;如果供给他饮食后再交给我,那就伤害了骨肉的恩情,所以没有事先告知。”乌孙王和部下哭泣着撤兵而去。
这时,小昆弥的叔父卑爰疐率领部众想加害昆弥,汉朝又派遣段会宗去安抚。第二年,适逢段会宗在乌孙国病死,享年七十五岁,西域各国为他发丧,建立祠庙。

诗人班固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班固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 查看详情>>

诗人班固作品: 《汉书·名句》 《萧何曹参传》 《荆燕吴传》 《刘辅传》 《郦商传》 《樊哙传》 《高帝纪下》 《爰盎传》 《翟方进传》 《明堂诗·于昭明堂

《匡衡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