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廷栋传》注释译文

朝代:明代诗人:朱由检文言文:梁廷栋传更新时间:2018-09-25
梁廷栋,郡陵人。父亲克从,是太常少卿。廷栋考取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官南京兵部主事,召入改任礼部,曾任仪制郎中。天启五年,提升为抚治西宁参议。七年调任永平兵备副使。总督巡抚以下的官为魏忠贤建立祠堂,唯独廷栋不去,乞求请假回家给尊亲养老送终。崇祯元年,大清兵攻克遵化,巡抚王元雅上吊自杀,即提拔廷栋为右全都御史代替他。廷栋请求召见应对,当面陈述谋略,回答可以。不久,督师袁崇焕被关入监狱,又提拔廷栋为兵部右侍郎兼原官,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及四方面的援军。廷栋有才能通晓兵事,奏对明白爽快,皇上认为他不寻常。当时京师虽已解除非常的戒备措施,紧急公文仍然交错纷繁,廷栋分析决断毫无积压。可是朝廷大臣见他突然受到重用,心里嫉妒他。给事中陈良训首先指责廷栋,廷栋上疏争辩,乞求到险要的边疆去效力,下诏优厚地慰劳挽留他。没有多久,工部主事李逢申弹勒廷栋徒有虚名。崇道又说廷栋发言轻率,导致临洗、固原入京护卫的士兵哗变。皇上都不听。五月,永平四城收复,奖赏廷栋指挥的功劳,加太子少保,世代荫袭锦衣卫全事。那一年秋天,廷栋因为军怕不足,将要增加赋税,奏疏入内,皇上同意他的话,交户部商议。户部尚书毕自严逢迎廷栋的意思,就说今日的计策没有比增加田赋更好的。于是增加赋税一百六十五万多,天下都暖叹怨恨。又极力陈述陕西招致盗贼的缘由,请求重惩贪污的将领官吏来缓解军民的愤怒,堵断叛乱的源头。皇上都给予褒奖采纳。廷栋朝廷任职一年多,所陈述的关于战争的意见多切中要害,皇上很倚重信任他。给事中葛应斗弹勒御史袁弘勋收取参将胡宗明的钱财,请求将此事交兵部处理。廷栋也弹勒弘勋及锦衣卫张道溶互相贿赂的事。两人于是被关进监狱。这两个人,是吏部尚书王永光私下亲近的人。廷栋谋划将永光一并除去,由自己代替他,可以摆脱军事,永光就因此离去。御史水佳允是弘勋的同乡,两次上疏极力攻击廷栋,公布他给监察官员的手书,并且说他纵容奸人沈敏匀结蓟镇巡抚刘可训,纳贿营私。廷栋上疏辩解并请求离职,皇上还是安慰挽留他。
陈献章,字公甫,广东新会人。(陈献章)参加正统十二年的乡试,考中举人,两次参加礼部会试,但没考上。就跟着吴与弼学习,过了半年回家,读书日夜不停。他盖了一座阳春台,(在)阳春台中静静(心)地坐着,几年(专心读书),足不出户。过了很久,又到太学游学。(国子监)祭酒邢让试着(叫他)写了一首应和杨时的《此日不再得》的诗,(邢让看了和诗后)惊叹说:“龟山先生(杨时)也不如你啊。”(然后就)在朝廷中大力宣扬,认为(陈献章是)真儒复出,因为这件事陈献章名震京城。给事中贺钦听了他的谈吐议论后,当天就向皇帝上奏章直言请求解除官职,用弟子礼侍奉陈献章。陈献章回乡后,四面八方来向他求学的人日益增多。广东布政使彭韶、总督朱英共同(向朝廷)举荐他。(陈献章)被征召到京城,(朝廷)让(他)到吏部试任官职,但是他多次以有病为由推辞不去,上书乞求回家奉养母亲,终其天年,(最终)被授予翰林院检讨的官职回去了。到了南安的时候,知府张弼质疑他被授予官职,和(他老师)吴与弼不一样。(陈献章)就对他说:“吴与弼先生以布衣百姓的身份被石亨举荐,之所以不接受官职而只求能看一看那些珍稀的藏书,是希望使皇上明白事理。当时的宰相却不明白,先命令他接受官职然后才能看书,大大的违背了先生的本意,于是决然离开了。我凭借国子生的身份等候选用,怎么敢用虚假的言辞来沽名钓誉呢?”从此他又屡次被举荐,但是最终没去。
陈献章的教学方法,以静修为主。他教育学生(的方法),只是叫(他们)端正坐好使内心清静,从静中涵养出(道的)头绪来。有人劝他著书立说(以传后世),(他)不予答复。曾自言自语:“我二十七岁才拜吴聘君为师,对于古代圣贤的书没有不讲解分析的,也不知道从哪里入门,等到回到家乡新会白沙里,专心致力于学习用功的方法,也最终一无所得。于是舍去繁琐的,寻求简约的,长时间静坐,这之后才看见我的本性隐隐约约地显露出来,日常应用交际往来随心所欲,就好像上了勒的马(在道上奔跑一样不逾矩)。”他的学问洒脱有独到之处,评论者认为有鸢飞鱼跃(万物各得其所)之乐,而兰奚姜麟至称献章为“活孟子”。
陈献章仪表堂堂,身材修长伟岸,右脸颊有七颗黑痣。母亲二十四岁就守节,陈献章侍奉母亲特别孝顺。每当母亲挂念他,他的内心就会有感应,于是立刻回家。弘治十三年(1500)去世,享年七十三岁。万历初,配享于孔庙,被追加谥号“文恭”。
门人中有一个叫李承箕的,字世卿,是嘉鱼人。成化二十二年通过乡试考中举人。他前去拜陈献章为师。献章每天与李承箕游山玩水,玩投壶赋诗的游戏,广泛地谈论古今事件,只是没有一个字涉及“道”。时间长了,李承箕有所领悟,便告辞回去,隐居在黄公山,不再出来做官,与兄长进士承芳都喜欢做学问,被称作“嘉鱼二李”,去世时五十四岁。

诗人朱由检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朱由检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即明思宗,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天启二年(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天启..... 查看详情>>

诗人朱由检作品: 《张淳传》 《王轼传》 《张永明传》 《谢铎传》 《刘春传》 《陈怀传》 《彭时传》 《陈以勤传》 《仁宗传》 《徐达传

《梁廷栋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